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生活:刷新表达新体验
2017-12-08俞丽美
俞丽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孩子要“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动手、乐于展示,天生显得很不安分。如果利用这种天性优势,借助“假日小队”这个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说”起来,孩子们会在做中体验,动中探究,说中益智,言由心生的表达会水到渠成。
一、玩出新感觉
一次偶然的调查发现,孩子最轻松、最自由、最有想法的时刻是玩的时候。的确,说到玩,每个孩子都会喜笑颜开、欢呼雀跃。如何让孩子玩得有意思、有意义,并乐于介绍自己参与的游戏呢?
我在班级里推出“玩耍节”,让孩子们出出主意:到底玩些什么呢?孩子们用图配画的形式让精彩游戏亮相,有小鸭子排队走、背靠背带球、穿越呼啦圈、两人三足、猜字谜等。可以说,这份介绍,每个孩子都做得特别带劲,说起来也是娓娓道来,这一下子帮助孩子打开了话匣子。
通过参观投票,孩子们用笔在喜欢的游戏上画上一颗星,最终以星数的多少选出孩子最喜欢的两个游戏。我奖励孩子可以邀请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参加。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邀请爸爸妈妈来共同活动可是无上的荣耀呀!为了这份邀请函,孩子们可是做足了功课,不仅将游戏的生动有趣表达出来,还注意了写邀请函的格式。
家长们收到孩子的邀请特别兴奋,纷纷前来参加亲子活动。这回,悄悄布置孩子们一个任务:静心等待时,观察一组的表现,细致生动地描绘出来;参与比赛时,感受心情的变化。观察与感受成了孩子作为不同角色时的表达视角,这样的聚焦让孩子们玩中有意识地留住了现场感,发展了表达力。
亲子游戏中,我们有意识地让家长志愿者录下这精彩的一幕。如“猜字谜”环节中,孩子根据字的意思表演得手舞足蹈,爸妈一下子猜中时,喜悦溢满脸庞;还不领会时,他们急得抓耳挠腮,但沉淀下的是对成语积累的兴趣盎然。孩子在游戏中与家长的默契度不断升级,沉着冷静、灵活思维、自如表达等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一些本来比较内向的孩子也找到了表达的自信,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表达和写作的训练要求无痕地融入到游戏中,孩子在自觉自愿、不知不觉中争先恐后地表达与写作,一方面体会到表达和写作的乐趣,另一方面通过游戏激发了孩子乐于表达和写作的热情。这样情趣交融的游戏给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二、秀出新设计
创意表达来自于奇思妙想,让孩子们在自由的想象空间中恣意创作,他们更乐意解说自己的设计。根据孩子的喜好,我们分为版画设计、服装设计、陶艺设计三组同时进行。
版画设计组的孩子用彩泥、水彩、手工贴纸描绘出最美的城市蓝图,五彩的小刺猬、小鸡和七星瓢虫等故事。作品乍一看上去并不很精致,但他们的解说往往给画面增添了斑斓的色彩,“五彩的小刺猬不再争吵,而是学会分享,因为有爱的家才温暖”。孩子們通过自己精心设计的作品,表达着内心真实的想法,达到了不吐不快的表达境界。
服装设计组的孩子们利用废弃的报纸、卡纸、塑料袋、硬纸板、包装袋、纸盒、蔬菜、绳子等等原材料,做出了一件件具有时代个性、简约时尚、美丽大方的时装。有的用大纸盒做出机器人装备,有的用芹菜编织成可爱的小短裙,有的用报纸和雨衣做成将军服,有的用糖纸有规则地粘贴甜蜜糖果装……精彩的时装展示,将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演绎得活灵活现,让人看了啧啧赞叹。展示的孩子在自我介绍中发现美、创造美;观赏的孩子在专心欣赏中寻找美、感受美。变废为美,展示了孩子们的无限创意,更给表达涂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陶艺设计组的孩子自由选择彩绘、拉坯、捏塑等不同的项目。“手随心动,泥随手变”,他们认真思考自己的创意,选择自己的创作造型,甩得脸上都是泥巴,但看着自己做成的小碗、花瓶、大碗、水杯,一个个兴奋得手舞足蹈。孩子们在揉、压、拉、捏等一系列工序后捏制荷花蕊、荷花瓣,做成了一个个美丽的荷花盘。大功告成后,纷纷跟自己的作品留影留念。喜欢画画的孩子还在陶艺上绘出最喜欢的图案。经过灵巧的双手和丰富的想象,海豚、草莓、小兔、小杯子、小黄人等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新鲜出炉了。这时,让他们以老师傅的身份来带徒弟,他们一个个讲得头头是道、得意扬扬。一块块平淡无奇的泥巴,让孩子们手、脑、眼并用,孩子在玩中益智,玩中表达。真实的体验让表达信手拈来,栩栩如生的作品让介绍生动有趣。最有意义的是所有作品烧制后全部参与义卖,义卖款将通过馨爱公益平台去帮助那些家庭十分困难但却成绩优异的哥哥姐姐们。
活动结束后,我们及时进行反思和交流。可以说,孩子们除了作品的创意介绍,还在大胆展示中锻炼了勇气和自信。吴静怡这样写道:“一上台,我就特别紧张,见下面那么多观众胆怯得说不出话来。这时,我想:胆小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呀!我下决心,要做一个又勇敢又敢于展示自己的好孩子。于是,我鼓足勇气,大声介绍起自己的作品。战胜自我的感觉真好!”
