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7-12-08汪倩
汪倩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各教学阶段的不断渗透,素质教育成为了教育改革中的核心内容。情境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对小数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模式,使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得到提高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生活情境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6-01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6.066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相关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活情境教学法还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以此促进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在小学数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模式的价值
生活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优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具有较为真实的形象,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生活情境教学模式较为注重在娱乐中学习,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实际学习情况等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如果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经验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学生就能自然而然的投入到教学情境中,有利于教师顺利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另外,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帮助教师创设更加真实的生活教学情境,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同时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提高,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能对所学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以此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设计娱乐与实用兼具的生活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较为活跃,且性格活泼好动,根据学生的这一性格特征,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设计的时候,应该保证其兼具实用性和娱乐性,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心理成长以及生理成长规律,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使学生的自主探索积极性得到激发。
例如,学生在进行20以内混合运算的学习时,在以往教师通常会让学生不断的练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真正掌握知识,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我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走迷宫的教育游戏。我先利用教室里的桌椅,将其设计布置成迷宫的样式,并将“11-2+4”这样的一类混合算式贴在桌椅上;然后我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给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发了1到20的数字卡片,再让每个小组从不同的迷宫入口进入,將需要填空的地方用自己手上的卡片填出来,最先走出迷宫的小组为胜利,并能得到奖励。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动力能被激发出来,还能在游戏中找到运算技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因为多媒体教学技术本身具有集图像、声音、视频于一体的特点,其教学方式生动形象,能将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的直观有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小学数学教学课堂高效运作。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都处于非常关键的阶段,所以需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培养起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解和掌握。根据课本内容,制作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以利用,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注意力,使数学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在吸引学生注意力之后,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创造有效的问题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总结。例如,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中涉及与“角”有关的知识点,我在这一知识点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小学阶段学生都较为熟知且喜爱的动画短片《海绵宝宝》,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动画短片上来,让学生先将动画片中的角找出来,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争先恐后地说到“海绵宝宝的身体有角”“派大星的脑袋就是角”“蟹老板的钳子是一个角”等等。然后,我再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能将这些角的范畴分别说出来吗?”并让学生在纸上将这些角画出来,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这样一来,学生就能通过具体的动画人物来对角的相关知识点加深认识。因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三)生活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小学数学教学还应该注重课外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将自身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只有学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生活中,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的“认识方位”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小兔子回家”的教育游戏。我先让学生将学校图书馆、操场、教学楼、大门以及食堂等位置都记住;接着将学生带到大门处,让学生找到去食堂的路线。例如,从大门出发,由教学楼经过,向东北方向走100米到操场,再由操场向右走60米到食堂。然后给最快到达食堂,并且能将路线清楚流利的进行叙述的学生“小兔子”奖励。我设计这一教育游戏,主要是为了能让学生掌握方位教学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再如,在教授了“认识钟”这一知识之后,我为学生设计了“和时间赛跑”这样一个教育游戏,让学生对自己从出门上学,一直到到达学校所用的时间进行记录,看看自己花费了多少时间。这样的生活情境教学模式不仅不会占用学生课后时间,恰好是利用了学生爱玩的特点,让学生能对“认识钟”产生兴趣,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结语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这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较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合理的采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为了能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做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能在娱乐中理解和学习相关的内容,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徐兰英.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思路探究[J].求知导刊,2015(22).
[2] 冯志强.浅谈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5(25):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