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思”“创”让体育课更具活力
2017-12-08王广云��
王广云��
摘要:体育与健身课程作为一门学科,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本学科的固有特点,其中“动”是最基本特征。身体素质只有通过体育运动的“动”才能从量变到质变,增强体质。所以,体育运动通过“动”而达到健身目标。本文从营造“动”“思”相随的教学环境,还学生一份自主;立足“动”“创”结合的教学活动,使课堂充满情趣和活力;抓住“疑”“思”连动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动”;“思”;“创”;结合;活力
体育课堂的教学能让每位学生在“动”中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价值。怎样构造“动”“思”相结合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们都能成为自主学习者,主动获取者,做体育学习中的主人,让小学体育课堂处处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情趣、充满着活力。
一、 营造“动”“思”相随的教学环境,还学生一份自主
1. 主动参与,获得体验
体育教学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教学实效性在于学生是否自主地参与学习,并从中获得充分学习的体验。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教学时让学生先观看视频袋鼠跳,在观看的同时并模仿它跳。一年级的小朋友们看见袋鼠非常的喜欢,都被视频中的袋鼠所吸引,认真观察仔细研究,卖力地模仿袋鼠的两腿同时起跳同时落地,在模仿中不知不觉地解决了双腿同时起跳同时落地的动作知识点,从中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
2. “动”“思”相依,氛围凸显
营造“动”“思”相依的教学环境给学生一份自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显得尤为重要。环境是教学中学生获得体验的载体,体育教学中学习环境一类是显性学习环境;一类是隐性学习环境。显性学习环境简言是硬环境的美化、协调、安全,做到场地器材干净、清洁、舒适,色彩鲜艳、粉线清晰、放置有序、场景设置总体条理美观、有新意。隐性学习环境,包括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融洽的师生情感,老师抓住时机与学生同练、同乐。在本学期教学研讨课中,通过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不同的毽子,同时带着如何使毽子在空中飞得更远或如何使毽子在空中飞行更长的时间这两个问题去练习。让学生在“动”中有“思”,“思”中有“创”,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更多的认识、更多的模仿、更多的激励,营造“动”“思”相随,“动”“思”“创”相连的教学环境。
二、 立足“动”“创”结合的教学活动,使课堂充满情趣
1. 合理排“动”,感受快乐
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动”,必须通过反复的“动”才能实现身体素质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就增强了体质,达到了健身。体育的学不能离开动,否则将成为无基之学。学习和掌握运动本领始终是以科学的身体练习手段表现出来的。“动”要体现科学的负荷安排,达到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体育教学必须遵循人体生理机能,以及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合理安排体育教学的运动负荷,才能让学生在“动”中充分分享体育锻炼的价值,才能完成体育教学最基本任务;在“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感受体育的快乐。
2. 乐依于“动”,乐趣无限
立足“动”关键是“乐”,看学生在体育课上是否生动、活泼、主动地学,能否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才会既爱体育,又爱体育课,才会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活动,才会“动”起来,逐步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如果对运动有浓厚兴趣和乐趣,运动的诱惑是阻挡不住的。所以,满足学生运动的兴趣老师必须把乐趣放在中心位置,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年龄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少选择成人化强的运动项目,选择儿童化、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再者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切忌采用死板的、教条的、程序化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合理及时地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努力地学习,更持续地活动,更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课堂“动”带来的身心愉悦和无限乐趣。
3. “动”“创”结合,趣活并存
体育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想动、敢动,首先是点燃学生的好奇、求异、爱好表现的良好学习心理,激发创意,最终转化为爱动、会动、直至动出花样。如在跳跃教学中,创设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利用教具、呼啦圈做小游戏,有跳、钻、跨、转,有骑马,有搭造型,有钻山洞等各种活动,在每位学生一个呼啦圈想怎么动就怎么动的环境中,哪有学生不想动和不敢动的,在学生充分动的氛围中教师巧妙设计一个“过障碍物”游戏,让学生“动”“创”结合,让學生利用教具垫子发挥想象,激发联想和创想进行过障碍物,充分让学生“动”“创”结合,创想出过障碍物的花样,这下可热闹了,创想出各种各样的过障碍物方法,有一个人的、有结伴的、有小组的,有把呼啦圈竖起来像一个山洞的,有把呼啦圈拼成蛇形的,有把哗啦圈搭成房子造型的……这些“动”“创”相结合,有趣的躲雨场景使体育课堂充满了情趣与活力。
三、 抓住“疑”“思”连动的教学环节,让想象展开翅膀
1. 思维参与,生机盎然
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首先是思维的参与,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潜能,个性都得不到呈现。设疑——动脑,体育学习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外在表现的结合思维活动参与的、带有一定心理体验的活动过程,老师要善于设置问题,并将其隐藏在情境之中,引起学生思考,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2. “疑”“思”不分,精彩万分
“思”离不开问题,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问题”进行,因此,每节课教师都要设置几个问题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围绕问题进行尝试、体验、交流和探究。如在教学前滚翻过程中,先让A组学生用额头顶着翻滚过去,B组用后脑勺翻滚过去,等都完成后两组交换方式练习,练习完成后,教师抓住适宜时机提出问题,两组不同的翻滚,哪种方式翻滚顺利?为什么?顿时学生们热闹起来,每小组提出了许多见解,“额头顶住翻滚容易脖子扭了”“额头顶着翻滚,动作衔接不连贯”“后脑对着垫子,很快肩膀就能着垫子,脚一蹬就翻滚过去了”等。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着眼于教思路、导方法、找规律,在“动”“思”“创”相结合的氛围中转变了学生的学法,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