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方法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7-12-07张崴高昕睿冯林
张崴+高昕睿+冯林
摘 要:优化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是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的创新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配套措施,难以满足创新方法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文章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面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构建了面向各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的创新方法课程体系。
关键词:创新方法;课程体系;创新创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1-0061-03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到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普及创新创业教育”[1]。
在此背景下,近两年各类高校都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围绕服务国家创新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在树立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应该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方法密切结合,把创新方法融入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进入第一课堂。将创新方法的学习、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融入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从而拓宽学术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创新方法的掌握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前提,创新方法的学习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构建创新方法的课程体系就成为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部分,亟待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以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导向,尝试构建三层次的创新方法课程体系。
一、高校创新方法课程建设现状
(一)创新方法课程建设背景
20世纪80年代,随着创造学被引入我国,各地高校兴起了一股创造教育、创造发明的热潮,许多有关创新方法、创造发明及其相关领域的专著或教材被引入了高校课堂[2];随着21世纪创新教育实施的逐步深入,创新方法的教学日益普及,创新教育的一些成果开始在高校推广。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有几十所高校开展了创新方法教育相关的研究和教学活动[3],编写了一批水平较高的学术专著或教材,在实践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备了进一步创新方法课程建设发展的基础。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提出,目前已有数百所高校开展了创新方法的教学,部分高校的创新方法课程已经规范化、制度化,制定了明确的课程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总结等文件。高校开设创新方法的课程,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这是推进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创新方法课程建设现状
到目前为止,许多课程由选修改为必修,并开设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通识课程有大连理工大学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发展”、“批判与创意思考”,东北大学的“创造学概论”,安徽工业大学的“创造学与创新能力开发”等,这些课程多设置为公共选修课,对学生的专业背景没有限制,教学内容浅显易懂,课程的受众群体大。专业性较强的创新方法课程如中国矿业大学针对地质专业开设的“地质创造学”、“地质创造原理”、“地质创造工程”,东北大学的“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中国科学院的“创新战略与创新方法”等课程,将创新方法的学习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课程设计,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创造力。至此,我国目前的创新方法课程基本形成了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课外活动(如科技竞赛、专家讲座)等多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校创新方法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创新方法重视不够
首要问题是对创新方法的重视程度不够。创新方法的研究应该成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点之一,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然而,当前创新教育的相关课程很少系统地介绍、梳理创新方法。教学重点着重于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启发,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缺失。没有比较固定的教学与研究机构,如教研室或创造方法研究中心,没有可供参观或试验的基地,一些高校先进的多媒体教室一般不安排使用等。许多高校对创新方法课程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提供的软硬件设施不足。
(二)教学内容适用性不强
现有的创新方法课程种类繁多,但几乎所有课程的层次性不强,都是在“混合编班,统一授课”的大背景下进行教学的,依旧重理论、轻实践,在知识讲解上注重“精而全”,在讲解对象上注重“兼顾高、中、低年级学生”,不适合已经将高中低年级学生分开编制的分级教学。有的学校为了方便省事,不论哪一年级的学生,都安排使用同一种教学内容,只是对不同课程章节或知识点进行讲解、进度有所差别而已,这无疑是“换汤不换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也不能满足当前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需求。
(三)教学方法滞后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学方法的缺陷。许多学校的创新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仍然实行“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应付考试,拿学分为目的,这对于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方法课程教学来说是十分讽刺的。这也反映出现有教学活动仍然无法摆脱旧式课程活动的惯性,创新方法师资素养与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样有名无实的教学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更大的阻碍作用——即使我们进行了这样的创新教育,也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在学习过这种“理念式”创新方法课程之后,仍然不知道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完成创新实践活动,如何科学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开阔思路提出不同的解释和论证,如何综合和平衡多方面的信息、思考形成新颖和理性的观点。总之,这样的创新方法课程不但对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帮助不大,还会反过来阻碍科技进步[4]。
三、创新方法課程体系的构建
(一)创新方法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种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以创新方法为核心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亟待建立。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首先要把握学科的基本原理,将该学科的知识加以归纳整理,形成一定的体系结构。最后达到与学习者的认识能力层级相适应。因此,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endprint
首先是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在构建创新方法课程体系时,要分析创新方法与各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创新方法与专业知识的互补性,合理分配学时,发挥“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优势。学习创新方法是为了给学生的各种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对创新方法的研究是在一定专业知识储备上进行的。割裂专业知识的学习,创新方法的学习也无从谈起。只有二者兼顾,才能使学习者成为既有学科专业特长,又能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
