探究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途径及方法
2017-12-09丁志桂
丁志桂
摘 要:作为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思维交际的重要工具,语文这一学科具有极其复杂的综合性以及广泛的社会性,它不仅是联系众多学科的一个纽带更是展现各科知识的一个主要途径。我们可以这样说,语文就是社会生活的全部。语文学习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感悟社会、品味人生。因此如果语文教学仅仅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话,便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的课堂也就变成了语文教师自己的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无从谈起了。下面笔者将对多年教学中的实例进行深入探究,帮助教师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效率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的母语教学。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既要从理论上掌握语文的教学方法,又要灵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语文教学课堂增添色彩。我们要保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教会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初中这个重要的阶段提升整体的语文素养,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下面,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深入探究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的具体方法及反思。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认识不足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初中语文课堂只注重对于学生们的知识教学,而缺乏相应的实践活动,造成很多初中生只能靠死记硬背来学校古诗、文章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很多中学教师对中学语文教学融入生活之中的认识不足,以学生为主题的语文教学活动还没有落实到位造成的。因此,面对这些原因,语文实践教学融入生活中的重要性已是当务之急。
(二)方法单一
融入生活中的语文教学应是丰富多彩的,而且这种实践活动要对于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才能取得教学效果。可是在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融入的实践往往形式单一,而且还不能够坚持到底,往往在学生还没有完全投入其中就结束了活动,这使得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融入生活中的语文教学的乐趣,因此这种单一的形式影响了将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融入生活中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将生活中的语文与课堂传授的知识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融于生活中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但是在不少课上,教师与学生缺少互动交流,教师没有意识到將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重要性,这也成为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总而言之,当前初中阶段语文教学面临很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
二、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的具体方法
语文即是“生活”。语文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的高度总结,也是对文化艺术的精美概括。在语文的学习中,因其固有的内涵特征,对学生们的背诵和理解上要求很高。大量需要背诵的古诗文,不仅拗口而且还十分难理解,这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们来说可能会稍显枯燥。因此,如何才能让语文知识“活”起来是教师们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对于笔者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一旦偏离了生活,语文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让语文课堂走进生活即是最正确的途径。
现代社会是一个积极开放的社会,不少学校已从“封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开放式”教学,学生也不应该再像以前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教师应越来越多的带领学生走入社会,走进实践。例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给班级同学安排的一个任务就是放学回家必须听半小时的新闻联播。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素材,以便于能运用到写作当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再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事情,而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事情,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通过阅读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初中阶段,学生想全面掌握语文的重要途径就是“阅读”。可是要想学生真正用心去读一篇文章却很难得。可是,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作者作品中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增强写作的能力,是文字真正成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的窗户。然而,很多学生在读一篇文章之后根本不去思考,一读了之。面对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去写读书笔记,督促学生每周都要写。数量可以不限制,但是质量一定要保证,而且还要要求学生们确确实实是通过自己的阅读而得出的感悟,不是通过网络等辅助工具得到了灵感。总之,教师要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任务,要走心的阅读,这样才能综合提高语文能力。
另外,在当前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摆正学习的态度。因此,我们要完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展现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总而言之,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其过程都需要在教师与学生们的共同努力来完成。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实践,例如春游、社会实践活动、语文比赛等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语文总而素养,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