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法的模式构建与实践分析
2017-12-06吴秋生
吴秋生
摘 要:随着课程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所以,教师要想将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提高,就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应用主体性教学法实施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基于此,本文论述了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法的模式构建与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法;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2-082-01
0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主体性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打破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作为教师,要担当引导者的角色,助于学生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一、化抽象为具象
数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而教师要想学生将数学学好,就要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找到乐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产生求知欲,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在实施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只要找对了方法,并不难学数学,同时,还可以对一些教学的场景进行设计,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比如在学算法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弄清其概念,教师可举华罗庚的烧水泡茶的例子,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化抽象为具象,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转变教学模式
以往,数学课堂教学比较沉闷和乏味,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有绝对主导权利,但实践证明,学生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将教学方式转变,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担当一回“老师”,站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课,而教师当一回“学生”,坐在课桌上听课。比如在学函数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提前指派一名学生担任课堂的小老师,而学生在上课之前,就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想办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会全身心的投入,回答教师和其他同伴的提问。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愉悦且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也能够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虽然学生讲课的效果同教师不能相比,但是却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另外,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生自己的不足,从而向教师学习,努力改进。
三、留下空间和时间
教师为辅、学生为主,这就是主体性教学的核心内容。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设计,还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使得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在学生碰到问题的时候,不要立马给予解答,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交流探讨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够优势互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比如教师可布置这样一道练习题:已知△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交对边BC于D,求证:BDDC=ABAC.然后要求学生自己思考,接着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讨,交流之后,可每组指派一位代表谈谈自己解题的思路,以及小组其他成员的思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思考、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掌握更多的数学解题方法,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四、联系生活实际
学习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高中数学学习也是一样。因此,教师在传授给学生一些数学理论知识的时候,还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从生活中来,最终也要回归生活,要为生活而服务。所以在教学的過程中,教师可充分发挥自己引导者的作用,助于学生找到探索以及学习的方向,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学排列组合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参照买彩票的例子。由于学生在生活当中对彩票并不陌生,因此能够成功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自发性地进行学习。还有在学黄金比例的教学内容时,教师也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大家生活当中对照片当中都不陌生,而照片当中也存在着一些同黄金比例相关的知识。学生就会产生疑惑:为什么照片当中还会有数学知识,从而自发性地去思考和探索,通过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障数学教学质量。
结束语
随着课程不断进行改革,素质教育不断发展,教师要明白自己担当的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起到的只是辅导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构建主体性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少伟,张帅.国际主流高中数学课程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6,38(5):71-75,98.
[2]刘云,杨慧娟,朱维宗等.教师对新课标高中数学教科书的认可情况调查 ——新旧教科书对比的视角[J].数学教育学报, 2014,23(3):87-91.
[3]宁连华,顾锋,何晓敏等.高中数学新课程变化内容对大学数学学习的影响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4,23(4):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