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指标量化在煤矿干部工作作风建设中的意义

2017-12-07余秋湄

卷宗 2017年33期
关键词:工作作风督查组督查

余秋湄

摘 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何针对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谐稳定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的根本,把日常工作量化考核是一个有益的工作探索。

关键词:作风

煤炭行业是一个特殊高危行业,如何持续抓好煤矿各级干部工作作风,对于煤矿安全、任务完成、作风形象等有着重要作用。笔者通过调研所在煤矿企业干部作风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量化考核、产生的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

1 干部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干部队伍现状。煤炭行业经过多年的合并重组已经实行大集团化管理,虽说名称上换了很多个说法,但企业机制、文化、管理依然深深烙着国企的影子,国企机制的特点依然根深蒂固地根植于广大职工潜意识里,在各级干部队伍里也有体现。机构冗肿、井上下人员比例失调、干部队伍庞大、人事关系复杂、混日子混工资、工作效率低下、文化素质低......

2、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各单位在作风自我督查方面还有差距。各单位工作作风的自我管理、自我督查还存在时松时紧的现象,查时紧,过后松,在单位层面看不利于形成持续、规范、有效的自觉管理行动,在职工层面看则不利于形成一个遵规守矩的好习惯。这体现了相关单位领导消极应付的工作作风。个别单位日常管理失之于松,而待被督查组查处问题扣分后又对相关职工进行严罚,把责任上移、矛盾上移。这体现了相关单位领导不担当、不负责的不良作风。

二是各级干部在深入基层岗位方面还有欠缺。一些干部走群众路线的意识不强,深入基层一线、深入队、班组不够,与职工交流不多,不能及时了解职工当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工作决策时采纳意见少,存在闭门造车现象。另一个方面,个别部门相关人员制定系统考核文件时缺乏务实作风,不考虑工作实际,订出的文件考核条款不接地气,致使督查组在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按图索骥”时,面对许多只是浮在字面而无实际意义或从未实施的条款无法下手进行考核。

三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还有待加强。有的领导干部还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工作消极应付;有的领导干部有官僚主义的问题,存在越级管理的现象;有的领导干部在人事管理、走动巡查、督查考核等方面,对一些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不敢处理,对走动巡查中发现的一些大隐患不敢登记汇报,在考核中不依规办事。这说明我矿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上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加强。

2 干部工作作风建设采取的办法

1、建章立制,作风建设实现精准化。按照“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工作理念,矿党委高度重视,认真抓好作风制度的制定。经过长时间多次调研、会议讨论、征求意见、批阅修改,于1月份出台了、《各单位督查考核评比考核办法》,明确了组织机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结果运用,为全矿13个单位“量身定做”了考核评价表,实现了督查考核精准化。

2、刚性执行,作风建设逐步深入。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执行离不开责任担当。矿党委高标准要求矿级领导。以“要求基层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基层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的态度,进一步严明了会风会纪、重申了请销假制度、规范了带班下井及走动巡查等工作,要求矿领导考核打分中客观评价基层工作、认真履行考核职责,大力推进了矿班子作风建设,已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作风督查不断深入。矿领导、督查组、考核部门、被服务单位相互监督、相互打分,作风督查方式多样、督查内容不断深入、督查结果强化运用,作风督查更加规范、有效。按照分数高低每月评出最差单位及科干,按要求约谈、反思表态发言,起到了震慑作用。

3、传递压力,基层各单位自行开展督查。矿下发《各单位工作作风督查考核评比办法》后,在督查组的督查、帮助下,各单位建立完善了请销假、外出登记、科队级考核等制度,建立了考核会制度。各单位能基本按制度执行,每月召开考核例会,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

3 工作作风建设取得的效果

从2016年底试行工作作风督查办法,经过一年运行后,笔者所在部门开展了工作作风专题调研,对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效进行了分析。通过调研发现,通过量化打分、评选最优最差的方式,取得了良好作风建设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作风建设工作由观望到重视。在作风督查工作刚刚展开时,很多干部认为作风建设多半是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走走形式、摆摆样子罢了,不会长时间、高强度地抓下去。但作风督查组把次数、方式、范围、评比、结果运用等固化,一以贯之,毫不松懈,使各单位党政正职真正感受到了压力,感受了到了矿党委抓作风的决心和力度,既而对作风督查工作真正重视起来。

二是各单位对《办法》和督查工作由疑问到认可。自《办法》征求意见、出台、试行以来,围绕着对考核项目、细则条款、分值设置及分数比重等内容的讨论声音一直存在。经过半年运行和中间一次修订,通过矿领导的逢会必讲、不断强调,矿作风督查组的坚定信念、真抓真管,以及相关业务部室的观念输导和发动宣传,各单位领导和职工对督查工作逐渐认可,对督查工作的关注由扣分转到问题的整改和制度的完善上,作风督查工作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在与75名代表深入细致的面对面交谈中,绝大多数人员对《办法》及作风督查工作比较认同,对督查内容、方式方法、考核细则等未提出大的异议;认为督查组考核规范,客观公平,能较为真实反映出每个单位的整体作风情况。问卷调查也显示,职工对《办法》及作风督查工作的满意度平均值为98%。

三是关注重点从结果变为过程。督查工作初期,基层单位的关注点更多是“扣了多少分”,而非“为何扣分,如何整改”。故而每次督查结束、每月打分结果出来,说情、讲理、诉苦、问诘声不绝于耳。作风督查组办公室一方面顶住压力,坚持督查频率和强度,另一方面注重与各单位党政领导进行沟通,向职工传达矿党委工作部署,宣传作风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逐步扭转这种不适应、不理解的情况,使大家将关注重点转变到了面对问题和整改问题上。

四是内部管理由好人主义变为动真碰硬。作风建设一直是党的队伍建设工作中的一个“常规动作”。特别是去年以来,矿党委更是把干部作风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严抓严管。但是长久以来多数单位领导老好人思想严重,怕得罪人,不敢担当,这项工作更多是停留在名义上而不是实际中。《办法》中把对个人经济处罚变为对单位量化打分,事关“面子过程”,各单位对内部管理重视起来,加大了自我督查力度,上措施动真格。在二至六月间,选煤厂仅就劳动纪律一项就考核66人次,考核金额达4790元;工会系统考核232人次,考核金额达16045元。

五是落实考核工作由应付差事变为主动作为。年初,在落实矿作风建设工作要求时,各单位的形式主义现象比较严重,习惯性地认为定个制度、报个总结就能应付了事,个别干部在工作推进和担当作为上也与矿党委的要求有不小差距。在作风督查工作初期,督查组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各单位考核制度的审核上,对不合格的九个单位的制度多次打回去重新制定或完善;随后以考核资料、考核结果、考核公示等为督查内容,着重督查制度的落实,使各单位不能简单应付了事,形成了主动健全工作制度、加强考核管理的良好工作机制。

经过长期的作风建设工作实践,笔者感觉到,作风建设工作不能一个口号,也不能是短期的、一阵风式的突击式行为,必须在不同的时期找准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得各级干部思想、工作、精神、行為等保持在比较紧张的管理状态,才能让各项工作运行保持在一个高水准的状态。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作作风督查组督查
任弼时:培养正确的领导方法与工作作风是一种艺术
任弼时:培养正确的领导方法与工作作风是一种艺术
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建设管理工作的研究
【曝光台】打赢蓝天保卫战
【曝光台】打好蓝天保卫战
环境保护部表扬强化督查第一轮次优秀团队
开展履职尽责督查 彰显“贴心”民政效应
弘扬焦裕禄精神切实改进干部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