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建作为脱贫攻坚的强劲引擎
2017-12-07王向红
王向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目前,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党的基层组织必须以党建为引领,以脱贫攻坚为抓手,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
牢牢牵住队伍建设“牛鼻子”。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推进脱贫攻坚关键在人,要选派、培育、用好各类干部人才资源。一要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真正把那些带领致富有办法、脱贫攻坚有成效的优秀干部选配到乡镇领导班子岗位上,因材设岗定责,明确责、权、利关系。二要强化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把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作为重中之重,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有项目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能人大户到贫困村工作,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三要精准选派脱贫攻坚干部队伍。针对村情实际,实施党政干部到难村、政法干部到乱村、经济干部到穷村、专业干部到产业村任职;实行正向激励和调整制度,对优秀干部宣传表彰、提拔使用,对不胜任的及时“召回”调整。四要育强能人党员队伍。开展“双培双促”,把农村党员骨干培养成经济能人,促进农村能人队伍建设,把农村优秀经济能人培养成党员,促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加大对“田秀才”“土专家”的培训力度,通过结对帮扶、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激活贫困群众“造血”潜能。
坚持抓好思想建设“驱动力”。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占领思想领域的扶贫高地。一要树立贫困户脱贫信心,增强战斗力。要深入教育宣传和组织发动群众,把扶贫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二要强化党员干部政治担当,增强凝聚力。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和重大战略思维,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和群众意识,站到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调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三要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增强引领力。加大对脱贫典型尤其是群众踮踮脚、努努力就能达到的身边典型的宣传力度,鼓励致富带头人、脱贫典型走进课堂,走向群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唤起贫困群众的希望,鼓励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唱响发展主旋律。
坚持打好资源整合“组合拳”。要动员多种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党建促脫贫不是支部书记单打独斗,也不是上级党委派员唱“独角戏”,而是一项群策群力的系统工程。一要广开资源来源渠道。充分运用社区党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产业链党组织等动员和调动社会力量,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方联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二要统筹整合多方资源。把专项计划扶贫、惠民政策扶贫、行业部门扶贫、对口支援扶贫以及社会各界扶贫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帮扶体系的建立健全;要整合各级扶贫政策,盘活用活扶贫资金,将县域经济发展、农村金融改革、专业合作社互助与精准扶贫工作统筹起来。三要推进资源配置流通。建立精准扶贫信息平台,推进扶贫资源供给与扶贫需求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提高社会扶贫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通过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三进三帮”等活动,列出需求清单,力求“把准脉”“开对药”。
(作者系中共涟水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王 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