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生子女外移后父母养老问题及对策

2017-12-09谢金领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7年2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居家移民

岳 华 谢金领/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独生子女外移后父母养老问题及对策

岳 华 谢金领/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透过独生子女外移父母光鲜亮丽的背后,揭示他们面临的养老困境,为独生子女即将外移或已经外移父母,从精神、经济到情感、文化等方面提供切实可行建议,促使他们早思考、早决策、早准备即将面对的养老问题。

独生子女外移;独生子女外移父母;养老;问题;对策

据“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孙玺、施雨岑)教育部近日发布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数据显示,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52.37万人”。[1]另据人民网北京12月12日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著、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No.5》在京发布信息显示,“2015年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数量比上一年增长21%,达到40.91万人。1978年至今,留学回国人员累积总数已突破221万人,占我国留学出国累积总人数的半数以上。”[2]也就是说,约一半留学生外移,期中不乏独生子女。当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逐步进入老年,独生子女外移父母的养老也逐渐成为一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虽然他们人数不多,但多属中国中产或精英阶层,他们未来的养老和投资规划对变革中的中国社会经济将产生深刻影响,值得重视。

一、独生子女外移父母养老现状及问题

独生子女外移指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独生子女在国外长久生活,有的已经移民,有的持有可在国外永久居住有效证件,将来是否会回国发展,有待时间考证。他们的父母即独生子女外移父母,因本文篇幅有限,重点探讨独生子女外移中国中产父母养老问题,居家养老仅限居住在自有住房的独生子女外移父母,不含与子女同住的群体。

(一)国内外养老路径

在社会精英的光环下,独生子女外移父母养老问题没能得到及时关注,但事实上,他们的养老更复杂,更纠结、更脆弱、更易变,更容易引起资本外移,应引起社会各界关注。首先,他们面临的选择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养老?

1.国内养老路径。

国内养老,选居家养老还是社区居家照顾服务养老(简称社区居家养老)或机构养老?选医养结合的高端机构养老还是物美价廉的普通社区居家养老?选离亲戚朋友近还是离工作单位近的地点养老?太多抉择,容易迷失。但从我们所做前期调研看,独生子女外移父母身体尚好阶段,居家养老是主流;等到年老体弱阶段,机构养老,更为明智。

居家养老指独生子女父母在自己家里安享晚年,在熟悉的环境和人际关系里,安享晚年;机构养老指在敬老院、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护理院等机构接受有偿养老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3]

三种主流养老模式,各有利弊,如何选择,因人而异。

2.国外养老路径。

如独生子女外移父母选择在国外养老,对于资金雄厚者来说,不成问题,他们可通过投资移民获得国外永久居住权,配置海外资产,跨国享受国内外惬意的养老生活。

但对于多数中国中产父母来说,到国外去养老,可望不可即。因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办理投资移民,若想通过子女办理移民,移民条件苛刻,耗时漫长,很难成功。通过自己办理技术移民,年纪太大,也难实现。

以美国为例,持绿卡者不能为父母办理移民,美国公民方有此权利。一般中国公民获得绿卡需5-10年,转公民身份大约又需5年,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所以,中国独生子女一般要用10—20年,方能具备为父母办理移民资格。能否成功,还不确定。

所以,希望到国外养老的中产父母一定要做好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在国内国外均要为自己留有余地,防患于未然。

(二)国内外主要养老模式比较

国内国外养老,何处安身?居家、社区还是机构养老?那种更适合?这些问题无不困扰着独生子女外移父母?通过比较,或许能帮他们理清头绪。

1.国内国外养老比较。

在国内养老,优点是亲戚朋友多,文化认同感强,生活环境熟悉,生活丰富多彩,无语言障碍,有房有车……好不惬意。缺点是:要忍受与子女骨肉分离,与子代和孙代隔海相望,视频联系,生活中有困难难以得到子女切身照顾等。

在国外养老,优势是离子女较近,儿孙绕膝,容易得到子女照顾,满足他们生活和精神需求。劣势是远离故土,环境不熟悉,文化认同感差,亲戚朋友少,生活单调,语言不通,过度依赖子女,容易迷失自我,对于独自在外打拼的独生子女,精神和经济上压力很大。

总之,对于语言不通、故土难离、经济基础一般的独生子女外移父母,选择在国内养老更接地气。对于多金,没有语言障碍,乐于接受异国文化的父母来说,尽早办理移民,在国外置业,也是不错的选择。

2.主要养老模式对比。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独生子女外移父母均面临居家养老、社区或机构养老选择,何以抉择?

