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孩家庭不妨实行“和平养育法”

2017-12-08刘律廷

妇女生活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惠二宝大宝

刘律廷

主持人语:

现在二孩家庭越来越多。对于父母来说,养育两个孩子会面临新的家教问题。西方有句箴言:只有一个孩子时,父母是父母;有了两个或更多孩子时,父母是裁判。中国古人在教育多子女时则提倡“温而厉,恭而安”。借鉴西方箴言及中国古人智慧,我们倡导二孩家庭实行“和平养育法”。这一方法侧重于解决孩子间的矛盾,平衡孩子间的关系,提高孩子们的情商,引导他们彼此相爱。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做一个高情商的好裁判

(周先生,34岁,高中老师)

我读过儿童教育学家海姆·吉诺特写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其中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的孤独和痛苦就会减少,对父母的爱就会加深。父母的同情相当于情绪的急救药,能治愈受伤的感觉。如果我们能真正承认孩子的困境,说出他们的绝望,他就常常能鼓起勇气来面对现实,善待兄弟姐妹。

故此,我在我的两个孩子发生冲突时,采取平和的态度,教孩子倾听他人,多角度分析,创造多赢的解决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先调节自我情绪,教孩子以健康的方式管理复杂的感情。

我儿子小恩与女儿小惠是双胞胎,小恩是哥哥,身体强壮,上幼儿园时经常把妹妹推倒。小惠一哭,大人们就不自觉地进入战斗状态,劈头盖脸地训斥小恩:“你怎么当哥哥的?看我怎么收拾你!”事实上,小惠只是吓了一跳,却因为大人的过激反应而号啕大哭,并自以为哥哥理应降服于她的哭声。

我从生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情况如果反复出现,小惠大脑中“警示危险的杏仁体组织”会更加活跃,容易心烦、爱吵闹,变成矫情的“小公主”。我告诫自己和家人:“看起来都是小恩的错,或许事实并非如此。成年人是孩子的榜样,我们要共同解决问题。”

一次,小恩又故意推倒小惠。在剑拔弩张前,我平静自己的情绪,把小恩叫到一边,以同理心对他说:“妹妹惹你了,我知道。但是你打她会让她更害怕。”小恩低下头,咬着嘴唇。我又說:“你很生气,你可以告诉小惠你有多么生气吗?你可以告诉她应该怎么改变吗?”

等小恩情绪稳定后,我一手搂着他,一手搂着小惠,说:“你们都觉得委屈对不对?现在你们可以尽情地哭个够,然后我们再解决问题。”

借助这件事,我鼓励小恩说出妹妹令他不满的地方,商量出一些共赢的方案;同时我给小惠出了个选择题:“你听到哥哥的抗议了吗?他不想让你用手里的枪比画着‘枪毙他,你要么放下枪,要么拿枪去卧室玩,行不行?”

我支持小恩的正当要求——妹妹不能吵他画画、不能用枪指他、不能动他的乐高玩具,等等。我也给小恩立界限——下次对妹妹使用暴力的话,要面壁思过10分钟。后来,小恩就很少以暴力方式对待妹妹,只在愤怒无比时才会寻求我的帮助。

不苛求大让小、男让女,但要鼓励老大做绅士或淑女。

传统观念认为,“哥哥让妹妹”天经地义。然而,我觉得这种理念并不科学。我们努力做到公平,不让小恩产生“爸爸妈妈都偏袒妹妹”“女孩子天生受宠”的感觉。

我会确保小恩的空间(尤其是玩具)不被侵犯,教小惠进哥哥卧室时要敲门。我们不要求小恩一定要带小惠玩,而是经常把小惠的进步归功于小恩,这样的做法消除了小恩对妹妹的嫉妒。

两个孩子抢共同拥有的玩具时,一般是小恩占上风。当小惠求助时,我们会心平气和地跟小恩谈判:“你是小绅士噢!小绅士对待他人会很慷慨。”如果小恩仍不愿意交出玩具,我们也不勉强。小恩愿意分享时,我们就大大地夸赞他:“你让妹妹玩你的玩具车,她好高兴啊,你真慷慨,我知道这辆玩具车对你很重要。如果你想要回去,请告诉我!”

