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以“就业”为方向的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2017-12-07王晓微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36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就业优化

王晓微

摘 要: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同样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调整等一系列行为均是各高校为了促进自身发展和迎合社会的需求而做出的优化调整措施。同时,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社会上较为突出的重点问题。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的现状下,以毕业生的“就业”为方向的高等教育的结构性优化则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重点分析高等教育的结构性优化,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准和质量,和按照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途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就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6.067

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施高校扩招,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也开始逐渐引起社会大众的重视。从2000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每年保持增长2个百分点,我国高等教育的在学人口数量呈现着高速增长的态势。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了15%,同时也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由一种精英教育逐渐走向了大众教育的阶段。

而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并不能仅仅依靠扩大教学规模,更重要的应当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优化教学结构。我们应当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吸取经验,其高等教育结构性优化有两个突出性表现:一是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调整应当与人们的高等化教育需求相符合,尽量全面性、多样化的满足人们不同的高等教育需求。二是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必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还应当立足于毕业生“就业”的现实问题,按照社会需求进行结构调整,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解决高等院校生的就业问题。

1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毕业生就业的背景分析

1.1 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的概念和关系分析

高等教育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概念。社会需求,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标准的人才的需要。

高等教育结构和社会需求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科技史支撑我国社会快速发展进步的最为关键的要素。而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掌握在具有较高素质的知识分子手中的,而这样的知识分子大多集中在各个高校。所以,社会对于科技人才的大量需求离不开高等教育的结构性优化与改革。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输送着大量高质量的劳动力。由此可见,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自1999年实施扩招以来,高等院校生的在学人口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而这样高速增加的毕业生人口数量更是逐年递增,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

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长速度,就业难似乎已经成了当前社会的常态化问题。所以,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性措施,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更应当立足现实,以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为方向,进行自身结构的优化。

1.3 結构性失业问题分析

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中,结构性失业问题应当引起特殊注意。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方向,是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市场对于高等教育的需要。高校院校生毕业便直接面对就业市场,而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却并未将学生的就业放在教学目标之中,所以,在这样的教育结构中,高校毕业生离开学校面对就业时,势必会感到与市场脱节。传统高等教育较为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意识则相对较为薄弱。高等教育中一般将专业划分的十分细致,但对各专业之间的联系与渗透则相对不足。所以,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普遍存在着知识面窄、动手实践弱和适应性不强的问题。

2 知识经济发展与就业结构调整

2.1 不断变化发展的就业环境

由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和经济文化发展变化来看,我国就业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状态。而就业环境的变化是影响就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因素。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日益市场化,与此同时,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同样也进入了一个十分活跃的流动阶段。大量“海归”人才纷纷涌入我国人才市场,而这也是最为主要的人才流动方向之一。大量“海归”人才回到我国就业市场,有着很多别人无可替代的优势之处。

我国的高校扩招的结果之一就是造成了大量经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涌入市场,我国人才的市场化进程呈现不断加速发展的趋势。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与现实社会所需劳动力并未完全匹配,所以,我国的就业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结构性失业的群体。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不仅仅是只掌握单一技术的人才,社会对于掌握着多种技术、有着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劳动力的薪酬水平与自身的素质能力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即使是身处于同一行业、同一领域,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也会因为自身素质的高低与能力水平的差异而拉开差距。目前就业市场上,能够熟练掌握本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能够掌握一门外语,或者是懂得计算机,或者是懂得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等类型的复合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十分抢手。而只掌握着某一类技术,对于其他领域丝毫不了解的劳动力,将会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2 我国就业结构的变化发展

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知识经济特征明显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要素是对于知识与信息的掌握,知识作为一种当代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就业结构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型经济,而社会上的竞争主要为知识间的竞争、创新型的竞争。endprint

信息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就业结构中占比越来越重。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的重要措施,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社会环境、政府决策和企业机构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就业结构也有着关键性影响。创新型、多样化的企业发展,离不开复合型人才。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的结构调整来不断适应新型经济发展。知识经济社会的特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便利之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就业结构,使我国就业结构不断走向信息化和创新性为主的行业领域之中。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经济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同时对我国的就业结构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加入世贸组织要求我们按照发展要求,不断针对自身政策措施、行业结构和就业方向进行调整,同时也为某型优势性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为身处其行业之中的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国际性贸易的增多带来了新型行业的出现,进出口商品的多样化为很多新型企业提供了机会,并使得这些外向型企业的发展成为新的就业岗位的提供者。

2.3 我国新型经济的发展与高素质人才的就业难问题分析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与不断发展变化的产业结构不能匹配,是造成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就业难的根源所在。劳动力市场中高校毕业生过多,而适合其就职的岗位却并没有太多,人力资源与市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所以造成人力资源过剩和就业难的问题。

我国就业难问题的根源在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未能及时跟上产业结构的调整。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现行的产业结构使市场对于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不高。低端劳动力市场和高新技术劳动力市场均有着大量劳动力空缺,但人力市场上的低端劳动力和高新技术劳动力人才却都不多。所以,我国现行的产业结构无法完全接纳高校毕业生,使得人力资源在就业市场上处于过剩状态。

3 优化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途径分析

3.1 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全局把握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针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需要了解就业市场的真实需求和高等教育中的结构变化,并充分发挥自身把握全局的能力,建立一个监控就业市场的高素质人才的供需预警体系。由国家建立高素质人才资源的信息数据库网络,将各领域、各行业的人力资源信息尽量全面完整的录入网络体系之中。与此同时,政府可以整理综合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的岗位需求状况,并不断更新数据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到对于就业市场上各类型人才供需的一个预警和监控。这种针对高素质人才的供需预警网络的建立,不仅为各高校制定自身教育结构和进行课程安排有着重要的依据和意义,而且还为在校学生有目标、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专业就读提供了准确参考数据。众所周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有着较为固定的周期的教育活动,因此,信息数据库网络应当依据这种人才培养周期进行具有前瞻性的建立和信息维护。

3.2 高校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合理调整教育结构

优化调整高校教育结构,与政府合理的进行宏观调控有着重要的关系,但高校自身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更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之中的重点。自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体系发展日益壮大,高校体系中出现了一种只一味追求高学位而忽视教学目标的现象。

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校对于自身专业课程的设置调整。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习惯性的保持一贯传统,没有与时俱进的根据社会现实进行调整,因此造成很多专业的课程学习和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早已不再适应当前就业市场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当有针对性的对于就业市场的现实情况进行科学调研并进行深入分析,然后立足现实,调整高校内部的课程设置,及时增减专业课程。

3.3 加强高等教育体系中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高水准师资队伍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体系完善,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作,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除去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高校明确自身发展模式和办学目标之外,高校体系之中的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的另一项有效途径。温家宝总理曾说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高校中的教师队伍,才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改革的真正实施者和践行者。

高校调整自身教育结构,离不开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当前我国高校中教师来源较为单一,并且由于我国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所以我国高校中教师或者教授的结构也相应不够合理。我国高校应当加强高校团队建设,培养出符合优化后的高等教育结构的师资队伍。不断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多角度多方位的对教师進行评价,改变以单一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现行标准。

参考文献

[1]王硕旺,阮守华.论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兼谈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5):3-6.

[2]李长安.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J].山东高等教育,2016,(08):1-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就业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
我国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招生规模研究——基于产业、就业结构偏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