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旁的炸油坊
2017-12-07山东省文登第二中学七年级刘心池
■ 山东省文登第二中学七年级(1)班 刘心池
银杏树旁的炸油坊
■ 山东省文登第二中学七年级(1)班 刘心池
从前,我住在乡下姥姥家。入了秋,姥爷收获了满满一场院花生,这些“白胖子”们懒洋洋地躺着,尽情享受着秋日阳光。用手一碰,它们就唱起“唰唰”的歌儿。傍晚,姥爷捧来一摞大麻袋往地上一放,我们便开始“颗粒归麻袋”的劳作了。我和姥姥两人联手撑起袋口,姥爷用簸箕装起花生,一股脑地把满院花生倒进去。嘿!好家伙!十个袋子就把今年的收成全吞入肚里,姥姥再用红色大麻绳儿把袋口勒紧,大麻袋便硬邦邦地挺着结实的大肚子被装上了拖拉机。
第二天清晨,我被姥爷叫醒,他说:“走,咱们去镇上榨花生油!”
“唔……这么早!”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嘛。”姥爷笑眯眯地说。来到院里,那古董似的拖拉机早已等候多时,姥爷上前将它摇得“抖翻天”,惊得邻家大黄狗汪汪直叫。
我爬进麻袋中间的凹地,憩在鼓鼓囊囊的麻袋上,枕着姥姥的膝盖。风呼呼地吹,吹起姥姥额头上的几缕白发,拖拉机连同姥姥哼着的古老童谣一起微晃着。童谣里特有的乡音一路相伴,萦绕在我的耳畔,也播撒在路边的泥土里。
不知过了多久,我睁开眼,一抹晕黄的光映入眼帘。声音乍停,我从颠簸的快乐梦中醒来。姥爷过来扶姥姥和我下车,一不留神儿,我竟随着麻袋滑到地上,一抬眼,就看见老油坊门前有几棵高大的银杏树,地上铺满金黄的扇形小叶,金灿灿的,很好看。
推门而进,花生油的香味扑鼻而来。黑漆漆的脱壳机正气喘吁吁地工作着,众人将一袋袋花生倒入机器里,随即,花生穿着薄薄的贴身红衣哗哗地进入榨油机,眨眼变成香气四溢的花生油,流入姥姥先前准备的大肚桶里。
榨油结束,小山似的花生变成三大桶花生油。姥爷开着拖拉机带着我们回家了。姥姥同姥爷将花生油抬入厢房后说:“吃油还得等个把月,这油得放一放,将油底子取出来才行。这油底子也是个好东西,虽不能用来炒菜,却能用来包饺子。”听到这里,我这个“小吃货”就开始掰着手指头数起了日子。
不知过了多久,姥姥揭开了油桶的大盖子,我果真见到了油桶的底部沉淀了厚厚的褐色杂质,那就是姥姥说的油底子。姥姥花了足足一上午的时间小心地撇着,把上层最透明的油分到小桶里。“自己家的花生油才最香!”说完,姥姥抬头满足地笑了。
漫长的冬日,我吃了很多姥姥用油底子做成的包子、饺子、大饼,真的很香!
(指导老师:王爱娣 图/松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