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下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发展研究

2017-12-08韩瑞功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订单式校企院校

韩瑞功

(潍坊科技学院 26270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下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发展研究

韩瑞功

(潍坊科技学院 262700)

培养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必须突破维修技能这一大关,必须面向汽车市场需求,必须以汽车维修市场对人才的客观要求为准则,也只有这样,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才能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需要,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汽车维修市场需要。

供给侧;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

在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大好形势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相对应的是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那么,如何适应时代需求,加快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适应汽车发展需要的技术队伍,满足汽车日常维修、维护需要,科学实施汽车优化保障体系,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1 学校教育培养目标要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劳动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研究,合理进行教育模式与办学规模的研究与开发。

1.1 加强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培训

各级各类学校,要依据汽车市场的发展,变更专业教育模式,建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体,兼顾职业操作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创新模式。将课堂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操作技能培训教学、生产一线实践动手教学的比例调整到位,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走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

1.2 加强合理的综合人才培养、培训

汽车维修专业人才,要求既要对汽车进行维修,也要维护,同时还能对汽车行业的管理做到精通、熟练,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在综合教育上下,将“一专多能”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立体化、综合性、技能型”。立体化,即汽车知识与技能全覆盖;综合性,即学生能够适应汽车行业维修与维护的客观要求;技能型,即要求学生达到“一专”,无论整形、喷灌、电路、发动机,还是综合检测,要达到行业技术要求,取得相应的合格技术证书与维修水平的主体标志要求。

1.3 进行有效的组织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创新改革

在完成基础教育的同时,要将整形、喷灌、电路、发动机、综合检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创新,结合主体与外形发展的战略转移和供给侧结构调整,实行“2+1”、“3+1”等项目化优化教学研究,将学生由教室、课堂,带入生产一线,实现教育的综合与创新。

2 实施“订单式”教育,突破校内外实践基地教学的弊端

教育学家认为,经济利益对校企合作的影响具有决定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希望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支持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非常不现实的。我国经济正处在供给侧结构性转型期,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必须突出区域特色,精准对应市场。

实践证明,“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是目前解决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之一。订单,源自商业经济活动范畴,一般是指买卖双方订购货物的合同、契约或单据;也指一方在生产经营中,按与客户签订的合同组织安排生产的一种生产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订单式”模式,是指用人单位与高职院校确定契约关系,联合培养特定岗位要求的人才,且学生毕业后按照契约约定,到该用人单位进行就业的教育模式。简而言之,就是用人单位根据岗位的人才需求下“订单”,高职院校根据“订单”要求实施校企合作教育,培养岗位所需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为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搭建了平台,找到了途径[1]。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研究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和种类,积极调整汽车业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市场需求,也只有如此,才能做到真正上的“订单式”教育模式。

“订单式”教育模式,最大的亮点就是与市场对接,使人才战略得到合理分配,优先发展,产、学、研、效果积极联动,培养目标明确,方法创新。

3 校企合作,共谋教育发展大计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可以把那些行业、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利用企业在职工培训方面的现有条件,和学校培养人才的优势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2]。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可以由企业领导担任董事长,由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管理并经营,既可安排本校学生和本企业员工实践和培训,同时也可建设为学生实践基地,甚至还能面向市场开展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及技术服务,使其成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这样的实践基地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也甚至能够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必定会乐于参与,从而达到共赢。

汽车维修与维护产业,不像生产企业那样注入资金、吸纳人才、建设厂房、确立生产目标与产品质量,就可以加大生产,它需要的是一对一的人才战略,更需要实践基地与生产操作的支持,离开了企业的一线需求,再多的人才也无法消化,甚至有时给就业带来困难,因此,加强校企合作,自身就是教育创新的一种举措。

潍坊科技学院是一个典型的校企合作共建院校。学校先后与泰丰集团合作办学,通过集团的底盘、刹车制动系统、电动车生产厂的生产实力与科研力量,打造成了一个校企教育结合的典范。

4 创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打造现代高等教育新模式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和网络,特别是计算机的智能化发展,为高等教育的自身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高等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和校外实践教学等环节上,应注重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让教育走向生产实践一线、走向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走向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这样,既破解了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难题,又给创造性在进行了教学改革,赋予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发展的内涵。

潍坊科技学院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校内建设了汽车实习教学中心,建立与组建了汽车快捷维修中心,极大地促进了汽车专业化教学的研究与教学,培养学生达到了准市场化的需要,就业率年年在95%以上,有力地促进了汽车人才的培养与质量发展,满足了当在对汽车人才的合理需求。

[1]邹雷蕾.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汽车类专业实训空间模式及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2]马力. 高等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关联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

G40-034

A

韩瑞功(1961—),男,教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物理及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订单式校企院校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高职日语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