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历史文化名城复兴的先锋
2017-12-07李广春
李广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对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复兴提供了基本遵循。作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的扬州,应在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迅速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传承好、利用好上,把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劲的经济发展优势,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争当历史名城复兴的开路先锋。
围绕“三线”明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指示,高瞻远瞩,指明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方向。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必须抓牢“三根线”,扎实工作,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扬州。
一是划定“保护”红线。扬州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既有面广量大的像瘦西湖、汪氏小苑、邵伯这样的园林、古宅、古镇、古村等物质文化遗产,又有丰富多彩的戏剧、曲艺、民俗、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身怀绝技的学人、艺人、匠人等“非遗”传承人。在大运河首批列入世界遗产的27段河道和58处遗产点中,大运河扬州段就有10个遗产点和6段河道,有着线性、活态、多元的特性。所有这些构筑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生态,延续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基因,打造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名片。
二是守住“传承”底线。传承是不能让步的底线,否则扬州文脉就此断裂,发展就会失去文化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工作,从2016年起,用两年時间,对扬州文化名人进行抢救保护,为61名文化名人留下了珍贵的音像材料,并辑集成书,刻录光盘,传诸后世。去年,在扩大“非遗”传承人队伍、提高“非遗”传承人待遇的基础上,又建立了25个文化名师工作室和1个文化名师工作总室,用师带徒的方式,让文化名师加快培养扬剧、评话、弹词、清曲、木偶、剪纸、玉漆器、雕版印刷等方面的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强化“利用”主线。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扬州要把“利用好”作为重中之重,强化“利用”这根主线,用“利用好”推动“保护好、传承好”各项措施的落实,检验“保护好、传承好”措施落实的成效。当下,就是要以文化自信促进文化担当,既不走文化虚无主义的邪路,也不走文化复古主义的老路,全面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走出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复兴的新路,建设“强富美高”新扬州,争当开路先锋。
“三着”并举增动力
历史文化名城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伟大工程,作为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扬州要拓宽思路,更新理念,勇于创新,理顺体制,化解难题,推动发展。
一是着力生产性保护。大运河正因为在防洪、灌溉、航运等方面的作用,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高峰,扬州的玉漆器、金银细工、雕版印刷等“非遗”都是其中杰出代表。今天大运河文化必须坚持生产性保护,在生产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使其继续发挥造福于民的作用。一方面,加快生态大走廊建设,打造“生态之河”;另一方面,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产性保护,赋予其时代的精神和生活的价值,打造“文化之河”。走大运河,爱上大运河。通过增设亲水步道,组织“走大运、交好运”活动,在全民健身中让大家认知扬州10个世界文化遗产点以及其它历史文化遗存的前世今生,敬畏祖先,传承文化,保护运河。做志愿者,保护大运河。充分发挥大运河志愿者协会作用,吸引更多的市民做好保洁护绿工作,使其生态更优美。培强产业,利用大运河。发挥文化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挖掘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发展文化产业,让文化为旅游名城插上腾飞的翅膀,既文化传承,又文化富民。
二是着力活态化传承。要发扬光大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抓住活态传承这个关键。民俗融入到生活中。民俗是地方重要的文化标志,也是主要的文化传统,其中涉及敬畏自然、纪念祖先的人生态度,也有戏剧、曲艺、书法等传统文化的传播,还有做人做事的规范。要剔除文化糟粕,传承优秀文化,有组织地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使春节、元宵、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成为滋养百姓的精神营养,增强文化自信,使淳朴厚道的民风代代相传。手艺植入到生产中。传统手工艺是地方文化名片,玉漆器、雕版印刷、毛笔、剪纸、金银细工等都是扬州人祖传的手艺,要通过创意设计的引领和时尚元素的嫁接,革新传统工艺,大胆采用新材料、新设计,使手工艺品成为时尚消费品,成为有文化品位的奢侈品,打造扬州经济发展的新产业、文化建设的新名片。文明引入到生态中。结合运河亲水步道建设,巧妙构思,嵌入地方文化元素,真正让大运河扬州段成为代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中华文化名片。
三是着力创新性发展。对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能否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是重要的衡量标准,活化转化是重要途径。按照重构文化旅游产业链的要求,让文化成为扬州最大的亮点。要策划一批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较强的文化旅游项目,让外地游客在扬州悠闲地赏美景,用心地体验文化魅力,真正地品尝扬州美食,推动“扬州三把刀”脱胎换骨,提升扬州手工艺水平。结合旧城改造,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复原老街道,再现老字号,凸显老味道,让浓浓的扬州文化味留住乡愁,拴住游客的心。按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用文化推动创意设计。今年初,围绕玩具产业,依托毛绒玩具礼品之都邗江打造了玩具礼品创意设计服务平台;围绕文化旅游,依托蜀冈——瘦西湖景区打造了文化旅游产品创意设计服务平台;围绕文博资源转化,依托市博物馆打造了文博创意设计服务平台;围绕“两创”,依托江都985创客汇打造了时尚用品创意设计服务平台;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广陵设计瑰谷打造了工业设计创意设计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大运河扬州段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加快运河景观带建设,在向游人展示丰富的历史文化的同时,通过文化活动彰显邵伯的运河风情、瓜洲的春江花月夜、湾头的玉文化、方巷的渔文化,让文化旅游成为文化特色小镇的重要支撑。
“三用”要求出实招
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扬州文化名城复兴工程的重要抓手,更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落实是关键。
一是规划要实用。做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着重抓好3张图:规划布局图。就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如何协同推进、文化特色小镇如何打造,就老街巷老字号老味道如何体现、文化产业园区如何提升、文化旅游项目如何策划等事关全局的重点问题展开规划,力求明确到项目,落实到区镇,从而使规划更加实用。行动路线图。对从什么项目做起、从哪儿做起,在什么时候完成,做成什么样子进行详细研究。对外联络图。瞄准运河沿线先进城市,主动学习,对标找差,取长补短,在学习中追赶。
二是活动要管用。扬州在大运河文化建设中要通过文化走出去,策划开展高质量的文化活动。明年是朱自清诞辰120周年,除在扬州开展纪念活动外,可以举办“朱自清走亲”活动,从扬州出发,既到工作生活过的温州和成就其英名的清华大学,又到他曾游学过的新加坡、纽约、伦敦,通过国际化的传播,让《荷塘月色》《背影》等传世名篇走向世界,展示大运河文化的魅力。扬州木偶是世界级“非遗”,传播没有语言障碍,可以在全球常年巡演《嫦娥奔月》《白雪公主》等经典名剧,全面展示一个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运河名城。
三是政策要顶用。牵头部门要对关键课题展开研究,对“两创”基金如何扶持文化特色小镇,如何在用地、规划、建设上给予文化项目绿色通道,文化旅游参与体验互动性项目如何策划引进,文化走出去如何拓展、会展业如何获得财政扶持等,拿出精准的服务政策,这些政策要实打实,不能放空炮。
(作者系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责任编辑:冷 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