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
2017-12-07陈征宇李锐张维
陈征宇+李锐+张维
摘 要:传统的“经济资助”解决了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困难,但对学生成长成才无建树影响,“资助育人”应同时致力于学生教育与培养。“经济资助”亟须向“资助育人”转变。少数民族学生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文章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提出应推行“民族优学计划”,从经济资助、学习帮扶、第二课堂参与、民族形象展示四方面入手,四位一体、科学推进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工作。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1-0106-03
一、从“经济资助”到“资助育人”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强调:“高等学校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各省市、高校相继出台一系列资助政策,经过近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一个覆盖较全、层次多样的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建立,“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基本实现,高校资助工作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传统的经济资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基本学习、生活问题,但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在输血式的经济资助模式中,高校代行慈善者的角色,学生为被动的接受者,资助资金到位意味着资助工作的结束。在此过程中,资助双方无其他往来互动,这往往导致受助学生缺乏感恩思想、“自助”意识薄弱、能力提升有限,甚至诱发个别学生“坐、等、靠”的依赖心理或“应所当然”获资助的错误心理。
随着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时代对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问题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问题,既有经济层面的贫困,也有心理和文化层面的贫困,更有能力层面的贫困。资助工作应该是教育工作的一环,与育人工作配套施行方能构成一个完整链条。若褪去教育色彩,资助工作则只剩下单调的扶贫济困的意味,与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初衷相距甚远。“资助育人”的理念和实践开始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主流。
在资助育人模式中,高校资助工作者对受资助学生持续关注,采取配套学习帮扶和能力提升办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高校作为教育者、学生作为成长者,双方良好互动,学生以一颗感恩的心接受资助,并以积极的心态审核自身,积极参加配套帮扶活动,努力提升个人学习及综合能力,最终实现“自助”甚至“他助”。
二、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分析
如何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是当前摆在高校资助工作者面前的核心问题。秉承“精细化教育”理念,每类学生群体有其差异性的学习生活状态、心理状态,在开展敏感性资助工作中,稍有不慎,便可能触碰到学生敏感的神经,甚至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针对不同群体学生,有区别、有针对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显得十分有必要。
经济困难学生可分为以下八种类型:孤儿或单亲家庭 、直系亲属或学生个人患有重大疾病、家庭出现重大经济变故、偏远落后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或偏远少数民族学生、港澳台地区经济困难学生、一般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般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就少数民族学生而言,特定的历史传承、民族文化、自然环境及风俗习惯,赋予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独有的特点。这些特质在来自边远农村、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生身上尤为显著。通过学生工作实践及文献综述研究[1-4],我们认为少数民族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一)勤奋好学,学习效果不理想
少数民族学生中的大部分,从小求学很不容易,能考上大学的更是凤毛麟角,加之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及家庭、自身处境的强烈愿望,他们往往珍惜求学机会、勤奋学习,但由于汉语基础差、专业基础差、知识面较窄、学习方法不适应等等,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期待与现实间的差距,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民族自尊与自卑的微妙结合
少数民族学生经受民族精神、性格的长期熏陶,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衷于展示本民族文化。另外,校园所在地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容易使他们产生对本民族及自身的自卑心理。
(三)人际交往狭窄,内心深处封闭
由于语言、风俗习惯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交往面常常局限于“本民族的朋友、学生”之间。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少数民族学生常显得过于拘谨,不愿过多表露自己的内心感受。
(四)校园活动参与度低,自信心、综合能力偏低
由于学习、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学生在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中的参与度远远低于其他学生,从而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煉机会,使得其在策划、组织、沟通等方面能力偏低,自信心偏弱。
三、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将人类需求分为不同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要(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5]。
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来看,要以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遍特点为工作出发点,深入挖掘其内在需求与动机,分步骤、分层次地采取措施,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需求,帮助其健全人格并实现人格发展。笔者所在学院学生资助工作小组,在马斯洛理论的指导下,推行“民族优学计划”,重点关注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生及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从经济资助、学习帮扶、第二课堂参与、民族形象展示四方面入手,四位一体、科学部署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以下对该计划做简要阐述。
(一)经济资助
按马斯洛理论,生理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传统的学生资助基本上是经济层面的资助,即是对经济困难学生生理层面需要的关注与帮扶。endprint
就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他们来自经济落后、自然环境恶劣的边远地区,经济来源极其有限,对于他们中的很多家庭来说,大学学费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他们即使四处向亲朋好友筹款也难以凑齐。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人际往来相对狭窄、性格相对内倾等特点,相比其他经济困难的学生,他们更少主动寻求或接受身边学生的日常物质帮助,因此他们更迫切需要学校层面的经济资助,使其在校的基本学习生活得到保障。
