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郎永淳酒驾事件看“认罪认罚从宽”

2017-12-08

方圆 2017年22期
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刑事案件量刑

10月5日22时40分许,中央电视台原新闻主播郎永淳驾驶小型越野客车,在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八王坟路口发生交通事故。经交管部门对其进行酒精检测,发现其血液内酒精含量为207.9毫克/100毫升。10月6日,郎永淳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依法刑事拘留,后被朝阳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据了解,郎永淳系自动投案,发生交通事故后被认定负事故全部责任,案发后赔偿给被撞车辆司机2万元并取得了对方谅解,并自愿认罪认罚。朝阳区检察院对郎永淳公诉时,提出了拘役2至4个月的量刑建议。

醉酒驾驶触犯刑法构成危险驾驶罪的知识大家接触很多,今天借这件案子探讨一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什么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2016年11月,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决定,最高法与最高检等共同发布试点办法,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认罪认罚是不是就一律从宽

2016年9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决定,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8个城市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从宽”的幅度如何把握?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沈亮在回答这一相关问题时表示,认罪认罚从宽跟刑法第67条所规定的自首从轻一样,是指可以从轻,但不是一律从轻。刑法所规定的自首,没有限定某一类案件适用,某一类案件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也一样,没有特定的案件范围限制。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被告人量刑主要是根据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来考虑,认罪认罚案件也要遵循刑法量刑的基本原则。认罪认罚案件也必须确保宽严有据、罚当其罪,避免片面地从严和一味地从宽。对犯罪性质恶劣、犯罪手段残忍、社会危害严重的犯罪分子,其坦白认罪不足以从轻处罚的,也必须依法严惩。

如何避免“权钱交易”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万春在回答这一相关问题时说,要防止这类问题,第一,要坚持证明标准。办理认罪认罚案件,仍须按照法定证明标准,依法全面收集固定证据、全面审查案件,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把事实证据关和程序关。第二,要规范诉讼程序。必须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同时还必须认真听取被害人及其代理人的意见。第三,要加强监督制约。公检法三机关要认真贯彻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确保认罪认罚案件的办案质量。第四,要强化责任追究。对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认罪认罚案件中,有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或者权钱交易、放纵犯罪等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的情形,如果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会不会同罪不同罚

认罪认罚从宽不是无边的从宽,前提是必须适用刑法对于各个具体罪名的规定,是在法律规定的幅度内进行从宽,所以不会有严重突破法律的情况发生。最高檢与最高法院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将来要进一步完善量刑指南,使得在适用从宽幅度上有更加明确、具体的依据。

会导致被迫认罪吗

办理认罪认罚的案件必须确保当事人认罪认罚是自愿的。对侦查过程中是否自愿认罪,取证过程是否合法,有没有刑讯逼供这类违法行为,检察机关必须加强法律监督,作为重点的审查内容。同样,检察机关起诉到法院的案件,法院在法庭上仍然是要向被告人告知诉讼权利,明确其认罪认罚的法律后果,同时重点审查其认罪的自愿性和认罪过程的合法性。如果在侦查过程中通过刑讯逼供等手段造成认罪的,要纠正违法行为,同时认罪的供述不能作为认定犯罪的证据使用。

如何保障被害人权益

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在保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试点方案强调刑事被害人的有效参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听取被害人及其代理人的意见,并将被告人与被害人是否达成谅解协议作为量刑的重要考量因素,要敦促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被害人赔礼道歉,退赃退赔,赔偿损失,保障被害人尽早获得损害赔偿和心理安抚,有效地减轻诉累,及时化解矛盾,修复社会关系。

2017年11月1日下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分别作了关于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司改情况的报告。在报告中,周强透露,截至2017年9月,251个试点法院审结认罪认罚案件6.9万件7.8万人,占同期全部刑事案件的42.7%。曹建明透露,截至今年9月,276个试点检察院共对6.36万件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占同期办结刑事案件总数的34.7%。(来源:黄埔检察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认罪认罚从宽刑事案件量刑
我国兴奋剂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之评价研究
刑事程序法向度的量刑规范化研究
刍议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假说、推理和证据
关于盗窃刑事案件认定的几点思考
论自首在量刑中的适用
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思考
论配偶暴力中受虐妇女杀夫案的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