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透视下的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研究
2017-12-07王玲玲冯涛钟小雅
王玲玲 冯涛 钟小雅
【摘 要】通过两节“同课异构”的高中语文课课堂教学行为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对师生教学行为的影响,总结提炼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规律,用以提高问题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问题设计;大数据;同课异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11-0058-04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越来越受到中小学教师与研究者的关注。现有研究结果反映出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常是答案唯一的问题,提问开放性较低[1]。二是教师提问内容及类型过于单一,缺乏运用解决问题策略所需的复杂情境[2]。三是教师课堂提问多以展示性问题为主,缺乏参与性问题,更缺乏批判性问题,偏向低水平认知活动等[3]。那么,如何改进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则显得尤为重要。
有研究指出,课堂提问的价值取向应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引导教师重新认识提问的价值和目的,提出新的提问教学原则、方案乃至方式和方法[4]。在提问以及所产生的课堂对话等行为上,教师们表现出了泾渭分明的教学倾向,不同的教学倾向源于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不同,教师的每一种具体教学行为取向都是各种具体教学价值取向综合作用的结果[5]。本文将以高中(一年级)语文“小狗包弟”一课为例,运用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析方法对两节同课异构的课堂进行分析,研究同一教学内容下不同倾向的教师设计的不同类型问题对课堂结构、知识结构及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不同作用。
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课堂行为大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编码体系分析方法和记号体系分析方法。编码体系中的S-T分析方法用以对课堂教学进程的分析[6]。S-T分析法通过 S-T 图和Rt-Ch图对课堂活动结构进行分析,其中,Rt是教师行为占有率,Ch 是师生行为转换率。根据不同的Rt和 Ch值可以将课堂教学模式分为练习型、混合型、讲授型和对话型四类[7]。记号体系分析法用以分析课堂中教师提问的类型,并分析师生对话中所蕴含的知识结构。本文主要通过记号体系中的问题类型分析方法(即“四何”问题分析方法)和课堂有效性提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本文以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时课堂信息采集,将师生行为进行量化,依据量化结果,揭示课堂中的教学结构[8]。
两节课的问题设计分析
1. 同课异构课程设计
本研究将两节同课异构的“小狗包弟”课分别命名为“小狗包弟 1”和“小狗包弟2”。在本研究中,“小狗包弟”一课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①理清全文的思路。②如何正确解读作家放弃包弟的举动。③认识当时的背景带来的社会不安。④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所表达出来的自我解剖等精神。本案例“小狗包弟”两节课的教学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基于学生学习经验的差异,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活动设计。如图1可以看出:“小狗包弟1”的问题集中于对课文语句和叙事方式的理解,学生在本节课中主要围绕文章语言和文章故事情节进行分析与讨论,而对作者为什么这样做和文章所处的背景环境方面没有做更深入的分析。“小狗包弟2”的问题则开放了许多,学生在本节课中能够较为深入地感受文章背景,并能夠发散自己的思维,对作者的做法进行批判。由于两节课问题集设计的不同,从而两节课的课堂结构、知识结构、思维训练影响是不同的。接下来,笔者对两节课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2. 面向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从Rt-Ch图可以确定“小狗包弟1”和“小狗包弟2”分别为对话型课堂和混合型课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从数据上分析,此情况是两位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同,才产生了教师行为的不同。两节课的S—T图如图2所示,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教学进程。“小狗包弟 1”课堂中曲线中有较多锯齿,说明师生交互比较频繁,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表现为对话型课堂,但教师问题比较密集,会导致核心问题不突出;而“小狗包弟2”问题密度略有降低,表现为混合型课堂,教师核心问题比较突出,但是由于学生思维比较局限,因此教师的指导行为较多。
3. 面向知识结构的问题设计分析
如图3所示,“小狗包弟1”的“为何”和“如何”数据之和约为 36%,但“是何”数据比值较大且没有“若何”问题;“小狗包弟 2”的四种问题类型皆有出现。在“小狗包弟 2”中,教师在整节课中提出了2个若何类问题:①假如你和巴金处于同样的境地,你会送走包弟吗?为什么?②如果你也送走了包弟,你会像巴金一样深深忏悔吗?又为什么?说明“小狗包弟 2”的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开放性和高阶思维,教师提问能够表现出一定的批判性及创造性教学倾向。而“小狗包弟 1”主要以记忆与理解为基础,问题开放度略低,教师提问的开放性教学倾向较低。
图3 四何问题
4. 面向高阶思维的问题设计分析