居家养老,长处是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话语权强,当家作主,舒心愉快。不足是凡事需亲历亲为,对于日渐年迈的中老年人来说,实属不易。

独生子女外移父母若想在国内居家养老,切实可行,有房有车,有资金支撑。如想在国外居家养老,难,能否实现,不但取决于他们是否有在国外有合法永久居住身份,还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异国语言基本交流技能,是否有足够资金支付在国外独立居住生活费用。大概率是他们与逐渐西化的子女共同生活一段时间,获得永久居住身份后搬到养老院养老,否则,回国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托,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亮点是:老人能在熟悉的社区生活,获得社区正式与非正式的照顾资源,有效弥补了政府养老服务不足缺陷。与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养老更私密、专业、便利和低廉。不足是:所提供的服务有限,难以满足个体对个性化、高品质养老需求;如果独居,一旦发生意外,不能及时发现,容易耽误救治。

如果独生子女父母选择在国内社区居家养老,切实可行。但如他们选择国外社区居家养老,面临的首要难题仍是永久居住身份,如有,选择适合的华人社区,文化同根同源,社区居家养老,很好,如没有,一切均是空谈。

机构养老,主要指在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机构进行有偿养老。优点是老人能够得到较为集中的照顾,享有秩序的生活,容易找到同辈交流,在心理上建立一种社会支持网络。缺点是,需要雄厚的资金做后盾来维持照顾的专业水准,对于那些不得不离开家庭选择机构养老的父母来说,失去他们曾经熟悉或拥有的一切,容易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和心理障碍。

独生子女外移父母若想在国内进行机构养老,问题不大,但如想在国外进行机构养老,关键还是能否拥有永久合法居住身份,如有,且经济基础雄厚,可选择国外高端养老院,如经济基础较弱,可以申请外国政府为低收入者安排的老年公寓养老。

总之,独生子女外移父母若选择在国内养老,多种方式可行,但如选择在国外养老,关键是能否获得国外永久居住身份,有身份,首选到政府提供给的福利型养老院养老,物美价廉。没有身份,无论哪种养老都只是短期行为,难以为继。

(三)养老期望与现实冲突

独生子女外移父母美好的养老期望与社会现实,因国别、文化、生活习惯、距离、思维方式等不同,容易产生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国内养老期望与现实冲突。

无论独生子女外移父母选择国内的何种养老模式,都难解他们与子女骨肉分离的心头之痛,特别当年老需要照顾和生病阶段,没有子女陪伴身边,那种无奈与无助,令人心酸,但有多少独生子女能为照顾父母,放弃在国外的一切,归国从新开始呢?这是所有独生子女外移父母和子女需要考虑的问题。

2.国外养老期望与现实冲突。

独生子女外移父母想在国外养老,不但取决于他们能否在独生子女居住国获得永久居住权,还取决于他们身体健康情况、经济实力、语言技能、思想观念等,同时外移独生子女是否乐意父母移民,是否有能力给父母办理移民也是要件之一,太多不确定性,国外养老任重道远。

二、搭建理想与现实之桥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何在独生子女外移父母养老理想与现实之间搭起一坐桥,缩短其间差距呢?下面建议仅供参考。

(一)国内养老装备

考虑在国内养老的独生子女外移父母,在硬件和软件上提早预备,早决策、早准备、早受益。

1.硬件装备房产、基金、保险 。

硬件装配首选房产配置。如果可能,最好持有两套住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所得收益用于补充养老经费,万一子女回国发展,还能给予其一个温暖独立的港湾。

其次是本外币金融产品配置。如货币基金,指数基金、养老基金和平衡型基金,不求高收益高回报,能让资产保值增值即可。

最后是保险配置。为自己的养老生活设置一个底线,确保老年生活品质不下降,如购买年金保险,由保险公司定期向被保险人定期支付年金,对于自谋职业和没有稳定收入的独生子女父母更为重要,要想有尊严的老年生活,经济是基础,投资自我,永远不错也不晚。

2.崇尚独立,珍爱老伴,拥抱生活。

首先要崇尚独立。从精神、人格到经济上独立,树立独立养老,自我养老意识,不要过度依附孩子。爱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不让子女担心,让他们在异国他乡自由飞翔。

其次,珍爱老伴,重视夫妻和睦相处。父母相爱,孩子可放心远航,父母健康长寿,孩子才能拥有一个可以随时回来休息停泊的精神港湾。孝敬子女不如打闹夫妻,道理要明白更要实践。

最后,不断学习,拥抱生活。积极乐观享受孩子不在身边二人世界,尝试实现未完的理想。学习台湾不老骑士,一直追梦。台湾不老骑士在平均81岁高龄,身患多种疾病情况下,为实现环岛一圈梦想,准备6个月,环岛13天,骑行1139公里,从北到南,从黑夜到白天……只为了一个简单而伟大的理由……为了梦想,这样的老人,令人敬佩!