建立两孩之间的亲情连接,用爱和宽恕战胜彼此间的对抗。

我家有个“情感银行账户”。每当孩子发生冲突和对立时,我称之为从“情感银行账户”里“取款”。反之,则称之为“存款”。为了不让账户出现亏空,我们经常刻意帮两个孩子“存款”。存款的方式有很多:握手、拥抱、送礼物、做贺卡等。小恩参加足球队比赛时,我们一定带小惠去为他呐喊助威;小惠参加芭蕾舞表演,小恩也会为她鼓劲加油。最好的“存款”是让他俩尽情玩乐和欢笑。据说当兄弟姐妹一起玩乐、闹腾的时候,压力荷尔蒙会下降,情感轻松的荷尔蒙会上升。这些美好的记忆会增进兄妹之间的感情。我们几乎每周都跟他们单独共度一段特殊时光,比如我跟小恩在他卧室里玩模型,或是我爱人带小惠去逛街买衣服。这时,孩子充分感受到我们的爱,深知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就像心理学家劳拉博士所说:“我们的目标是要慈爱地引导我们的孩子……当孩子们感受到与父母的深度连接时,他们会为维持那种情感而努力,而且他们永远不会与我们作对。我相信,只有慈爱温柔地相待,亲子关系和手足关系才会良性发展。”

教孩子意识到男女差异,帮他们梳理和辨别情绪。

一般来说,男孩子比较理性,女孩子比较感性。上小学后,小恩经常投诉小惠“神经病”“莫名其妙就打人”“无缘无故地闹情绪”。我跟他解释:“当女孩子累了、饿了、孤单了或是胡思乱想的时候,她大脑的前额叶皮层会难以控制情绪。不如你先发制人,来满足她的需求。”渐渐地,小恩会对妹妹察言观色,在妹妹发脾气之前给她一些零食,或陪她玩一会儿。

小惠天生细心,多愁善感,被老人们宠爱得有点娇气。刚上一年级时,小惠经常因作业压力而沮丧,对学霸哥哥处处“找茬”,甚至把哥哥的作业撕坏。

我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负面的情绪压力压制了小惠的理智,让她不能战胜嫉妒,我必须帮助她处理内心暴风骤雨般的感觉,让她平和下来。

一天,小惠把哥哥的作业偷藏起来,被我逮个正着。我抱着她说:“我小时候做作业也慢,上中学之后就越来越快了。你不用去跟哥哥比,你在爸爸妈妈眼里是不可替代的……”小惠听了开始哭泣,用语言表达她的负面情绪,最终放下了嫉妒,把作业本还给了哥哥。

但是,“妹妹嫉妒哥哥”的事情仍时有发生,我则以移情的方式帮助小惠明白以下几点:我的情绪正常,没有危险;我说出感觉时就不会那么生气了;我的情绪很复杂,包括伤心、自责、难过等,一旦我意识到这些,我就不生哥哥的气了。同时我也教小惠明白应该有的界限——心里嫉妒一个人是一回事,对这个人采取报复陷害的行为则是另一回事。前者可以原谅,后者必须受到惩戒。

一段时间后,小惠渐渐摆脱了嫉妒情绪。如今,已上三年级的兄妹俩已经懂得如何处理矛盾,化解纠纷,成了最亲密的玩伴。

在引领两个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特别感谢妻子的付出。有很长一段时间,唯一让两个孩子停战的方法,就是她亲自陪他们坐在地板上,引导他们和平地相互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帮助他们化解敌对情绪。外人不会看到她付出了多少努力,只有孩子的成长,证明了她所付出的辛劳。

生二宝后,跟孔子学育儿

(孙女士,38岁,公务员)

二宝的降生让6岁的大宝感到焦虑和恐慌,他变得调皮捣蛋,经常嫉妒二宝,而且对我们越来越依赖,经常莫名其妙地发怒或感到害怕。

一天,大宝在写作业,二宝不停地哭闹。大宝怒火中烧,上去就打了二宝一巴掌,我当场目瞪口呆。大宝说:“有弟弟,大家就不喜欢我了。我不喜欢弟弟,我要打死他。”他不但对二宝实施暴力,还如此口出恶言,我又惊又怒,不由分说,照他的屁股就是一通猛揍。大宝一边躲闪一边极力争辩:“我没有错!都是你不公平!坏妈妈!”最终,大宝死活不认错,二宝哇哇大哭,家里乱作一团。

恰在这时,单位组织我们学习《论语》。孔子的一些话深深启发了我,比如他说:“温而厉,恭而安。”“礼者,敬人也。”“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我原本以为,要想让两个孩子和睦相处,就应该严厉。可孔子却要家长跟孩子保持一种很亲密的关系,温和而有原则。这样,孩子才会懂得尊敬他人。至于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这句话,就更加耐人寻味——我家老大怎样才能有礼让二宝的自律呢?一定是要他自己愿意,自己选择对二宝礼让才行。我们命令他爱二宝、让着二宝,其实是外来的压迫,是他不情愿的,久而久之必然引发叛逆情绪。

有一天,大宝将布偶狠狠砸向二宝。我气得真想给他一巴掌,但我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先把二宝抱到一边去喂奶。一边喂奶我一边跟自己说:“我若用暴力对待大宝,他以后也会趁大人不注意时用暴力对待二宝。我越对他咆哮,就越会失去孩子对我的尊敬。”

把二寶哄睡之后,我极力平复心绪,跟大宝沟通:“今天我们过得挺不顺的,我知道你可能需要妈妈抱一抱。”

