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突发事件中政府管理机制构建

2017-12-07龚悦

卷宗 2017年33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摘 要:本文主要以“幼儿园喂药事件”为例,基于网络各方舆论的具体数据,分析总结了整个事件的传播演化过程,首先从微观角度分析整个事件的起始、经过和影响;其次从整个社会舆论场域运用具体数据对整个事件进行舆论视角的分析;再次根据危机管理相关准则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举措进行分析评估,最后由分析出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喂药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受社会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幼儿园突发事件日益增多,层出不穷,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校车事故、虐待幼儿事件等,有的突发事件已经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在园幼儿的人身安全。2014年3月,全国多地相继爆出幼儿园给幼儿喂药事件。近年来频发的幼儿园突发事件,已经向人们发出幼儿园稳定和安全问题的警示,使我们认识到不仅要重视幼儿园的日常教学管理,还要重视突发事件的防范和解决以及政府的應对。

本文主要从舆情传播的视角出发,以幼儿园突发事件舆情传播中社会舆论场域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过程、舆论传播以及政府应对方法进行探讨,从舆论传播层面帮助构建一套幼儿园突发事件政府管理机制。

1.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及评价

李琳、刘妍萍等人(2010)通过对诱发幼儿园突发事件的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了幼儿园危机管理建议。[1]刘艳芝(2010)认为,幼儿园危机管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树立危机意识,加强责任教育;第二要加强幼儿园危机管理信息资源建设;第三要开展危机管理方案练习或演习。[2]冯焰(2010)提出了幼儿园妥善处理幼儿安全事故的对策:首先,幼儿园应建立健全幼儿园突发事件分级处置预案。其次,加强对教师预防和应对幼儿园突发事件的培训力度。第三,成立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小组,等等。[3]温淑春(2009)认为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时可以从政府各职能部门网络舆情工作、网络舆情引导、政府网络舆情预判预警、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政府部门间协作交流五个方面进行应对机制构建。[4]方付建、汪娟(2012)指出,事件热度与应对效果无明显相关关系,而回应次数多的事件通常应对效果较好,在回应主体上,第三方或更高层级主体的回应效果较好。 [5]尹晓楠、方雪琴(2013)在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途径与效果分析中,从“官方响应”、“信息透明度”、“公信力”三个常规指标和“危机话语”、“动态控制”、“网络技巧”三个特殊指标来考察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效果。[6]

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众多相关研究表明:突发事件舆情管理工作需要一定的理论做指导,同时,突发事件管理主体需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管理机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策略。但也可以发现现有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对幼儿园突发事件的研究多是对事件的危机处理,而对幼儿园本身存在的问题研究不够透彻,导致危机处理机制较为健全的情况下幼儿园事故还是层出不穷;第二,对政府舆情处理,大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政府管理机制作出研究,而对幼儿教育这一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对幼儿教育领域出现网络舆情后政府应对提供指导。

基于以上问题,从网络舆情传播的角度对政府危机管理作出研究,并针对幼儿教育领域政府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3 研究方法

本文应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与案例调研。采用文献研究法检索有关幼儿园突发事件的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政府公文、新闻媒体报道、统计资料等,进行筛选、整理和贮存,从中获取相关问题信息,系统全面深刻把握国内外实际现状和研究现状。

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对事件发生及舆论传播过程进行微观分析,从宏观层次对政府应对机制作出分析,为政府在幼儿教育领域突发事件的应对给出建议。

2 “幼儿园喂药”舆情分析

2.1 各舆论场域的总体情况

本文以2014年3月26日为时间节点,搜索不同舆论场域下社会对整个事件的关注程度,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各舆论场域对于“幼儿园喂药事件”的关注度都很高,尤其是草根舆论场域,从事件发生后的3月13日算起,主要大众舆论场域发出3729篇新闻,日平均报道量约为287,草根舆论场发出相关帖子、微博131676篇,日平均量为10129,约为大众舆论场的35倍。

2.2 以微博舆论场域为例看“喂药事件”被关注的时间序列变化

“幼儿园喂药事件”起始于3月10日陕西西安枫韵幼儿园家长偶然得知园方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幼儿服用处方药,在接下来的十几天多地又相继爆出类似事件,使该事件不断发酵。微博作为大众社交平台、具有公信力的认证微博信息公布平台,以微博平台为例分析事件发生后的典型舆论场域对整个事件进行时间序列上的分析对整个事件的分析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结果如表2所示:

为更直接地表现出微博舆论场域下该事件对时间序列上的变化,将表2数据已折线图的形式呈现,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喂药事件后微博对该事件的关注度变化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从10日幼儿园喂药事件开始被大众得知后,对于该事件的关注度随事件的不断发酵升级关注度增加。3月10日网友@极光之极在微博上率先爆出这一事件,但真正被广大微博用户得知是在12日《新民周刊》对该事件进行报道后。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内因为多地相继爆出喂药事件有关话题在微博上出现大量增长,其中17日到18日微博关注度出现峰值,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微博用户对该事件每日大概都有5000左右的关注。同时也反映出草根舆论场域是最早关注喂药事件的,虽然大众媒体介入稍晚,但是在其介入之后因其本身的公信力又加剧了微博上关于该事件的讨论热度,而最具公信力的人民网、新华网等则在13日18:30才有了相关报道,说明大众媒体介入跟草根相比由1-2天的缓冲期。endprint

2.3 传播路径与传播渠道

在喂药事件中,民众中的涉事幼儿园家长最开始发现问题并通过口口相传(包括电话、短信)的方式通知了认识的该园的其他家长,部分家长向幼儿园聚集后更多家长闻讯赶来,而人际关系传播又恰恰是传播效率高、信任度强的方式。同时微博在最近几年高速发展,当网友微博上爆料后因为事件涉及儿童和教育很快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加之12日具有一定公信力的《新民周刊》报道后更是使更多民众关注讨论。

