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能力验证关键控制点
2017-12-06李素棉
李素棉
摘 要:本文通过对参与农业部组织的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能力验证整个过程的操作与分析,分享了实验室氯霉素残留检测的方法与技巧,强调前处理及检测关键控制点。
关键词:能力验证;氯霉素;水产品
能力验证是通过实验室间测试结果的比对来判定实验室能力的合格评定活动。通过发送统一制作的测试样品至各个实验室进行实际测试(测量),再将实验室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后以各个实验室结果的一致性来判定实验室对特定项目的检测能力。能力验证作为实验室认可的重要内容之一,被国际组织、实验室认可机构和实验室管理部门所重视;而参与能力验证,更可使检测机构提高业务能力水平,优化组织管理,全面提升检测机构整体素质。笔者通过参与2017年农业部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能力验证整个过程的操作与分析,总结能力验证的方法和技巧,分享相关收获,以供参考。
一、材料
1.样品。本次能力验证发放的考核样品为制备好的草鱼样品,包括1个空白样品和3个空白基质添加的平行样品,每个样品均为5.0 g。
2.实验仪器。液质联用仪岛津LCMS-8050;高速匀浆机、氮吹仪、混匀仪。
3.试剂。乙酸乙酯、正己烷、甲醇(色谱纯)、氢氧化铵(25%-28%)、无水硫酸钠(经650℃灼烧4h,置于干燥器中备用)、氯霉素标准物质(纯度99.5%)、氘代氯霉素内标溶液(100ug/mL)。
4.检测方法。本次能力验证可由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在表1中推荐的检测方法中自行选择。
二、试验过程
1.准备工作。(1)人员配置:检测过程需采用双人负责制的模式。即需要按照 1 人主检,1 人复核的模式操作,双人负责可以避免偶然误差的发生。检测人员应熟练掌握标准方法中的相关要求,准确控制检测关键点,严格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检测,更应具有对结果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及经验。检测人员应在能力验证前通过多次加标回收预实验,保证操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达到方法要求的灵敏度、准确度及加标回收率。
(2)方法选择:实验室应依据自身实际仪器、设备及方法认证、应用掌握情况选择适合的标准方法开展能力验证活动。对比1.4中建议的五种检测方法,《GB/T 20756-2006 可食动物肌肉、肝脏和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采用三重四级杆液质联用仪进行测定,该仪器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检出限低(0.1ug/kg);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捷,操作步骤少,目标物损失小,回收率高;该法通过添加同位素内标物降低基质效同时可校正前处理过程目标物的损失;此方法更是本实验室认证过且熟练应用的方法,因此本次能力验证采用此法进行检测。
(3)物料准备: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容量瓶、吸量管、移液器等计量器具均应进行校准或检定,确保定量的准确性。
标准溶液使用有证且保质期的标准物质配置,最好为近期开封的。制备氯霉素0.5ng/mL、1ng/mL、2ng/mL、5ng/mL、10 ng/mL基质标准溶液进行测定,结果经线性回归,线性相关系数至少应大于0.995。注意低温冷藏后的标准溶液,恢复到室温后应观察是否有结晶析出,若有析出需重新摇匀溶解后使用。
筛选与能力验证样品相同基质的空白样品做好质量控制,按照《GB/T 20756-2006可食动物肌肉、肝脏和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筛选出草鱼阴性空白样品。
(4)仪器状态确认:液质联用仪的灵敏度、准确度、稳定性都直接影响检测分析结果,考核前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例如清洗离子源、调谐校准仪器、优化流动相。考核前可通过选取检出限添加浓度0.1ug/kg的阴性空白添加样品平行测定6次或以上,计算相对标准偏差,确认仪器灵敏度及稳定性符合方法要求,确保仪器运行状态正常且处于最佳状态是能力验证重要准备之一。
2.同步质控。为确认在检测过程中应用的物料是否存在干扰或污染,或存在干扰应如何有效计算扣除,须进行质控,质控样至少包括试剂空白、样品空白、0.1ug/kg、0.3 ug/kg、0.5ug/kg浓度的空白基质加标样品。
此次氯霉素能力驗证样品是空白基质加标方式制备,从组织单位制样到实验室领样回单位进行检测间隔了较长一段时间,为保持考核样与质控样两者的一致性,实验室质控加标回收样也应提前加入氯霉素后冷藏。考核样品到达实验室后,与质控样同时自然解冻到室温,添加内标物后避光冷藏放置一段时间,再依据方法开展实验,以保持内标物和目标物的状况一致。
3.实验过程关键点控制。按照《GB/T 20756-2006 可食动物肌肉、肝脏和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标准方法对考核样品及质控样品进行提取净化并上机检测,实验过程中重点把握方法的关键控制点,确保试验的稳定性、准确性。
(1)提取:加入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铵溶液后,增加涡旋30s的操作,更好的避免样品结块造成的氯霉素损失;加入无水硫酸钠后进行均质应尽可能充分,减少刀头上样品的附着,同时避免交叉污染;旋转蒸发仪蒸发提取液时应控制水浴温度及蒸发速度,避免发生爆沸现象造成目标物损失或者交叉污染。
(2)净化:使用正己烷液液萃取脱脂,若样品油脂含量过高,一至两次无法净化完全,可增加正己烷用量或除脂次数,又或利用低温冷冻离心提高除脂效率。
(3)质谱测定:由于正己烷除脂净化样品仍有较大干扰应使用梯度洗脱进行样品测定,并适当延长氯霉素出峰后的运行时间,以此减轻杂质对下一样品的干扰;样品检测应依据先试剂空白后样品空白,先考核样后质控样,先低浓度最后高浓度的顺序进行测定,避免高浓度样品对色谱柱及仪器造成污染,影响后续样品测定的准确度;每个样品需测定三次以上,降低仪器造成的数据误差。
(4)结果计算:3个供试样品结果若出现平行性不好的情况,忌讳人为剔除可疑结果,应取数据的平均值以避免偶然误差提高可行度,同时参考加标回收率结果分析考核样品数据的准确性。
(5)数据及报告提交:确保样品谱图、原始记录及报告符合规定,涵盖所有必要信息,实现可追溯,单位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严格按照能力验证时间节点及要求提交数据及原始记录、谱图等。
三、结语
能力验证过程关键控制点如内标的添加、同步质控、提取结块的避免、质谱检测定性定量的准确性等尤为重要,而能力验证过后的得失分析、经验总结更为重要。能力验证结果是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检验技术能力的综合表现,参加能力验证对实验室技术能力的提升,检测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满足社会需求都是非常必要的。每一个参与能力验证的实验人员及实验室都应系统回顾整个考核工作的过程,总结优势,分析不足,找出技术与管理的漏洞,以此为契机努力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实验室综合能力。当然,利用能力验证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及提高,实现实验室整体能力提升,保证实验室体系持续改进,这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 田娟娟,李晋成等. 国内外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能力验证比对分析与发展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7):134-140.
[2] 黄冬梅,刘欢等.水产品中药物残留检测能力验证实验的技术关键点[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7.07(2) :19-23.
[3] 文龙,郭栋. 加强能力验证体系建设,促进检测机构水平提高[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0( 1) : 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