3.弘扬中国国粹,接受异域文化。

独生子女外移父母如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气功、太极、剪纸、书法、京剧、葫芦丝等中国特色爱好,一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关键时刻露一手,长脸吸睛,自信心爆满,何乐而不为?最简单的就是学做几个中式菜肴,一来给孩子改善生活,品尝正宗中国味道,加强亲子关系;二来邀请亲朋好友,体验中国味道,融洽人际关系。

同时,学习了解并接受孩子所在国文化,使自己言谈举止符合当地风土人情,更快融入当地生活,避免“西式子女”遇上“中式父母”引发冲突。

(二)国外养老装备

对于计划到国外养老的独生子女外移父母,任重道远,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获得永久居住身份开始,从海外资产配置着手,从学习语言启航,不断努力,向着目标前进。

1.获得永久居住身份途径。

独生子女外移父母若选择在国外养老,最重要的就是要获得在国外合法永久居住身份。以美国为例,指移民。常见美国移民有以下几种:第一,投资移民。需在目标就业区投资不低于50万美元,并至少创造十个以上工作机会者方可申请移民。优势是快速获得美国身份,劣势是所需资金量大,风险也大。第二,亲属移民。等子女获得公民身份后,为父母申请移民。优点是费用低,缺点是等待时间长,绿卡持有者不能为父母申请移民。第三,技术移民。独生子女父母利用自身拥有的专业技能优势,通过在美国工作,办理移民,好处是成本低,坏处是年龄不占优势,很难找到雇主。

2.着手进行海外资产配置。

海外资产配置首选房产,一来满足中国人喜爱房产心理,二来体现有恒产者有恒心,让自己有安身之地,如与孩子居住相处融洽,所购房产用于投资,相处不便,用于自住,多余房间用于出租,补贴家用。另外,配置适量居住国股票,钱多钱少均可投资,以美国为例,股票一股起售,并且历年历史数据证实,长期持有股票所得收益远超房产,当然买到仙姑例外。同时,购买基本医疗保险,以防万一,国外医药费用高昂,不得心存侥幸,冒险不买。

3.学习当地语言,融入当地社会。

无论多大年纪,以前的外语基础如何,都要尽快学习子女迁入国语言,只有拥有基本的语言交流技能,才有可能走出家门,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结交朋友,融入当地生活,语言是国外生活的基本要件。

总之,对于希望到国外养老的独生子女外移父母,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耐心等移民排期,能移最好,不能移,回国养老也不错。

(三)其他装备

除了上文提到的养老装备以外,还有很多其他装备可帮助独生子女父母提高养老生活品质,安享晚年,如:

1.适度锻炼,强身健体。

幸福晚年常指成功事业、家庭温馨、子女孝顺、心情愉快、身体健康、衣食无忧……这些都建立在身体健康基础之上,否则一切均为空谈。所以,平时注意合理饮食,适度锻炼,争取不生病或少生病,才是王道。

2.与人为善,乐于助人。

远亲不如近邻,与亲戚朋友,邻里社区和睦相处,与人为善,多接善缘,乐于助人都有益于提升自我价值,提高养老品质。另外,不要过多看着钱财,“人聚财散,财散人聚”。

3.拥有“四老”,安详晚年。

所谓“四老”指老伴、老友、老窝(房)、老窖(钱)。拥有老友老伴,人不孤独,拥有老窝老窖,活得踏实,没有经济上的独立,何谈人格和精神上的独立。老伴、老友、老窝、老窖,完美养老生活标配。

三、结束语

独生子女外移父母养老取决于多种因素,并非局限于本文所述,但无论何种养老,都离不开两代人间的相互体谅,相互关爱,爱能遮掩许多的过犯,爱能使这个世界充满希望和光明。

[1] 孙玺,施雨岑.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52.37万人[EB/OL].(2016-3-17).http://www.nmg.xinhuanet.com/home/kjww/jy/2016-03/18/c_1118368058.htm.

[2] 彭婧希,常江. 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超出国留学总量的一半 创业热情高[EB/OL].(2016-12-13).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6/1213/c1002-28944570.html

[3]王贵生.中国社区居家养老照顾服务业发展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6):1-71.

1.2016年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SSF-005)

2.2016年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SSF-006)

岳华(1966-)女,遵义,硕士,英语教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谢金领(1965-)男,平顶山,硕士,英语教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居家移民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移民火星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内陆移民(外二首)
微生高的往事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Immigration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