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7-12-08曾思勇��

考试周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曾思勇��

摘要:小學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积极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必然需要,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学往往只是重视学生成绩的提升,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普遍不高。笔者结合相关的教育理论和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几条有效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拟切实的提升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我国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学科是较为抽象的学科,单纯的记忆是不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这就需要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展开思考。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注重学生分数的提升,而不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因此,国家对课程开展改革,旨在摒弃这一教学弊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学生所学的各个学科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如果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也会非常得顺利,至少对其他课程的学习是非常的有帮助的。第三,就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而言,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思维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一阶段学生没有太多的升学压力,不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在这一阶段,能够花最大的精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对学生以后各个阶段的数学学习都是极为有利的。

二、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1.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任何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出兴趣点并尽可能的抓住这些兴趣点,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相关的问题的探讨,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就会逐渐的转化为求知欲,学生会积极的进行相关的问题的探讨,学生探讨的过程就是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将教学的结论告诉给学生,而是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剪一个三角形,然后拿量角器量一量每一个角的大小,并将其相加,问学生三角形之和是多少度。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剪出不同的三角形,量一量其内角的度数,最终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规律。这样既能够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巧妙地设计问题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进行问题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设计的问题非常的成功,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兴趣。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升课堂教学整体效率的方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便能够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思维方向,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能够自己主动的解决问题。因此,在课堂上巧妙地设计问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最为有效的手段。

3. 引导学生勾连知识

小学数学知识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相互勾连,密切得联系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鼓励学生积极的寻找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积极的思考,认真的体会,进而能够系统的掌握知识,这样在运用的时候才会更加的顺手。同时,学生在思考知识之间的勾连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需要注意,学生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小学生知识的学习不能够只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实际的操作中要学会及时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积极的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如,在学习“分数”概念的时候,教师就要认识到,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对于“分数”这一概念的掌握对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学习,以及分数比较大小和分数之间的运算,都需要建立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

4. 联系生活实际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生活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以及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充分的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学生的学习和实际的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全面的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在引导学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复杂的概念和原理的时候,就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可以列举买卖东西的事例、上下车的事例或者是路程的事例等等,帮助学生将生活和学习之间建立起很好的联系,将所学的知识能够很好的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在生活中也能够积极的思考和数学相关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

5. 运用数形结合教学方法

数形结合教学方法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掌握的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有用的方法之一,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是形象思维,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效的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既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也能够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抽象的数字和形象的图形之间较好的进行转化。在实际的操作中这一转化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一学习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需要教师给予耐心的及时的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渐的树立数形结合的意识,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在不断的运用和转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能够在遇到数学问题的时候,能够有效的运用数学方法积极的进行解决。

总之,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敢于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逐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应及时的有效的和学生进行沟通,鼓励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钱雯柔.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229.

[2]李华.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6,(21):185.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