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的图书馆服务:现状与服务模式构建

2017-12-07王敏

卷宗 2017年33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服务模式构建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目前微信在图书馆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展开了相对应的调查,也对现在的国内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的相关建设管理状况进行了分析,以及在这种新的网络服务形式下新开发的图书馆微信服务模式现状,也简述了其中的本质,也分析了其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也为其在寻找解决方案,进而为这种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服务模式打造更好的基础,以及提高其水平。

关键词:微信;图书馆服务;服务模式;构建

1 基于微信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对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产生了大的创新改革,从传统的被动、封闭、浅层次文献服务以及劳动密集型文献管理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发生了大方向的转变,逐渐向开放、主动、针对性和多样性的网络化服务模式开始尝试。除此之外,还有相关的研究者对图书馆能够开展的个性化服务进行了测试,也是从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对新模式进行设计。新时代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时代发展潮流的帶动下,图书馆服务也需要根据现在用户的更多需求做出改变,比如在实时性、互动性等方面都还面临一些困难,所以还是要加快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进度。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信息时代的冲击也是一种很好的机遇,能得到更好的优化以及发展。其中相关研究有基于 Web 2. 0 的图书馆 2. 0 服务、基于微博平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优化、基于云计算的云图书馆服务模式等。

但是因为微信从出现到现在的时间不长,微信在各领域的应用都还是一个测试探索的阶段,需要不断的进行实地和应用测试,还需要不断的进行优化才能更加成熟,那对于图书馆服务模式这方面的探索更是少,比较集中的研究也只是在测试能不能真正将这种服务应用到微信平台中以及这种可行度到底高不高。例如黄浩波等相关研究人员就这种微信服务模式可行度进行了系列的构想,也提出了多种设想,比如在线咨询、信息共享、互助学习等等。肖金华等研究团队也是根据微信的特点以及结合了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提出勒能够在图书馆服务模式上的建议。还有其他的相关的探索都为这种新的模式开发提供了很多重要的经验,这为今后的发展也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指导。但是这都是研究者在仅有的应用中得出的相关建议,所以能不能在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上得到好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测试,也期待将来发展的更加全面,功能越来越完善。

2 基于微信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

结合微信的特征以及已经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综合在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性质,可以借鉴微博是怎样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经验,我们可以找出最符合情况的应用形式来改善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可以帮助提高图书馆的阅读量和知名度。同时提高图书馆的运营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和人工损耗,为绿色图书馆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考虑到图书馆微信平台的特征以及需要提供的图书馆服务,比如它的灵活性、实时性、互动性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微信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设计。清楚其中的思想核心是为大众提供自动应答、人工服务、回复留言等功能,要有特点性设计后台功能来服务用户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去了解用户的使用感受,这样更好的完善功能应用,提高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的用户体验。

对此基于微信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工作流程为以下几方面:

1)对于用户提出的功能需求和馆建建议。

用户在体验平台的时候,根据自身的需求,可以对图书馆的微信服务提出更多可建设性的建议。

2)有规范性的对服务导航将功能需求进行分类。

根据微信服务的提示功能应用进行分类,如果不对这些功能进行分类,整个用户体验感就会很差,相应的编辑代码将之发给图书馆的微信平台,从而完成用户与图书馆公众平台的互动,由此可见这种功能的分类与用户的体验是相联系的。

3)对功能应用对应调取相关信息。

对于已经设计完成的需求并且是已经完成分类的加入到相应的功能中,首先需要向信息资源库调出需要的信息服务,例如查阅、消息推送订阅服务、回复功能等所需要的信息或者是服务。

4)对服务方式类型进行选择。

在上一步中如果成功调用信息服务就选择自动化的服务,如果没能够及时调用,就需要进行人工服务方式,由小编进行应答,如果是当时不能够应答的,则需要收集更多信息后期再进行应答。

5)对用户需求进行回复。图书馆通过微信平台将各种信息回复给读者。

现在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微信也已经成为了网络化信息分享的重要移动应用,而且这种形式渐渐超过了微博。一是微信的用户体验更还方便,而且得到信息也能十分迅速,所以,众多领域中都开始推广微信的使用,这也初步的体现了微信具有的潜力。本文也是基于目前微信的发展结合在图书馆领域中应用的研究,在此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微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整体设计思想设计,也对其可能面对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如果能够将微信应用到图书馆的自动化服务上,就能够有效的利用微信的及时性、互动性等来协助图书馆完成更多的服务,同样也能够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方式,这样能让读者之间形成一种文化的交流,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进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在后续工作开展上,也会以安徽大学图书馆中开展基于微信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作为代表为这一发展进行更多的实验研究。

3 服务模式详细设计

1) 利用微信的平台开展读者自主导航服务,在这个信息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怎样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尤为重要。而图书馆中有着很多的信息资源,同样去找寻自己需要的资源也是个比较耗精力的事情,因此微信提供的导航功能就显得非常方便,能够给用户或者读者提供迅速的信息资源,一是向用户介绍了图书馆的资源分类情况以及分布,另一个是提供给读者的服务也非常多,读者就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有用的信息服务。相应的服务导航的分类也可以借助应用功能的形式,将图书馆的开馆时间、借书规则、近期讲座、新进图书、借阅查询、续借要求等等服务项进行分类设置,其他相对不能识别的功能设置在帮助项中然后可以进行人工服务。

2) 对个性化专题咨询服务等功能应用进行不定期的开展。

在进行编排分来时可以将功能进行分类,查询类、操作类、消息自助推送类这三大类,查询类主要是对图书馆的概况、图书、作者、预借信息、借阅信息、进馆人数、天气、安全情况、讲座与电影类活动、学校机构、数据库、招聘信息以及图书馆图书、数据库更新和其他馆务通知之类的信息进行查询等等,操作类就是绑定、解绑、挂失读者证、借还书、随书光盘下载和数字离校等等操作,消息自助推送类主要就是定期自动推送图书馆概况、新书以及数据库更新、讲座与电影类活动、读者心声以及馆务方面的通知。图书馆的服务总体上要按照“以人为本”的主旨,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为用户营造出符合要求的信息服务环境。图书馆可以结合用户在微信平台留下的评论等手机用户的建议以及爱好,也就可以完成标签的分类来对用户或者读者进行分类,进而提供特征化的专题服务。同时要利用微信的互动性了解用户都对哪方面的图书感兴趣,可以后期进行专题的推送,这样也更加贴近用户,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感。比如可以成立不同的读书兴趣小组,然后图书馆将准备的资料推送给这些小组,然后读者针对这些材料进行充分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周德明,陈宇.体系筑成创新纷呈能级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之回眸[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5):11-21.

[2]张革联.“互联网+”减法思维模式下的图书馆服务与重构[J].图书与情报,2016,(2):84-86.

[3]初景利.数字化网络化与图书馆服务的战略转型[J].图书与情报,2017,(1):98-104.

作者简介

王敏(1985-),包头市九原区图书馆,图书资料助理馆员。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服务模式构建
浅谈工匠精神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传承
浅谈阅读推广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