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飞行学员理论与训练阶段飞行安全意识的培养

2017-12-07程德恒

卷宗 2017年33期
关键词:安全意识训练理论

程德恒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尤其是飞行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随着机场的不断增加,客流量剧增,飞行事故也在不断增加。航空出行快捷,但潜在的危险让很多人望而却步。飞行安全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飞行学员的训练过程中,飞行安全意识的培养也逐渐成为教学的主要模块和核心内容,飞行员的安全意识直接关系着国家的财产安全以及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提高飞行员的安全意识,促进我国航空行业的继续快速发展,我国应当培养全能型的飞行专业学生。本文首先介绍了在飞行中树立正确安全意识的重要意义,其次阐述了培养安全意识的必要性,最后分阶段的对安全意识的培养进行了对策和措施的讲解,希望以此保障飞行安全。

关键词:飞行学员;理论;训练;安全意识

1 飞行中树立正确安全意识的重要意义

飞行事故频发,对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在飞行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而且必须是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飞行的安全意识分为三个阶层,分别是认知、情感、意志。安全认知是指学员通过对飞机的构造以及飞行的种类和性质的认知,了解飞行驾驶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学生只有全面意识到这些,才能在驾驶过程中保持安全状态。安全情感是指学员要培养安全意识,并且保持情感的稳定,遇到一定的危急情况能够保持镇定,运用学习的知识来化解危险的情景和场面。安全意志的培养主要是在经过了长久的飞行驾驶时,学员能够保持驾驶状态,坚持安全行为的规范,这样才能保证飞行的长期稳定安全。为了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飞行安全意识,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培养坚韧的意志,不断规范自身驾驶行为,保证飞行安全。

2 飞行教学中培养学员安全意识的必要性

(一)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飞行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但是同时,飞行事业也面临着各种各样危险的场景和情况,对学员而言,飞行事业是一项高危行业,对乘客而言,可能面临的危险也是不容忽视的。那么,保证学员自身和乘客的安全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根本任务。乘客一旦选择乘机,就将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交给我驾驶员,驾驶员所承担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因此,为了保证飞行的平稳,飞行员应该从根本上杜绝违规操作,强大心理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相关驾驶技能。在飞行人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从源头上防范不正当行为[1]。

(二)建立民航安全文化

当前我国的航空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民航的发展出于建设的关键阶段。要想得到民航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民航部门应当建立自身安全文化,树立安全的理念,并且将安全文化和理念进行贯彻落实,不断完善和发展民航事业。因此,在飞行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理论阶段,二是训练阶段,不断深化安全飞行的意识,在提高自身驾驶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安全教育。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在实训中充分运用各项手段,加强安全行为规范意识。因此,教学的理念应当进行有效的转变,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学员主动接受并培养安全意识。在理论教学中,主动学习各个阶段的重难点,在训练过程中,不断规范自身行为,谨记安全行为和操作步骤,逐渐从理论安全过渡到实践安全,从一开始就树立安全意识,才能是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不断深化和熟练安全操作,意识到安全飞行的必要性。

3 飞行学员安全意识培养的对策和措施

(一)飛行理论阶段的安全意识培养

(1)从源头上培养学生意识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航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其快捷性和便利性得到了大众的喜爱,逐渐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由此可以看出,民航飞行和大众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理论知识的传授阶段,对学生培养安全意识,使其了解安全意识在飞行中的重要性,一个飞行员一旦起航,身上背负的责任就是重大的,明白自身操作技能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灌输,安全事故的较少可以加快航空事业的发展[2]。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课堂的知识,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教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形式,图文并茂的进行安全知识的传授,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安全意识的教学过程中。

(2)教师时刻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一种非常直接的教学方法,教师直接对安全意识进行宣传,并且在生活中将安全意识进行贯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安全意识的传授不仅仅局限于理论中,要适当进行延伸,贯穿到学生的后期工作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目前,很多飞行学员已经开始采取军事化教学模式,以军事行为不断规范学员,同时培养学员的严谨的安全意识,这种方式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二)飞行训练阶段的安全意识培养

(1)树立正确的教学态度

训练阶段的学员通常会暴露出很多问题,基础知识的不扎实,操作行为的不规范,教练在这个时候就应当对学员进行耐心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飞行相关技巧和技能。首先,教练要摆正自身地位,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以学员为中心,运用自身的专业教学技能对学员进行培养,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其次,对待学员要有耐心,学生不懂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指导,错误的行为要及时指正,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理解和掌握操作技能,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波动。基于此,教练在这个过程中,要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树立正确的教学态度,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能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飞行技巧,树立安全飞行的意识。

(2)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员驾驶水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飞行员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也越来越多,对其驾驶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教练在训练过程中,要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员的好奇心,寻找一些相关的安全飞行的资料,并且对飞行技能和技巧要及时进行更新,保证学员接受的知识和技能是先进的[3];其次,教练应当培养学生自我发现的能力,能够找到自己在训练中存在的不足,明确自己对技能的接受程度,找到自身定位,这样才能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发展目标。

(3)提升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的强大在驾驶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学员只有强大内心,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面对危险时才能临危不惧,冷静处理。但是很多学员在正式成为飞行员进入民航部门时,通常会感到压力过大,面对突发情况不知所措,从而对自身,对群众和国家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临场发挥很好的学生适当进行表扬,不断强化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 结束语

飞行学员的安全意识直接影响着社会和国家的安全,教师应当在理论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从源头上培养学生的安全飞行意识,在训练阶段不断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提高学生的相关技能和心理素质,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付超.飞行学员理论与训练阶段飞行安全意识培养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6):106-107.

[2]李正权,文兴忠.民航飞行员安全意识的理论探讨[J].中国民用航空,2008(7):62-64.

[3]张伟,王枭剑.浅析飞行学员在飞行训练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7,16(4):5-7.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全意识训练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