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2017-12-09李丽娥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体系素质

李丽娥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李丽娥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在对“应用型”人才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分析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课程体系有待完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不完善。同时,提出解决对策,即准确定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完善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系统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探索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及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学前教育获得迅速发展。为顺应学前教育发展对教师培养的需求,当前各类师范院校纷纷开办学前教育专业,既有强调职业技能的大专院校,还有不同层次的二本院校,包括历史悠久大学、新升格的学院和独立学院。对于这些新办学前教育专业院校,要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水平现代幼儿教师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同时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和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大类是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第二大类是应用型院校,培养各行各业各种专业的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第三类是职业性的技术技能型院校[1]。在我国,应用型院校主要包括普通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对于什么是应用型人才,潘懋元先生认为:“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2]从概念来看,应用型人才主要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对应用型人才不进行研究能力的培养,而是要着重培养学生开展应用型研究的能力。基于对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的理解,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对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建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在知识方面,熟练掌握外语、计算机、学前教育的基本综合知识,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要有扎实的应用性知识;了解学前教育实践发展的前沿性知识及艺术表现知识。在能力方面,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包括适应社会、与人合作的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还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初步的应用研究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实践能力。在综合素质方面,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勇于创新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的能力。

二、“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师资,而师资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职前培养的效果。当前,大多二本院校将学前教育专业定位为“应用型”专业,然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却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清晰、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发展的前提和核心,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本科院校普遍缺乏对“应用型”的清晰认识,没有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给予合理界定。如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区别在哪里?本科应用型人才和专科实践性人才相比较,优势在哪里?正是由于缺乏对这一问题的准确定位,才容易导致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走向两个极端:过于重视理论学习或过于,重视艺术实践能力。过于重视理论学习的主要假设在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理论学习后自然获得,部分院校主要通过加大理论课时来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这一做法极易忽视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实践能力的训练。这种过于强调学术性的做法导致本科生应有的优势丧失,甚至被用人单位评价“不如专科生”。而过于重视学生外显的艺术实践能力和教学技能的做法虽然能够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但易忽视学生“理论知识、内隐知识与主体价值”的积累与丰富,从而滑向了“重实践、轻理论”的极端[3]。

(二)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课程体系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面临当前幼儿园教师数量需求较大、教师素质急需提高的局面,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成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怎样的课程能够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为规范教师职前培养,教育部制定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了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目标和五大课程模块。然而在实践中,很多院校在贯彻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核心精神过程中存在偏差,有些院校根据五大课程模块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在儿童发展与学习、幼儿教育基础等专业必修课模块缺乏对同类课程进行整合,存在重复设置的现象,如开设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前心理学等,造成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具有很大的重复性,且是低水平的重复,在知识深度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方面没有体现螺旋式上升。部分院校课程结构不合理,如公共必修课比重过大,五大模块课程所占比例过低,不能满足社会对合格幼儿教师的需要,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对知识方面的要求。

有学者指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是从业资格的基础,“专业实践本身是所有知识指向的终极目的。”[4]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实践性专业,建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课程体系尤为重要。实践课程主要包括领域课程中的技能训练、学年论文、见习、实习、社会调查等,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技能训练中采用应试教育的“满堂灌”方式,学生很少有机会深入幼儿园进行实践,不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很好的结合,以及见习、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从而导致“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实践能力”这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难以达成。

(三)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不完善

高校只有把全面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放到首位,才会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很多高校虽然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活动艺术活动、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但这些活动多为参与面较广的校、院级活动,难以达到普遍提升学前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三、“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新办学前教育专业院校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顺应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发展之路,也是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有效路径。在实践中,新办学前教育专业院校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课程体系建构和综合素质提升为抓手,建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准确定位“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对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5]它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既对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明确要求,又对课程体系建设起着统领作用。根据社会需要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前景,我们认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具备时代性与前瞻性,能够充分考虑和满足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学前教育事业与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6]基于以上观点,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的“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以及步社民提出的“立足幼教师资、兼顾相近相关”[7],我们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热爱学前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学前教育理论素养和相应教育技能,懂得学前教育教学规律,能够在托儿所、幼儿园及其他学前教育机构从事保教、研究、管理和咨询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完善“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决定着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由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理论课程的开设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按照“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合理分配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对公共必修课压缩英语、政治等课程的学时和学分;适当扩大专业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应的课程。对专业必修课,应正确处理学前教育专业和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避免将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论课程变成多个专业的大杂烩,应以基础性和应用性的知识为出发点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改变过于重视学科知识系统性的“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对于专业选修课,应根据市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分为多个方向,实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实践性课程的开设要避免职业院校过于重视实际技能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做法,应将重点放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同时,将压缩理论课节省的学时学分用于加强实践课程,改变实践课时比例过低的问题;并通过制定实践课程大纲,明确实践内容与程序,建构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立体化实践教育模式,确保实践课程的质量。

(三)构建系统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作为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专业课课程的开设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是多开设几门课程就能实现的。在实践中,应通过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和学分认证,保障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质量。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专门的思想政治课和在各门课程中的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并结合学校的团委、党支部的学习活动,实施学校和院系两级分层次工作安排,以点带面,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将会对学生身心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造成较大影响,可以通过设立心理健康宣传月、心理健康社团活动等措施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三,以艺术为纽带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以专业为单位,引导学生广泛参与迎新生晚会、专业技能汇报演出、红歌演唱、话剧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歌手大赛等文体活动。

第四,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活动。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如教学技能大赛、与幼儿园联谊活动、专业调查活动等,为学生个人提供潜能开发、展示自我的空间,提升学生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总之,培养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是适应学前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结合专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做到因材施教并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同时,应用型人才培养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

[1]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4-6.

[2]潘懋元,石慧霞.应用性人才培养历史的探源[J].江苏高教,2009,(1):7-10.

[3]冯艳惠.学前教育专业高师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J].学前教育研究,2012,(4):49-51.

[4]王云霞.教师教育专业化背景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2):108-112.

[5]文辅相.中国高等教育目标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16.

[6]赵南.新时代背景下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构想[J].学前教育研究,2009,(8):22-27.

[7]步社民.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5,(5):20-24.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Preschool Educatior

LI Li-e
(College ofEducational Science,Yan’an University,Yan’an 716000,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the connotation of“applied talent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knowledge,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that the applied talents ofpreschool educator should possess.Then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the applic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alents:The training target is unclear,the curriculum system needs to be improved,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trainingsystemis imperfect.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toaccuratelylocate the trainingobjectives ofapplied talents,toimprove the curriculumsystemofapplied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s,tobuild the systemofcomprehensive qualitytrainingsystem.

application type;preschool education;talent cultivation;exploration

G642.0

A

1673-291X(2017)21-0129-03

2017-02-07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研究——以延安市为例”阶段性成果(SGH140588);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幼儿园教师绩效考核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16JK1847)

李丽娥(1983-),女,山东菏泽人,讲师,从事幼儿园管理、幼儿园数学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体系素质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CDIO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素质太差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