从传播的路径可以看出,主要是人际传播(幼儿家长相互通知)—群体传播(微博、论坛、博客)—大众传播(报纸、新闻网、电视),从实际来看,这条传播路径又是一条传播效率很高的路径,同时微博等社交平台作为人际关系在网络上延伸,使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增加了效率和可信性。但同时一般民众在喂药事件最开始被爆出时认为消息的可信性是值得推敲的,所以广大民众在作为传统媒体的《新民周刊》对此事进行报道后开始对事件进行关注。在网络上作为陕西省西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微博@西安发布在3月12日晚上21时36分发出了第一条#权威发布#微博。

3 政府行為及举措分析

3月10日23时10分,接到家长反映幼儿园给幼儿服用处方药造成部分家长聚集幼儿园的情况后,市级相关部门连夜进驻涉事幼儿园迅速展开调查和处置工作。

11日,依法对现场药品进行封存送检,组织专家分析评估,指定专业医院部署幼儿体检工作,公安部门也介入调查。

12日工作组就已采取的措施和处置进展情况集中向幼儿家长进行了解释说明。公安部门根据调查结果,对两所幼儿园的法人孙某、幼儿园园长赵某、保健医生黄某立案侦查,现3人已被刑事拘留。

13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情况通报会。各方协商后决定13日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14日起增加医院对幼儿进行体检。

15日成立专门工作小组。下午进行了第二次情况通报会。

24日在涉事的幼儿园原址重设的两所公办幼儿园正式开园。

以上情况由@西安发布在微博上进行了#权威发布#,因其对事件的及时关注和公开,得到了网友的支持。也显示出西安市政府通过微博这一平台及时与民众沟通,积极引导舆论,有效制止了事件的进一步扩大化。

同时全国其他各地爆出的喂药幼儿园,当地政府快速介入调查,对喂药事实属实的幼儿园吊销办学许可证的同时,相关涉案人员均被刑事拘留。

18日,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陕西、吉林两地个别幼儿园违规开展群体性服药事件的通报,要求立即排查幼儿园是否有违规组织幼儿群体服药行为。

在此次事件中西安市政府在处理“幼儿园喂药”的问题上的表现是可以肯定的,及时成立工作小组联合各有关部门进行调查、体检等工作,信息公布及时、充分、透明,注重于公众之间的互动,重视民意,了解民情,积极响应,措施得力,有效制止了事件的舆论恶化。

4 反思与结论

从喂药事件曝光至今,民众对此事一直在关注。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应对是此次事件未进一步恶化的关键,所以政府的表现是可圈可点但却还是有改进之处的。民众对政府缺乏信任和喂药事件多地爆发都是政府工作做得不够好的反映。

4.1 反思

4.1.1食药监、教育和卫生各部门的监管盲区

西安市的两所幼儿园从2008年开始也是从药店大量购入“病毒灵”给幼儿服用,直到事发前都从没引起过注意。幼儿园能轻易购买处方药并给幼儿集体服用,这背后暴露的是食药监、教育和卫生等多部门的监管盲区。幼儿园的保健室常年成为多部门的监管空白,在利益的驱动下容易滋生擅自给幼儿服用药品的现象。在实际中如果不是三个部门同时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园进行监督检查便很难发现问题。

4.1.2整个幼儿教育环节出现问题

在幼儿园里,幼儿的出勤情况与老师的奖金是直接挂钩的,这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一事件的发生和持续。同时也能发现出事的都是“民办幼儿园”,近年来“民办园”频频事发,是因为学前教育现在未被纳入义务教育范畴,而市场需求量却很大,民办园的出现一定程度缓解了入园难的问题,但民办园却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于是出现了这一现象,幼师、保育员质量堪忧。也正因为其未被纳入义务教育,对其的监督难度也加大了。

4.2 结论

从以上分析中能够发现,政府在处理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虽然有做得好的部分,但是通过本次事件,更应该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政府工作提出建议:

加强教育建设,增强行业规范,出台相关法律,从根源上防止问题的发生。幼儿园突发事件中占大多数比例的是民办幼儿园,究其原因能发现是幼儿教育投入整体严重不足,加之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导致幼儿园事故频频发生,加强教育建设,加大幼儿教育领域投入以保证办学质量;立法规范幼儿教育领域,首先保证幼儿园本身硬件条件,让入园的幼儿在最适宜的环境下接受学前教育,其次通过法律等强制性手段保证幼师、保育员质量,让幼儿能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和全方位的呵护。

建立各部门联动机制,加大执行力度,确保问题能够遏制在萌芽阶段。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促成各部门联合监管以杜绝监管漏洞的出现。再者,有针对性的随机检查也是必要的,单部门或多部门联合不定期、随机性针对检查幼儿园的某一方面,使幼儿园方面始终处于严格的监督管理中,如此一来合格合法的经营幼儿园是最好的经营之法,也是对幼儿质量教育的一种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琳,刘妍萍.从84起安全事故看幼儿园的危机管理[J].内蒙古教育,2010(5):9-10.

[2]刘艳芝.从安全问题谈幼儿园的危机管理[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2010(8):72.

[3]冯焰.幼儿伤害事故处理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1-66.

[4]温淑春.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及其应对机制探讨[J].理论与现代,2009(5):103-107.

[5]方付建,汪娟.突发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政府回应研究—基于案例的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6]尹晓楠,方雪琴.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途径与效果分析[J].当代传播,2013(3):42-44.

作者简介

龚悦(1993-),女,湖北利川人,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安全计算机通信管理机制的形式化验证与实现
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