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哲学思想对当代管理的启示

2017-12-07丁永强

卷宗 2017年33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启示

摘 要:一直以来,儒家思想都是我国教育、管理以及治国的主流思想,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治国安民、抚慰人心的作用,特别是儒家的管理哲学,它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分支,它对于管理的深刻认识帮助君王完成人心的统治,从而达到政治力量的巩固,使其在历史中的存在价值与意义达到最大化。儒家哲学充分的肯定“人”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认为管理的本质在于“修己安人”,这种思想几千年来对于我国的管理思想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在今天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将从儒家管理哲学的思想特征入手,淺谈儒家哲学思想对于当代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儒家思想;管理哲学;当代管理;启示

道德思想不仅仅是儒家哲学的精髓,更是我国哲学的核心构成部分,对我国的道德哲学思想进行整体的脉络梳理,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精辟而深远的管理思想。几千年来,以封建帝王为上层领导的人力资源链中,这一思想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和谐作用。在当代,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儒家的管理哲学思想依然对于当代的管理思想有着新的指导价值,同时,对于儒家管理哲学与当代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也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重要切入点。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以及企业管理者越发意识到儒家管理哲学对于国家经济腾飞、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的在管理实践中探索“和与争”、 “群 与分 ”、“义与利 ”的辩证关系,不断的萃取儒家管理哲学中的精髓思想,让其在现代管理中继续发光发热,让新旧管理思想充分融合,以期在不断的碰撞、交流中产生更高的价值,而这种对于儒家管理哲学的古为今用、不断创新的探索,无疑是开拓了传统的儒家哲学思想与现代管理文化相互磨合发展的双赢局面。

1 儒家管理思想的特征

1.“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占据着儒家管理哲学的核心地位。儒家思想是仁学的思想,在仁学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爱人贵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凸显,儒家的管理之道认为管理是为了提高人的精神内涵和修养层次。任何的管理,回到最根本的问题便是个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问题,所以,儒家的管理哲学的核心部分是“人”。儒家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围绕这个核心思想来开展的。儒家的“仁”和“恕”正是儒家管理哲学中对于沟通的最好定义,“政者,正也”,明确的指出,在位者必须要以身作则,带好头,直接揭示了领导核心凝聚力的源头,而这也是儒家哲学思想中所昭示的社会管理活动中个人对于社会责任的深入认知。

2.“道德教化”为首要任务

儒家文化自从产生以来就以先进的思想理念受到封建君主的重视,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封建君主在治理国家、处理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的时候,时刻的强调施行“仁政”,尤其是在汉武帝时期,他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上至君主治国,下至民众教子,儒家思想可谓渗透到生活的各角落,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道德教化”、“德治思想”在儒家思想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认为儒家文化是道德文化也是可以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德治”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在位者在制定一系列的政治措施的时候,要时刻想到子民,要以“爱民”、“富民”、“保民”为施政原则。第二,要“以德服民”,切不可暴政,在位者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以身作则,用自身高洁的品质来影响臣子和民众,尤其是孔子,认为儒家管理哲学中治国思想的根本是“为政以德”。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后来的“重民思想”、“教化思想”、“德本思想”等儒家经典管理理论。

3.“正己正人”的管理途径

儒家管理中讲究“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则”。儒家的管理文化中将“人”放在管理的的核心地位,可见“修身”对于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在儒家文化中,个人的自我境界提升与道德构建是终生追求的目标。“修身”是儒家文化形成的根基,也是儒家管理哲学的基础,它与“道德教化”理论可谓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双向模式,在位者以及领导层的自我“修身”是中心,而下面的民众阶级臣服于统治者的德行,以其作为榜样,并且服从其“道德教化”,它是上层阶级“修身”的效果体现。儒学的管理思想是一种“大治”的思想,其目标是天下大同,因此,想要实现目标,就必须要修己安人、以礼治国。儒家文化中强调人性的可塑性,而要实现人性的塑造,最为快捷有效的途径就是“正人先正己”,在位者想要治理好国家,让臣民服从于统治,就必须想让自身成为国家和臣民的榜样标杆,以自身的德行对其他人的德行循循善诱,才能让统治更为稳固和长久。这一思想不仅仅对于古代君主治国产生积极的思想引导,对于传统价值观、品格形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儒家哲学思想对当代管理的启示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儒家管理哲学的核心理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以民为本”,将人民的需求、福利作为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在封建时期,上层管理阶级就已经将人本思想作为稳定统治的一种管理手段,是关心民生、关注人民利益的政治体现。几千年来,中国都十分注重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儒家哲学更是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儒学的目标,在儒家的管理哲学中同样重视人的作用,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认为人是管理哲学中的第一重要因素,而在现代管理实践中,首先要解决的便是管理与发展问题,管理目标与个人发展的问题,儒家管理哲学中的“以人为本”理念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钥匙,坚持儒家管理哲学中的人本思想是现代管理走向科学化、人性化的唯一捷径。

2.贯彻“正人先正己”的管理原则

“正人先正已”的管理思想不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来说,对于现代管理都具有深远的指导作用。儒家的管理哲学是以“人“为根本,以”仁“为标准,讲究个人的德行修养,是一种极富人性魅力的哲学理论和政治理论。儒家管理哲学中还极为重视人际关系的处理,并且以根据人际交往提出了相应的准则,也就是儒家哲学中的”修己安人“理论,它要求上层管理阶级必须是想蹭阶级学习的楷模,必须有高洁的道德品质,而封建君主必须有”仁心“,才能得到臣子和民众的信服。在现在管理实践中,不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领导阶层必须做到以身作则,用高尚的品格和德行施行管理;儒家的管理哲学中还要求在管理者必须要“慎思”、“明辨”、“笃行”,时刻反省,用自身的德行来影响团队,这在现代管理实践中依然具有深远的执行意义。

3.提倡“和为贵”的管理风气

“和谐”的思想不仅仅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我国几千年来讲求的是“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观念,这也一直是中国人的行事准则,可见,在儒家哲学中,“和”是事物发展的最理想境界,亦是儒家哲学管理中追求的最终目标。深受儒家管理哲学的影响,目前,我国的管理阶层一直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不论是国家管理还是企业管理中,领导阶级都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尊重基层群众的意见,解决基层群众的困难,重视基层群众的个人发展,不断的努力,试图构建和谐的经济、文化发展局势。

参考文献

[1]张德.心力管理与中国传统管理哲学[J].上海企业,2015,(11):70-73.

[2]吴进安.荀子管理哲学研究[J].临沂大学学报,2015,37(04):19-24.

作者简介

丁永强(1980-),男,汉族,甘肃临洮人,公务员,北京市石景山区人力社保局、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班。研究方向:管理哲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启示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儒家思想与书法
先秦儒家思想中的老学因素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略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