大宝听了面有愧色,但身体却靠向了我。我能感觉到我们之间的隔阂慢慢消除,于是我说:“妈妈过去真的没做好,我不应该冲你嚷嚷,也不该让你觉得我把时间都给了二宝。今天你肯定过得不开心,但是明天一定会好起来。我特别爱你……”我平静地说着,大宝却忽然向我道歉了:“妈妈我也爱你。我不打弟弟了。”他是那种性格刚烈、死不认错的孩子,他的道歉让我十分欣慰。

那一天,我感觉我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了一种信任,我们之间有一种爱的传递。此后,大宝偶尔还会对弟弟恶言恶语,我会态度温和但坚定地将他们隔离,然后等大宝认错,让他跟弟弟道歉。我也模仿小宝宝的声音替二宝跟大宝说:“没关系,哥哥我喜欢你!”

我越是坚持以“礼者”的方式来对待大宝,大宝越能学习以礼待人。我帮助大宝去做那些“以礼待兄弟”的事情,比如跟弟弟说话使用敬语、不冒犯对方的身体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宝越来越喜欢弟弟,经常给弟弟讲故事,别人给他礼物他都会给弟弟争取一份。弟弟会爬之后,经常冒犯他,他也能尽量“温而厉,恭而安”地对待他。最愤怒的时候,他只会高声呵斥两句,或者将小弟弟抱到离自己较远的房间。

我觉得教孩子彼此相爱是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这份手足之情会伴随他们一生,而且日久弥深。

两孩家庭,要学“和平养育法”

(乔教授,儿童心理专家)

“和平养育法”的概念是美国著名育儿专家劳拉·马卡姆博士提出的。她认为:“采取平和的态度并不意味着家里的状况难以控制,只需要家长面对孩子之间的矛盾时内心不要反应过度,以平和的心态给年幼的孩子树立榜样,帮助他们建立可以自我调节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下面我将其理论中具体可行的两大方法介绍给大家。

首先,聚焦于“怎么做”而不是“谁对谁错”。

教育家斯泰西曾说:“如果我能关注当下和保持呼吸平稳,爱就会主导局面。如果我沉浸在负面情绪之中,事态就会升级。”

一般来说,孩子打骂兄弟姐妹、故意违反规定或以极端方式惹大人生气,说明他无法平复剧烈波动的情绪。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对孩子严加惩罚。然而,在惩罚中长大的孩子会怨恨兄弟姐妹,甚至进行报复,并产生愤怒、抑郁等情绪。如果家长能平和对待,做一个冷静理智的榜样,就能帮助孩子平复极端情绪,与兄弟姐妹和平相处。

假如孩子们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为了占有某样东西,不妨先将那件东西拿到他们的视线之外,让双方都安静下来。如果孩子们发生了肢体冲突,就要先把他们分开,然后耐心询问他们各自的诉求,想办法让他们达成共识,并实现和解。家长要教会孩子谈判的技巧,而不是情绪化地诋毁和告状。在矛盾得到彻底解决以后,家长应重申界限和家规,想出避免发生类似矛盾的办法。

举个例子,二宝抢大宝的玩具车,两人打了起来。家长若逼着孩子们承认自己的错误,只会让孩子们觉得受到了威胁而更不愿分享。恰当的处理方法是,先将两人隔离,然后以同理心教大宝以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我知道弟弟先动的手,但你打回去解决不了问题。你可以平静地告诉他你还没有玩够,让他等一等。”这个过程中,有必要客观地陈述问题,启发孩子找到双赢的解决办法,比如:“他要玩你的车,你不愿意……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他会喜欢另一辆车吗?悄悄给他怎么样?”有时候,孩子之间发生冲突,也许只是他们找不到其他的解决办法,一旦有了好的办法,矛盾或许就能轻易化解。

其次,父母是孩子们之间的“在线翻译”。

孩子发生冲突时,家长的“翻译技术”很重要,特别是一方是婴儿的情况下,你的正确翻译能帮助另一方理解对方的意思或感受,进而平静自己的情绪。

比如你对老大说:“刚才你把妹妹举得很高,她大声哭叫是在表示害怕。”再比如,大宝因为二宝侵犯了他或动了他的东西而愤怒时,你可以对大宝说:“看起来你非常讨厌这样,你能直接告诉你妹妹吗?”然后再对二宝说:“你是不是想让姐姐关注你?来,我们告诉姐姐。”

以上方法,都要求家长在孩子们情绪失控时保持心态平和。这并不简单,需要反复练习。平和的家长更能营造出“和为贵”的家庭氛围,促使孩子发挥创造性来解决矛盾,并建立深厚的手足之情。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小惠二宝大宝
您的脸像水蜜桃
脸盲
小惠的心事
鳄鱼大宝
发光的河蚌
大宝二宝做衣服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爱情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