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2017-12-07王巧丽

军事体育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院校

张,王巧丽

(1.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课教育部,福建 福州 350003;2.福建理工学校 公共教学部,福建 福州 350002)

体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1.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课教育部,福建 福州 350003;2.福建理工学校 公共教学部,福建 福州 35000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当今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认识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建设适合体育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如何利用校园文化加强对体育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强调了校园文化对于体育高职院校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与体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提出适合体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体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校园为主要活动场所,并覆盖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以教育人才为主要目的、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主要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大学校园文化不仅可以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专业特色、独特的精神特质,更能反映出一所大学长期发展的战略蓝图、群体价值观和行为章程。总而言之,校园文化作为一所大学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的体现,对于高校而言是不可缺失的。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优秀而成熟的校园文化可以说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校园文化建设好了,自然会为人才培养和教师教学科研创设良好环境,从而起到陶冶师生情操,构建师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师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

1 体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1建校时间短,校园文化不够成熟

体育高职院校建校历史大都比较短,目前全国16所体育高职高专大部分都建校于2000年以后,建校历史不超过20年,与之相匹配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兴未艾。体育高职院校管理者和师资队伍文化基础薄弱,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知水平不高,重视程度不足,学校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比较欠缺,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千篇一律。

1.2硬件条件较好,文化内涵建设不足

由于建校时间相对较晚,体育高职院校的硬件条件普遍比较优越,场馆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基本都达到省内一流水平,教室、食堂、宿舍比较崭新,但融入其中的人文软环境建设却相对单薄。这也跟长期以来体育类高职院校开展的文体活动重体轻文、重竞赛项目而轻文化的倾向密切相关。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枯燥乏味,公共基础科目不受重视,人文学科教研活动的开展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和积极参与,学生无法感受到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和精神力量。

1.3特色不鲜明,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分离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让更多的毕业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体育高职院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体育职业人才的使命,校园文化的建设就应该立足校情,围绕着这一培养目标来开展。目前,很多体育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并没有完全跟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际能力相结合,只是单纯模仿普通高校,难以突出体育高职的特色,与人才培养方案相脱节,因此虽然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不少,但深入人心不够,跟学生求职就业创业相关的比较少。

1.4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行政干预或教师主导过多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为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学生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行为主体,也是最主要的受益对象。体育高职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充满热血和激情,有强烈的表现欲和荣誉感,作为一支生力军,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很多体育高职院校在设计校园活动时,行政干预和教师主导过多,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口味和实际水平,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经常处于被动参与的境地,无法真正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难认成为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受益者。

2 体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2.1提升认知水平

2.1.1 要强化学习能力

作为体育高职院校的办学人员,首先自身要切实认识校园文化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学习,强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钻研和思考,尽快探索一条符合本校校情的校园文化之路。作为学校领导和决策者,要从加强修养做起,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在为人师表、开展学校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等方面充分发挥良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着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校园文化相关的学习培训,让他们从道德修养、工作水平、学识程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待人接物等方面都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这样才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良好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1.2 要强化制度建设

规章制度是保障高校正常运行的必备武器,良好的制度文化本身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体育高职院校由于建校时间较短,制度建设稍显薄弱,并且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常处于上下“上热中温下冷”现象。强化制度建设就是要真正认识到建章立制的必要性,提高制度的执行力。高校党委要从体育高职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做到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只有当高校的制度框架逐步完善并且系统地建立起来,在校的每一个成员都照章办事、规范从教,师生的言行自然会受到感召和熏陶,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2重视体育精神和校园文化的融合

2.2.1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凝练校园文化精髓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融合。在统一的成熟的校园总体文化建设的框架下,团委和各系部要针对不同专业要求的差异,专门研究、制定科学化、个性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做到一系一方案,一系一特色,系统培养高职学生各方面的职业素质能力。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校企合作中融入更多符合体育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精神宣传、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让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的实践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2.2.2 注重文化软实力的育人作用

体育高职院校由于生源的特殊性和建校历史周期短,学生的人文素质较弱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体育高职院校应该注重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根据学校实际适当开设人文素质类的必修和选修课,可以在大学语文课程之外,开设人文衍生课程,如职场应用文写作、体育礼仪、社交礼仪与交际语言、普通话水平测试、文学专题赏析、艺术鉴赏、国学选析、朗诵与口才等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还可以通过举办人文社科类的讲座、论坛、辩论赛、模拟法庭、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体育新闻主播大赛等活动,逐步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3注重整体规划

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将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以及校标、校训精神、校歌等元素充分渗透到办学的软硬环境设计中,提升内涵建设水平,达到情景自然交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作为育人的场所之一,营造优质的校园环境至关重要,每一个师生员工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有可能对师生的言行和思想的产生作用。要充分发挥学校各个职能处室的作用,强化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思政教研部、后勤处的沟通协调,要在师生员工中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重视校园文化设施的建设。通过加强图书馆、宣传栏、文化长廊、校史馆、校园体育雕塑建设,在教学楼、学生宿舍张贴文明宣传画、悬挂体育名人语录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格局,使师生员工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这样一来,体育高职院校师生员工的情操才能够得到陶冶,美好心灵才能得到塑造、开拓进取精神才能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同时也约束了师生的不良风气和行为。

2.4注重载体建设

2.4.1 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

积极开展五支队伍建设,即舆论监督、网络技术、网络监管、网络评论、官微管理,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把校园网站建好,把微博、微信建好。结合校园网和数字化办公系统建设,发挥校园简报、校报、学报、校园电台、电视台和网络等宣传平台的改造和提升工作,通过开设学校微博、微信、公众号,全面加速体育高职院校对新媒体文化平台与文化形态的探索,打造全方位的体育文化网络建设阵地。

2.4.2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衡量校园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要注重社团建设,明确大学生才是校园文化的组织实施者和积极参与者。高校里的各类学生社团,是校园中一种特殊的不可忽视的群众组织,是大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或自身需要等为基础而组成的志愿性自发性团体。他们不仅是高校教师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还是校园各类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实施者,更是营造校园品牌文化活动的主要推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贴近学生实际,着力构建学生喜闻乐见的、符合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比如积极打造文明教室、文明宿舍、文明食堂、文明网络“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

2.4.3 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要积极打造体育志愿者服务平台,依托校园精神建设、社区共建以及大型体育赛事服务工作,通过“社区公益场所建设” “社区居民国民体质监测”“体育健身、养身知识免费咨询”“健身健美运动指导”等多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素养教育和技能锻炼。

3 结语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校园文化对高校师生的熏陶、引导、辐射作用正与日俱增,已然成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乃至培养学生全面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体育高职院校应该抓紧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发挥体育行业优势,寻求一条符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办学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努力营造带有体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 魏佐涛.新时期我国普通高等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6):218—219.

[2] 沈雅雯.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5(11):34—37.

[3] 邱伟昌.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实践[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2):76—81.

[4] 简德平,朱雄.论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J].社科纵横,2009(3):192—193.

[5] 吕春艳.加强高职高专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6(2):120—122.

[6] 杨阳.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着力把握好的几个问题[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4):120—122.

OntheRouteofCampusCultureConstruc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ofPhysicalEducation

ZHANG Yun-yun1,WANG Qiao-li2

(1. Public basic course education department, Fujian Sports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chnical College, Fuzhou 350003;2. Public Education Department, Fujian Polytechnic School, Fuzhou 350003, China)

The route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the focu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how to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for the self-development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campus culture, how to use the campus culture to strengthen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ampus cultur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ways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path

G812.5

A

1671-1300(2017)03-0055-03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体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究”(JAS160979)

2017-06-02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