其次是发展性原则。创新方法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培养和培训,学生始终有一个自我发展、提高、成长的过程。发展性原则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中,理解能力、实践能力、知识储备发生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设置创新方法课程。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课程,注重教学实践,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掌握理论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将创新方法在实践中转化为科技成果才是建立创新方法课程体系的最终目的。
(二)建立创新方法“三层次”课程体系结构的构建
创新方法的学习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在课程的设置方面,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者,学习内容应该有所区分。对此,我们将学生按学习阶段划分,以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共同进行为前提,设计出创新方法三层次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这个体系由创新方法初级课程、创新方法中级课程、创新方法高级课程构成。
1.初级课程设计。创新方法初级课程面向全体大一新生,以通识课程或必修课的形式开展,传授基础创新方法,力求使受益面达到100%。这一阶段主要传授创造性思维、创造人格的理论及通用的创新方法,旨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初步建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视野。在实践部分,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通用创新方法应用实践和创造力测评,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创造性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对创新方法有初步认识,并尝试运用常见的创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以外,举办学术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创新成果,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多种社团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往,合作精神也是创新创业人才不可或缺的人格特征。这一阶段还可以指导学生尝试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将创新方法的理论转化为科技成果。如表1所示。
2.中级课程设计。中级课程面向学有余力并已经具备了一定专业知识储备的大二、大三年级学生,以选修课形式完成。如表2所示,这一阶段,学习理论水平更高、应用效果更强的创新方法。升入二、三年级,在已经具备了一定专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对在专业学习之外仍然有精力的学生传授高级思维方式(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及TRIZ理论等高级创新方法,并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在学习创新方法的同时完成专业课程设计和各种科创竞赛,使学生习惯于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思考,熟练运用创新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向学生传授专利申报及维护的相关知识,对于符合条件的课程设计,鼓励大学生自主申请专利,维护知识产权,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和激励创新。在实践部分,以所学的创新方法指导学生完成专业课程设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各类创新方法大赛。这一阶段的目标是系统地掌握现有的创新方法,尤其是TRIZ理论,并应用创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课余时间,除了开展多场学术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与国内外创新方法有事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在两到三年的学习后,组织学生参加科创竞赛,凭借积累的专业知识、创新方法理论,正式参赛。
3.高级课程设计。高级课程面向实践能力较强的大四学生及研究生。通过真实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问题或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学生熟练运用TRIZ理论的高级部分。同时,传授用户需求分析理论、工程方法、创业理论,并结合学生的毕业设计、学位论文及创新创业实践进行系统训练。在升入四年级乃至研究生阶段后,结合科研活动、真实的技术问题以及创新实践,传授TRIZ理论高级部分,使学生不断加强创新方法的理解和使用,具备利用创新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创新实践活动。
从整体上看,本文构建的创新方法三层次课程体系是一个从创新意识的培养,走向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建立并不断深化的过程。传统创新方法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代创新方法与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养成批判性思考的习惯;专利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有效规避风险;各种实践指导和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将创新方法的理论学习转化为科技成果。在理论学习中体会创新方法的精髓、在实践环节中提升创新能力。通过以上有机统一、层次分明的一系列课程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都会得到提升,最终成长为创新创业人才。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创新方法课程教学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已经逐步为人们所理解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纷纷建设了创新方法相关课程,并卓有成效地进行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但由于缺乏课程体系建设和先期“重理论、輕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惯性的影响,在探索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障碍因素。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三方面入手,构建一个适用于全体在校大学生的创新方法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包括面向低年级学生开设的创新方法通识课程、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专业导论;面向二、三年级学生开展的课程实践、创新创业训练;面向高年级至研究生,将创新方法与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相结合。创新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理论基础,构建了以创新方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这是科学的、有效的,可以达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的。因此,围绕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建立一个有层次的、完整的课程体系,既能满足当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又能为国家长远的创新发展、科技发展做准备。使所培养的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好的创新能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创新实践,这是我们高校开设创新创业人才课程的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办发[2015]36号.
[2]王续琨.创造学的学科结构和科学定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3]冯林,朱泓,刘志军等.构筑创新教育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化工高等教育,2011,(2).
[4]张琼.知识运用与创新能力培养——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大学专业课程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