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囊切除术后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

2017-12-08

关键词:预见性胆囊常规

贾 妍

(于都县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2300)

胆囊切除术后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

贾 妍

(于都县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2300)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后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45例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n=23)与常规组(n=22)。两种患者采用相同的胆囊切除术。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术后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的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显著,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胆囊切除术;术后预见性护理;临床应用

胆囊切除术是当前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具备出血量少、损伤小、切口小、恢复速度快等优势,在当前的临床中被广大医师、患者所接受[1]。但是,从我国开展腹腔镜胆囊手术之后,通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发现,虽然属于微创手术,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创伤,对于患者的生理、心理仍然有一定的影响,一个成功的手术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手术技巧,同时还需要有精细的护理配合[2]。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本文详细分析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45例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5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7~46岁,平均年龄(41.5±5.2)岁。45例患者通过B超确诊,其中16例患者为胆囊息肉、21例患者为胆囊结石、8例患者为急性胆囊炎。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n=23)与常规组(n=22)。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类型等多方面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两种患者采用相同的胆囊切除术。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实验组在常规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术后预见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术后普通护理。术后常规护理包含麻醉后护理、引流管检查和生命体征检查,注重对患者术后麻醉的影响,并定期检查患者的引流装置,确保引流效果。为患者讲解基本的术后注意事项,同时指导患者在条件允许时开展肢体功能锻炼以及下床活动,促使尽快康复;(2)并发症护理。在手术之后为患者提供严密的术后监护,检查并发症的诱发因素,同时在并发症评估结果基础上对并发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3)术后访视。在手术之后在患者意识清晰后对患者给予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与指导,同时根据患者对疾病认知方面的缺陷给予针对性的强化指导,从而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和护理配合度;(4)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疏导性的心理护理,尤其是针对患者对于疾病的负面心理态度,如不愿意参与治疗,放弃治疗等心态,需要由护理人员联合其家属进行指导,重建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的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对比(±s)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术后感染发生率(%)实验组 23 13 8 2 94.00 0(0)常规组 22 9 7 6 76.00 2(10.00)P - - - - <0.05 <0.05

3 讨 论

术后护理是肝胆手术患者在手术之后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旦护理服务未达到相应标准,很容易在手术之后出现各类型并发症,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术后感染,在感染发生后,不仅会严重耽误患者的病情治疗,同时还会显著提升患者的经济压力与心理压力[3]。目前,预见性护理已经成为外科疾病护理当中的常用模式之一,有着较为突出的应用价值。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超前性的护理,具体而言就是护理人员在准备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测,并确定护理过程中的核心,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护理服务模式与措施,从而实现从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预防的模式,达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相关研究显示,临床手术患者在手术之后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对于患者的康复有较高应用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这一结果充分证明术后预见性护理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对于患者术后感染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以作为临床护理服务模式。

综上所述,胆囊切除术后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显著,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吴 萍.预见性护理在老年患者胆囊炎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5,22(12):155-156.

[2]鲁为凤,徐成惠.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肝移植手术中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4(A02):1227-1227.

[3]杜 萍,俞芳琴,郁美芳,等.预见性护理在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2015,23(13):1176-1178.

R473.6

B

ISSN.2095-6681.2017.27.101.02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预见性胆囊常规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常规之外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