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村教师需正视其身份与心理困境
2017-12-08王小明阚兆成张学炬
王小明+阚兆成+张学炬
留住乡村教师需正视其身份与心理困境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在改善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实施了农村学校教师交通生活补助政策,而且在职称评聘、教师培训、评先选优等方面也对乡村教师释放出越来越多的政策红利。
客观来看,用提高待遇、改革职称评聘制度等方式来吸引和留住乡村教师,其正面作用毋庸置疑。但现实中农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仍追求进城教书。这里面可能既有待遇尚未达到其预期的原因,也有青年教师的婚恋、子女上学等现实因素的影响,还可能与农村教师正在遭遇身份与心理等方面的困境和挑战有很大关系。因此,整个社会应理解、关心、尊重农村教师,大力营造在农村学校任教光荣的舆论氛围和社会氛围,提升农村教师的幸福指数。(王小明)
结构调整是教育改革的“硬骨头”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反映在教育领域,体现之一就是结构固化问题,解决教育痼疾,必须从教育的主要矛盾入手。
我国教育结构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我们目前和今后面临的改革难题正是这些结构性矛盾,而调整结构是教育改革的“硬骨头”。一是教师结构需要调整。二是生源结构需要调整。三是教育经费结构需要调整。四是课程结构需要调整。五是学习结构需要调整。因此,这些结构如果调整不到适当的位置,那么就有可能既无法遵循教育规律,也无法保障教育科学发展、健康发展。
(阚兆成)
发展学前教育也要重视民办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谈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时指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和起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办幼儿园的数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不断完善公办幼儿园的前提下,有必要加强民办园的发展。一是要落实好发展民办幼儿园的主导权问题。二是要解决好幼儿师资的培训问题。三是公办园和民办园要协同发展,真正实现“两条腿走路”。此外,政府部门也要在资金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如学困生的补助,教学仪器和设备的购置等,都应和公办园一样,实行普惠政策,让党的阳光也照到民办园幼儿的身上。
(张学炬)
无需片面夸大
“吃苦课”的教育意义
近日,华师范一附中的“吃苦课”在网上大获称赞。
“吃苦课”获赞,与其教育意义重大有关,但这也无需片面夸大。当下吃苦的必要性不足。创造和享受美好生活,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把让孩子吃苦说得那么高大上,甚至倡导让人吃苦,无疑与“美好生活”这一大语境背道而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正确的教育方式是教给孩子们如何去看待和应对这些苦难,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苦值得吃,什么样的苦必须吃,从而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苦难观,而这才是吃苦教育理应追求的真正目的。
(赵世庭)
班主任工作应多点岗位吸引力
现实中,学校与学校的竞争,班级和班级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使教育成为一种竞赛,竞争本身消解了教育的人文意味,使得班主任的工作从教育降低为简单的管理,变得枯燥无味。然而,大多数班主任并不是为名利而来,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一种价值的体现。
因此,为提升班主任的职业吸引力,应该把人文素养培养作为其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其美好的情趣、积极的态度、广泛的兴趣、优良的反思意识,使其习惯文雅,举止谦逊,更具判断力,更有智慧。最重要的是,应在学校中形成尊重班主任、理解班主任、热爱班主任、争做班主任的良好风气。
(王传武)
该拿什么留住体育教师?
据调查,目前我国体育教师有30万的缺口,编制严重不足。导致体育师资队伍不稳定,流失现象严重的原因很多。简而言之,工作环境差、待遇低、负担重、风险大等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留住人才必须要有适宜人才栖居甚至发展的环境、平台和条件,因此,要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改善环境、提高待遇、改革人事评价制度、加速专业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下手。做足做好这篇体育教师“免流失”的大文章,有些问题不是仅由教育部门就能独立解决的,还需要从更高层面、更大角度去思考、去设计、去谋划。因而,尽快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不但关乎眼前,更是关乎长远的大问题。
(李丽贤)
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职业教育
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其中一个突出方面表现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要落实十九大报告“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要求,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要办好公平且有质量的职业教育。而要办好职业教育,最突出的任务就是解决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整体谋划教育事业,補齐补强职业教育这块“短板”。职业教育必须走均衡发展的路子,平衡校际差异,也只有这样,才最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孙光友)
挫折教育对中小学生尤为关键
近日,湖北一高中千名学生上了一堂别具一格的课:仓库里打地铺睡四晚、洗冷水澡……他们要体验五天这样的艰苦生活。据了解,这样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该校已经坚持了28年。
该校的做法看似简单,可这平易之举和28年的坚守,却凸显了施教者在人才培养上的远见卓识和教育方法的独具匠心。他们教会了学生自立自强,这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一句话,挫折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教育是使人社会化的过程和手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就是这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挫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于钦金)
教育的步伐不妨慢一点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联想我们平时的教与学,学生的脚步匆匆,教师的脚步匆匆,课堂的节奏匆匆。匆匆的结果是老师心力交瘁,学生叫苦连天。学习者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教授者感受不到教书的幸福。慢教育成了教学活动中的“奢侈品”。
慢教育能使学习者享受教授者展现教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权有机会自由地选择。慢教育是师生间亲切的互动,它不是赶鸭子上架似的灌输和拼命赶进度,而是一种经验的分享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幸福教育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不能让学生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就丧失对人生幸福的渴望。从现在做起,再不要让激进口号成为教师教学的桎梏,让教育的步子慢下来,静等每一朵花开。
(吴忠富)
农村孩子研究放牛未尝不可
近段时间,清华附小学生大数据研究苏轼红遍网络,研究者以大量的数据资料,深入细致的分析,严谨求实的态度,得出有关苏轼的研究结果,让人为之耳目一新,深感学生的古文功底与研究实力深厚。不容否认,这样的研究突出学生的核心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让学生超脱书本之外实施研究性学习,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因而,无论是城区学校,还是农村学校;无论是发达地区学校,还是偏远乡村学校,都应当着力实施全新的教育变革。农村学校虽然师资匮乏,资源不足,但是,同样拥有自身的优势,同样拥有探究性学习实践的可能,诸如让学生研究放牛与天气的变化,就不失为很好的创意,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去实施“思维的旅行课”,就能够收获意外的惊喜,收获难以预料的精彩。(梁 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