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光的灯塔

2017-12-08董雪

歌剧 2017年9期
关键词:拉姆齐塞斯意识流

董雪

熟悉文学的朋友们都会称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s)于1927年出版的小说《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是在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尤利西斯》(Ulysses)和普鲁斯特(Prousts)的《追忆似水年华》(Recherche)之间的一次喘息。作者运用了部分经过梳理的意识流写作手法来写作,将“一战”前后,一群人在苏格兰苍穹岛上度过的那个夏天,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完整地呈现了出来。这次在奥地利布雷根茨艺术剧院的演出,只是希腊作曲家蔡塞斯·齐格利亚斯(Zesses seglias)对于意识流戏剧的一次尝试。

事实上,于2017年1月突然辞世的奥地利作家、导演恩斯特·马里亚纳·宾德(Ernst Marianne Binder),已经尝试过将意识流小说改编成戏剧。他从意识流小说中提炼出戏剧脚本,并从戏剧《戈尔迪之节》(Gordischen Knoten)中汲取灵感,保留了原有的英语对白并将其编排成了三幕。蔡塞斯·齐格利亚斯的尝试旨在表达新的理念,他将人物间的对白分成了多个层次,但却并没有试图将其改编成由四重唱向七重唱的演变;而是构建出一个有逻辑且富有戏剧张力的音乐集锦。在拉姆齐先生及拉姆齐夫人、他们的儿子詹姆斯(想要到达灯塔去的人)、年少的玛丽琳·莉丽以及三个配角的语言表達上,蔡塞斯运用了对话式的语言及轻柔的低语,某些节奏的停顿将单词肢解,再加上一些和谐及不和谐的乐句,与三连音配合在一起。来自弗拉尔贝格交响乐团(Vorarlberger Symphonieorchesters)优秀的演奏家们也为其增添了丰富多样的打击乐器,有锣、颤音琴、磬等,还有低音长笛、高低音萨克斯、手风琴、E调吉他。根据打击乐的节奏还加入了弹、拉钢琴内部琴弦的声音。

在这部歌剧中,观众并不能听到像前几年“多瑙埃兴根”(Donaueschingen)、“柏林双年展”(Manchner Biennale)或是“德国现代室内乐团”独唱乐团(Ensemble Modern)时的那种感觉——在这部剧中,女指挥家卡拉拉·里瓦赫(Claire Levacher)手中的指挥棒贯穿三幕,器乐编排集中有力。

仅仅一段10分钟的老房东独唱,便涵盖了战争前后10年间的故事内容——看尽人情冷暖的拉姆齐夫人和她两个孩子的死亡,以及他们家产的破败——这段可谓是当晚演出的高潮:由演员达莉娅·施希特(Dalia Schaechter)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着实像一个现代的“大胆妈妈”(布莱希特戏剧《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中的人物),令人称奇叫好。

负责舞台设计的雅各布·科尔丁(Jakob Kolding)要求演员自己将搭建舞台的东西带来,来建造这个“世界”——他们仅允许带被撕裂的不对称的黑白照片及假树。导演欧利夫·坦伯奇(Olivier Tambosi)在舞台上排了一条黑色地带,让演员面朝前排成一排。虽然用了很少的肢体动作、小幅度的走位及台词和唱腔,却并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内心的世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世界。

猜你喜欢

拉姆齐塞斯意识流
中国古代“飞翔”意象审美意识流变史建构
《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形象分析
论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中的精神隐喻
当边缘遇上意识流——写在吕红《美国情人》发表十周年之际
论英美文学的意识流文本的现代批判
“橡皮筋先生”世间罕见
大厨戈登·拉姆齐教你做牛柳
伍尔夫《黛洛维夫人》的意识流技巧
成功密码是1:125
成功密码是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