就实际操作情况而言,学院资助工作小组重点关注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重点宣传并鼓励其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并在助学金项目评定时,优先为其评定资助额度适中,但稳定性高的“国家助学金”(而非稳定性稍低的企业助学金),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政府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利用助学贷款解决学费问题、国家助学金解决住宿费、生活费问题,为其提供贯穿四年的、系统的经济资助,一站式解决其在校经济层面的后顾之忧。
(二)学习帮扶
按照马斯洛理论,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安全需要主要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工作职位安全等元素。在高校连贯、稳定的经济资助保障下,少数民族学生人身安全等威胁因素不再存在,然而,据笔者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深入沟通,发现“身份职位安全”,即高校在校学生的身份,这个学生一般不会考虑的问题,却成为了他们较为普遍的隐忧。
学习乃大学生本职,如前所述,少数民族学生对学习重视程度及认真程度往往高于普通大学生。另外,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特别是在“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及其他医、理、工科课程上存在巨大困难,上课听不懂、考试不及格、补考仍不及格,则可能面临被劝留级试读、无法正常毕业等情况,特别是部分学生对学校政策不了解,担心考试不及格,会被学校做退学处理。这种担心和隐忧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恐惧和不安全感,即安全层面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所在学院资助工作小组搭建了“民族优学”一对一学习辅导平台,招募学习优秀的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结成对子,进行“一对一”辅导学习,各小组需每周六于固定课室进行两小时的学习辅导,并填写学习记录,供组织方考勤。该项目运行了三年半,累计52名少数民族学生参与了该项目,绝大多数学生坚持补习,从不缺课,辅导效果良好。一名来自新疆的学生说道:“感谢民族优学计划的督促,让我每周有固定两个小时的时间学习高数;在课后为了不辜负小老师的期待,我也开始自觉学习高数、记公式、做习题。总之加入了民族优学计划,它便成为了我学习上最坚实的后盾,是它让我知道学习高数也会有乐趣,让我从一个很抵触高数的学生变成了对高数感兴趣的学生,是它让学习不再成为一种负担。”
(三)参与第二课堂
在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笔者了解到,少数民族学生亦有参与第二课堂、提升个人能力的愿望和需求。然而“现实却很残酷”,由于语言表达、中学活动经验欠缺等,少数民族学生被社团、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录取的概率很低,这就切断了少数民族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主要途径,导致他们在大学期间与校园学生活动几乎绝缘,基本的组织沟通能力得不到锻炼。
“民族优学计划”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报名参加学院团委、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并视情况采取“破格录取”办法,为其提供参加第二课堂锻炼机会。该政策实施以来,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多名少数民族学生加入了学院学生团体,在其中参与负责相关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社会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会需要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少数民族学生因人际交往相对局限,比较少得到班级或学院的归属感,通过参加“民族优学”一对一学习辅导、加入学院学生组织,少数民族学生找到了自己的“组织”,与其他学生长期一起学习、工作, 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与归属感,部分满足了其“爱与归属”的需要。
(四)民族形象展示
1.民族文化展示。如前文分析,少数民族学生普遍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衷于展示、传播本民族文化。为少数民族提供平台,在全校范围内展示本民族的文化,能极大地满足其民族自尊,对其产生积极的推动力。“民族优学计划”亦致力于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搭建民族风采展示平台。以“藏族文化月”为例,藏族学生先后自主策划、主办了“走进西藏—西藏历史文化展”、“雪域高原—藏族文艺晚会”、“红河谷—藏族电影展播”、“藏汉手拉手—欢乐跳锅庄”等活动,在此次活动中,藏族学生展示了藏族丰富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也展示了藏族学生热情友好、勤奋踏实的优良品质。丰富了校园文化、拉近了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学生的距离。
2.公益服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民族优学计划”搭建平台,让少数民族学生自行策划组织公益服务,如校园交通引导、校园自行车摆放、社区老年人服务等。这些公益实践的展开不仅丰富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课余活动,提升了其综合能力,还展现了少数民族学生热心于公益、关怀社会的积极形象。
按照马斯洛理论,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要求最充分地发挥个人的潜在能力,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在以上“民族形象展示”活动中,少数民族学生通过自主策划、组织,展示本民族文化的无限魅力、与其他学生、社会群体互动往来,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少数民族学生“尊重需求”得到满足,“自我实现需求”亦部分得到满足。
综上所述,在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民族优学计划”通过经济资助、学习帮扶、第二课堂参与、民族形象展示四位一体,构建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育人新体系,解决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经济困难问题,提升了其学业成绩、校园活动参与度以及民族自尊与民族形象。
据统计,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发展,民族优学计划累计经济资助少数民族学生123余人;52人接受一对一学习帮扶,平均每人接受辅导时数达32个小时,项目累计辅导时数达1644个小时,所辅导课目绩点平均提升8.92%;共有16名学生经推荐开始在学院团委、学生会、社团、学工部从事学生工作;共有近80人参加了民族文化展示及相关公益活动中。该计划得到参与少数民族学生的一致爱戴与拥护。民族优学计划——少数民族资助育人体系将继续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发展,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贵州省高校思政研究会课题组.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分析与德育工作[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2]刘东.当代少数民族大学思想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3]潘杨,武好明,王亚非.构建高校学生资助育人长效机制[J].高校理论战线,2012,(9).
[4]陈喆.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研究[J].前沿,2012,(10).
[5][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