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意义与原则
2017-12-07孟叶
孟叶
摘 要: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公安院校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出高标准严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克服现有评价标准的弊端,必须构建行之有效的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新的评价体系在构建过程中要把握目标明确性、指标清晰性、内容丰富性、过程长效性等原则。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效果 评价体系
教学效果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是复杂的教学过程实施情况的直接表现,是检验教学互动成果的终极标准。2011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后,于2015年修改后下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正式稿。该标准下设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学科建设、特色项目等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为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设立了标尺,指明了发展方向,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该标准重在基础建设,旨在督促高校各个部门配合联动,从源头上把控相关要素,事前提前制动,以保证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却没有明确提出,单个教学过程完成后如何衡量教学效果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各高校根据上级部门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大多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体系,这些体系有可供参考借鉴之处,也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不能凸显由公安院校有别于一般高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所决定的,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达到的特殊的、高标准的、意义重大的教学目的。因此,探索构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十分必要且紧迫。
一、构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安院校和众多高校一样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职责使命,必须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思政课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有效提高學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客观地说,到底效果如何,是教师自说自话,课上搭台唱戏、配合默契,课下曲终人散、恢复原状,还是真正实现入脑入心,实现理想信念和价值信仰方面的有益转变,还没有特别行之有效的检验办法。因此,研制、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能有效检验、测量教学效果,从而激励和引导广大思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原因及时调整对策,从而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二)构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是落实公安院校培养目标,打造忠诚可靠公安队伍的需要。
2016年12月,郭声琨部长在全国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要紧密结合公安院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关切,推进具有公安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公安院校是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重要使命,必须比普通高校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特别是随着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绝大部分公安专业学生毕业后会加入公安队伍成为人民警察,如何保证这支队伍的纯洁性与忠诚度,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在学警阶段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状况。构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有助于精确把控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培养“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公安事业接班人。
(三)构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是克服现有评价标准的弊端,凸显公安学科特殊价值的需要。
当前,各高校都有自己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较普遍的做法是多级评分制,即通过学生评教、督导评教、专家评教、教师评教等得出的数据,以一定的比例综合计算最终得分。各高校各类分数所占比例有所不同,有的重学生评教,有的重督导专家评教,有的在几者之间采取均衡分布的办法。这种评价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但存在问题。
一是片面性问题。评价指标大多指向教师“教”的过程,忽视学生“学”的过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效果检验的也是学生,无论教师授课如何异彩纷呈、花样百出,都不能代表学生学得到位,这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二是功利性问题。为了获得更高的分数,教师可能投学生所好,降低标准,采取不点名、不批评的松散管理,或者许下不挂科、全过关的违规承诺,以换得学生的高分评教。或是投督导专家所好,讲授专家们感兴趣的话题,盲目采取五花八门的教学手段吸人眼球,看似创新却无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以换得专家的高分评教。或是互相交换,利益寻租,找熟人拉关系,以换得其他教师的高分评教;三是短视性问题。现有评价周期基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通过外部影响不断接受、内化和内在观念不断提升、完善而逐渐外显的复杂过程,具有长期性、抽象性的特点。短期的教学评价难以体现真实结果,要克服这些弊端就要对现有评价标准做出调整。
公安学科具有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特别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作为公安学科建设的主战场和生力军,公安院校有必要构建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以凸显公安学科的特殊价值。
二、构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和任务,是引导大学生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理想人格。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和任务除了具有这些共性之外,还包括培养学生适应公安工作的素质本领,成为党和人民忠诚卫士这样独特的行业性特征。这些测评目标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增加了设立具体指标体系的难度,但应明确在设计过程中有必要把握的几个基本原则。
(一)目标明确性。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目的是测评大学生在接受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后,是否实现事先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使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是否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方面实现正向转变,是否具备成为公安民警的思想条件和政治条件。因此,在设置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明确测评目标,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坐标,实现现有评价范式的根本转变,避免使指标体系成为控制、检测教师的监控体系,避免使指标体系成为仅仅决定教师工资、绩效、课酬高低的晴雨表,违背其作为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活力和学生学习动力手段的初心。
(二)指标清晰性。
现有的各高校普遍采用的评教体系,无论是学生评教、督导专家评教还是其他层次的评教,评教标准单一,有的没有明确具体的细则条款,只凭印象打分,具有随意性和偶然性;有的具体细则条款设置不够明晰,采用“较为”、“一般”、“基本”等难以定性定量的形容词,区分度不明显,具有主观性和模糊性。以此为鉴,新的指标体系在制定过程中要注意斟酌评价点和用词,减少每一项指标的争议,尽量多使用数字、量词等较清晰的确定标准,避免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而導致结果失真。
(三)内容丰富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价值观教育,丰富的内涵外延、过程的长周期性及多维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标量因素庞杂,过程复杂,信度难以把握。因此,指标设置要尽可能丰富周详,涵盖更为广泛的范围和内容。至少应包括主体与客体、过程与结果、知识与能力、价值与态度、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课下、实体世界与虚拟世界、校内与校外、毕业前与毕业后等更多维度。通过合理的方式,将诸多维度按照一定的规律归纳整合,分层排列,形成考评指标总体系,再根据特定考核目标在不同阶段分别呈现在考核指标子体系中。
(四)过程长效性。
根据当前国家对高校思政课的要求及高等教育的规律,思政课作为公共课一般都在大学一年级或者二年级开设,现有测评只在开课学期进行,其他学期完全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局限于课堂45分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伴随着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同时大学生的三观养成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指标设置要考虑到这一时间维度。因此,新的测评体系应采取一学期一测或者至少一年一测的固定周期,综合多次测评结果,才能得出最真实有效的关于思政课教学效果状态的评价。有条件的高校甚至应该继续追踪到毕业后的某一段时间,使得数据更加丰满,对校内教学更加具有指导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12-09.
[2]郭声琨在全国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OL].人民网,2016-12-26.
[3]肖映胜,张耀灿.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理念新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4]刘坤远.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考评的反思与重构思路[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3(1).
本文是湖北警官学院院级教研项目“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