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综合重症监护室患者细菌感染监测及耐药分析

2017-12-08杨再国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鲍曼监护室耐药性

李 静,杨再国

(1.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 641100;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2)

2016年综合重症监护室患者细菌感染监测及耐药分析

李 静1,杨再国2

(1.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 641100;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2)

目的了解医院综合ICU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监测2016年入住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综合ICU的患者细菌感染情况,药物敏感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试剂条进行操作、判断结果和质量控制。结果患者感染率14.69%。确诊感染以痰液培养为主,占77.60%。从痰液中培养出细菌98株,占76.56%,阴性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加强ICU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重症监护室;细菌监测;耐药;分析

综合重症监护室(ICU ) 内细菌感染发生率逐渐升高,引起预防感染科的高度重视。为了解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ICU 中细菌感染及耐药状况,现对2016年入住ICU的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总结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2016年我院ICU住院599人次,入住48 h后感染88人。从感染患者送检的痰液、中段尿、切口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菌株128株。患者感染性疾病多种多样,主要“以多发性脑梗塞、脑出血、颅脑外伤、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为主,其次是“肺部感染、病毒性脑炎、重型肺炎”等。

1.2方法按常规方法涂片、培养、分离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优势菌用细菌分析仪鉴定,采用美国BD9050型血培养仪和法国梅里埃生物鉴定系统。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手工条进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2000版进行操作、判断结果和质量控制。

2 结果

2.1一般监测情况感染的88人中男57人,女31人,年龄3~81岁,平均年龄62.52岁;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感染患者性别、年龄分布

2.2感染部位及送检标本情况在88人感染中,有2例未做病原学检查,送检率97.73%(86/88);只有1例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结果“无菌生长”,病原学阳性检测率98.84%(85/86)。送检标本125次,其中痰液97次、血液1次、小便14次、大便7次、分泌物6次,共计检测出22种128株细菌,其中有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伴全腹膜炎,肺部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切口分泌物分别培养出“溶血性葡萄糖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屎肠球菌、白假丝酵母菌”。 参照医学微生物的分类[1],感染部位及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主要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 (n)

2.3细菌耐药情况部分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分别见表3、表4、表5。“敏感率(%)”区域若无数据,则为“耐药”或“中介”。

表3 部分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3 讨论

2016年ICU医院获得性感染率14.69%,比该院2010年报道的7.83%[2],上升了6.86%,这可能与ICU 患者病情重,免疫力较低,医院耐药菌株不断上升等有关,有待医院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医院感染率。

表4 部分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表5 革兰氏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分析数据可见,≥60岁的老年患者占68.18%,男性感染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这可能系老年男性患者最容易透支健康,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大多伴有慢性疾病、各种器官功能老化、 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等,易发生医院感染,所以老年危重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重点对象。ICU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以肺

部感染为主,从97份痰液中培养出细菌98株,占76.56%(98/128),阴性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与朱莉等报道的基本一致[3],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比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报道的86.2%[4]低9.64%。

2016年细菌感染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散发,分离率是24.22%(31/128),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普遍耐药,据文献报道[5],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逐渐增高,已经超过肠杆菌科细菌,由此可见,经验用药可能延误治疗,应根据病原学检查或药敏结果加以调整,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6],是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定植和播散的重要手段之一。

真菌培养分离率占21.09%(27/128),感染的部位以胃肠道、泌尿道、肺部为主,主要是霉菌、白假丝菌。从表5可见,病原体培养主要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与该院2007年报道[7]相一致,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对其敏感性均较高,氟康唑、伏立康唑及伊曲康唑敏感性较低。真菌生长繁殖与环境有很大关系,加上ICU患者病情危重、大量广谱抗菌药物应用的同时,造成菌群失调,易导致二重感染。

近年来各类抗菌药物尤其是超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非但没有使医院感染率下降,反而使其发生率有所上升,并出现了多重耐药菌。已经有许多证据证明抗菌药物非正规应用和细菌耐药的增加有明显的联系。为减少ICU 病房细菌耐药的发生,建议医院建立耐药性监测系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倡抗菌药物循环给药,以减少细菌耐药。

[1] 李凡,徐志凯.医学微生物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1-360.

[2] 唐莹,曾永兰,周颖.2010年重症监护室细菌感染监测及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11):16-17.

[3] 朱莉,金旎,ICU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种类、耐药性以及预防措施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3(10):1622-1624

[4] 李勇谦,莫郁苓.重症监护室细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16):108-109.

[5] 焦立群,何晓锋,崔霞.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9,16(6):363-365.

[6] 熬要凤.铜绿假单胞菌院内分布及耐药性变化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5,12(41):438-439,441.

[7] 罗敏,张孝智,陈奇,等.2007年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及分析[J].中国药业,2009,18(5):7-8.

AsurveillanceofbacterialinfectionanddrugresistanceanalysisinICUduring2016

LIJing1,YANGZai-guo2

(1.NeijiangSecondPeople’sHospital,Neijiang641100,China;2.ChengduUniversityofTCM,Chengdu610072,China)

YANGZai-guo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ICU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sThe infection status of ICU patients was monitored during 2016 in Neijia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The drug sensitivity test was based on the American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Board (NCCLS) and reagent strips supplied by BioMerieux were used to operate and judge the result and quality control.ResultsBacterial infection rate was 14.69%.Confirmed infection was dominated by sputum cultivation,accounted for 77.6%.There were 98 strains isolated from the sputum,accounted for 76.56%,in which main gram-negative bacterium was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followed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 and main gram positive bacterium was Staphylococcus aureus.Conclusion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rveillance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in ICU in order to guide the clinical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drug-resistant strains.

Intensive care unit;Bacterial monitoring;Drug resistance;Analysis

杨再国

R378.2

A

1672-6170(2017)06-0096-03

2017-09-20;

2017-10-08)

猜你喜欢

鲍曼监护室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2014-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某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
喜庆的春节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TGC,MH和PB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