三、品出新味道
渐渐地,孩子们有了胆识和自信,我们又开始鼓励孩子走向社会,跟着家长志愿者做起了馒头等美食。
在李浩琦妈妈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会了撒面粉、推面团、搓成圆,更有意思的是,一双双小手还捏成了各种各样的造型,可爱的小猪稀里呼噜、雪人、星星等,无不彰显着孩子们的丰富想象。“你捏的是什么?简单介绍它的造型。”孩子们推销起自己的馒头来真是特别带劲,最受欢迎的还获得“馒头王”的称号。
大约蒸了30分钟,馒头新鲜出锅了!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品尝起自己的手艺,真是甜在嘴上、喜上眉梢啊!此时,热乎乎的馒头让每个孩子吃出了馒头的美味,更品出了劳动与创意的快乐。
一切准备就绪,大家就来到西郊市场义卖。活动吸引了大批过往行人前来参与,大家分工明确,招揽顾客、热情推销、装袋收钱,忙得不亦乐乎。前来购买的顾客越来越多,大家竖起大拇指纷纷为本次活动点赞……活动现场一片喜气洋洋,气氛热闹非凡。为了赚得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孩子们豁出去了,大胆地与人交流,也品出了大人赚钱的不容易。
下午,孩子们用义卖馒头所得的钱买好礼品,前去新海敬老院看望十几位老人。简短的自我介绍后,有心的孩子们自觉散开,抢着给爷爷奶奶们捶背,陪他们聊天,有的讲起笑话,乐得老人们嘴都合不拢。开始表演节目了!男孩们声情并茂地诵诗歌、唱唐诗;女孩们跳舞、表演跆拳道、演童话剧,个个表演得有滋有味。老人们纷纷夸赞:“都是老师教得好啊!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要孝敬老人!”
这样的亲身体验,玩起来超快乐,想起来特感动!我们及时开展“心灵对对碰”的座谈会,让孩子们讲述自己小队开展活动的经历。紧扣活动组织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进行追问:你在活动中做了什么?你遇上了什么困难,是如何克服的?你有什么体会?经过采访与互动,让每个孩子及时回顾并转播,在真实的体验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一向调皮捣蛋的秦忆,今天传达的是无限的惊喜:“今天我的心情如这太阳一样,特别暖!以后有时间,我一定还会来看望他们,给他们送去温暖!”朱若玟也若有所思地说:“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老人,他们的晚年会更快乐,更开心。”此时,让他们写下自己最难忘的片段、最深的感情,做馒头、街头义卖、看望老人等一个个特定的镜头在脑中逐渐清晰,孩子们尽情在纸上书写爱的接力,享受着帮助他人的快乐。
纵观所有的实践,非常符合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孩子们在活动中主动尝试、改造,在“做、考察、探究、设计、创作”的基础上“观察、体验、想象、反思”,相信这样喜闻乐见的情趣生活,一定能让孩子在实践的沃土上不断刷新表达力,增强表达的情趣与信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