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2017-12-08王棋��

考试周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数学策略

王棋��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某门课程的重要动力,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来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基础上增加数学知识,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本文就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出相应的探讨,旨在让学生在对数学始终保持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提高数学知识储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策略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早已为教育领域的共识,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让学生对数学有长久的学习兴趣,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一、 有目的地营造课堂教学氛围

(一) 营造良好的氛围

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感染学生,使学生顺利进入教学状态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有意识地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不让学生产生心理负担,而是抛下心理防备,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要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水平,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进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同时,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对数学的兴趣,克服畏难心理,逐步进入数学世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和谐融洽的相处,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始终保持和学生的亲密关系,多给予他们鼓励、表扬,激励他们克服难题的勇气,不对学生一味地批评、指责,打击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而是要多鼓励、表扬,引导和促进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无数实例证明,恰当的表扬、鼓励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十分重要。

(二) 注重理念创新

教师的教学理念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的不同而进行不断的创新,只有与时俱进、结合实际的教学理念,才能在教学中使课程推进得心应手。教师在教学中,要观察学生,适时引导学生自主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来。对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要多几分耐心,多给予鼓励,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和感受,委婉地指出其错误的地方。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身心都处于发展的基础阶段,因此,要以极高的亲和力与学生相处,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倾听他们的声音。只有小学生信任老师、依赖老师,他们才会对老师所上的课程有一种好感,教师就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好感,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方法,鼓励学生不断追求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并有信心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二、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知识的记忆,并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思维,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添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 引入游戏进行教学

将游戏穿插进课堂教学环节,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轻松活泼的游戏,可以加深小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的印象和记忆,同时也能让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学以致用。例如,教师在讲解加减运算时,可以将课堂设置为便利店情境,通过纸币来购买商品,让学生通过购买想要的商品进行数学运算,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经历,还可以锻炼学生对数字的反应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同时也自觉地意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实现多媒体教学

对小学生来说,数学是相对比较抽象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好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较为形象的画面或声音,因此,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便顺理成章了。通过多媒体形象化的教学,能让数学知识变得直觀、生动,能有效刺激小学生对数学世界的探究兴趣。比如,教师将一些数学常识穿插在生活情境中,用多媒体进行视频展示,通过播放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从这些场景中学习有关数学知识,例如数一数有多少人、有多少种水果等等。教师可根据备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多媒体教学这种新鲜的教学方式的刺激下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记忆,逐渐养成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放手让学生多参加课堂活动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所有学生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保证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教师要多研究和利用教材,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传统的教学法中总会出现课堂气氛凝重、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等情况,如此一来便导致了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要坚持人本观念,将更多灵活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深刻研究教材、联系学生实际,为学生提供现实、有趣、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放手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主观能动性,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在教“十几减九”时,可以采取相应的实物引入,设置相应的情境,首先用问题来导入课程教学,如“小明家来了客人,小明洗了15个梨,客人吃了9个,请问还剩几个梨?”问题引入之后,让学生自己画出图案,在他们数出还剩6个时,再讲解知识点。这样一种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解决问题、去创造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大胆地去了解他们未知的领域,在他们取得成绩之后,自然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然后被这种成就感鼓舞,对学习数学知识自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 结语

总之,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教师们在研究教材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通过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等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小学课堂活泼、生动,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并且享受学习数学的过程,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魏如根.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J].成功(教育),2012,(18).

[2]王正美.培养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

[3]张文科.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5,(22).

[4]朱敏雅.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亚太教育,2016,(20).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