利用“课堂有效性提问”分析法可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和采用的提问策略进行分析[9]。其中,问题类型反映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程度。如图4所示,在问题类型上,“小狗包弟 1”与“小狗包弟 2”中问题类型比值相近,且“推理性”问题比值较高。“小狗包弟 2”课堂采集到了一定的“批判性”数据,这说明两节课教师均以问题解决教学倾向为主,针对学生推理性思维和批判思维进行训练。“小狗包弟 1”的“常规管理性问题”和“记忆性问题”比“小狗包弟 2”高 8.76%,“小狗包弟 2”的“推理性问题”和 “批判性问题”则比“小狗包弟 1”高 6.66%,这说明“小狗包弟 2”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更具有推理性和批判性。“小狗包弟 1”中教师要通过一定数量的浅层次对话帮助学生建构基础的知识,而“小狗包弟 2”中教师更多地将问题推向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图4 问题类型
如图5所示,两节课的提问后叫举手者答所占比例相近。“小狗包弟 2”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数据,而“小狗包弟1”没有。“小狗包弟 2”授课教师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这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对学科的兴趣。“小狗包弟2”的课堂可以创设具体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提出问题,从而以学生的问题发展和引领课堂。endprint
图5 挑选回答方式
在学生回答方式上,如图6所示,“小狗包弟 2”的“讨论后汇报”的数据比“小狗包弟 1”高13.34%,说明“小狗包弟 2”的教师在课堂中更善于设计较多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建议两位教师放手将课堂还给学生,增加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图6 学生回答方式
如图7所示,两节课中认知记忆回答与推理性回答所占比例相近,而且“推理性回答”数据比例最高。“小狗包弟 1”与“小狗包弟 2”都没有创造评价性回答,这说明两节课上教师没有让学生勇于表达观点。但“小狗包弟 1”的“认知记忆回答”和“推理性回答”比“小狗包弟 2”高 4.84%,“小狗包弟 2”的“机械判断是否”则比“小狗包弟 1”高 6.39%,这说明“小狗包弟 2”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较多的简单批判性问题。由此可见,两位教师在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面有待加强。
图7 学生回答类型
综上所述,“小狗包弟 1”的问题结构以“作者给我们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和“为什么文章开始要先介绍艺术家和狗的事?”两个核心问题为主线进行全篇的学习。学生思维过于局限在课文里,这种问题结构中,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作者情感,但是课堂比较枯燥,对文章的理解比较定式。如果可以以一个小问题“小狗是什么狗”和一个大问题“这个小狗有无其他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打开学生思路,这节课将会上得更加精彩。“小狗包弟 2”这节课在问题设计方面非常清晰,但学生思维较为局限,没有达到应有的课堂效果,从而反映了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学生思维产生定式,是由于长期教学问题设计不开放造成的,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本文运用课堂行为大数据分析方法,对两节“同课异构”的高中语文课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旨在通过课堂教学行为数据的对比分析来研究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对师生教学行为的影响,从而总结提炼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规律,用以提高问题设计的质量。通过研究,笔者得出如下结论:针对中学教师,在提高实践性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师提问中的问题设计。在面向问题设计的知识结构方面,须增加如何问题,即增加问题设计的开放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
对比分析两节课师生互动策略方式方面的训练程度,我们发现教师提问多为记忆性问题和推理性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但在面向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能力的培养方面,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设计 “创造性问题”和“批判性问题”。在面向提问的批判性和创造性问题方面,建议教师从课堂问题设计入手,注重批判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面向课堂学生参与度方面,须注重未举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注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解答学生疑问的同时也增加了问题的开放度。
项目来源:内涵发展-实验室建设-教育技术系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徐斌艳. 如何理解数学教育中问题的开放性——访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舒尔茨教授[J]. 全球教育展望,2001(8):1-3.
冷少华.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以YZ市YC校为例[D]. 扬州:扬州大学,2013.
申继亮,李茵. 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心理功能和评价[J]. 上海教育科研,1998(6): 40-43.
王陆,蔡荣啸. 课堂大数据视角下的提问倾向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6: 89-90.
罗儒国,王姗姗.教学价值取向的現实诊断与应然追求[J]. 大学教育科学,2008(6): 26-29.
[8]陈俊强. 大数据背景下科学课教师的教学行为评析[J]. 2016: 1-3.
陈瑶. 课堂观察指导[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0-25.
王陆,林司南. 案例分析:《台球桌上的数学》[J]. 中国电化教育,2004(9): 53-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