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名堂,谈地理课堂上如何利用视频素材
2017-12-06罗红宝
罗红宝
摘 要: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一语言,而传统地理课堂中的地图多以挂图和教师的板画为主,显得比较沉闷。如果把地图通过动画形式体现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变化,将多样化的视频引进地理课堂,增加生动有趣的视频素材,让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素材,挖掘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视频素材;新课程改革;地理核心素养
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Edgar Dale)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逐步形成的,只有学生先积累了一定的具体经验,才能有效地增加更加抽象的教学活动,基于这个基础,戴尔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而视频素材在“经验之塔”排在第7层及其以上,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获得一种替代的经验,使学习更为具体,从而更好地学习抽象的东西,冲破时空的限制。
视频素材可以将动听的声音、绚烂的色彩、多维的动画结合,这种素材有利于把复杂烦琐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能在播放的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眼球,给学生带去新颖别致的感性认识,更有利于更快更直接地奔入课程主题。视频必须与课程资源相结合,使得教学内容和方法呈现多样化、趣味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智能的发展,并促进其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养成想学习、爱学习、乐学习的好习惯。
这里所说的视频素材进入中学课堂,不是播放其他老师的课堂实录,而是将来自电视、电影、录像、影碟、微课等媒体文件中获得的对地理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有教学意义的视频素材进行加工和改进,结合课程资源开发,并应用于教学活动时,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相得益彰。
中学一节课的时长约45分钟或者40分钟,既要做到不占用太多时间,又要做到播放的视频服务教学,不喧宾夺主,提高课堂有效性,我认为可以在教学流程中,处理好视频和课堂环节的关系,可使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1.视频可为地理课堂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发动机
在《传统工业区》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主动思考地理问题,将地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教师导入时可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剪辑视频,讲述作为“一战”战败国的德国只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就恢复了经济生产,并发动“二战”。震撼的战争场面中,呈现了德国大量的坦克、大炮、枪支等武器,来引发学生思考和联系,这些武器产自德国鲁尔工业区,此时教师引出鲁尔区工业发展史,激发学生对鲁尔区兴起的条件、衰落的原因和现状的探究热情。又如,使用《闯关东》第23集13分到15分之间,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防止霜冻,在田间点烟抗霜的场景,以“为什么人造烟雾可以防御霜冻”引出《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学;使用《阿波罗11号》中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迈出的第一步,引出天体系统的概念;播放《机器人总动员》中瓦力获得树苗的视频,提出生物在地球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开展教学《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视频的使用不仅能带领学生 “上天”,也能带领学生“入地”。如教师可利用《地心历险》片段,将其作为《地球圈层结构》导入材料,出神入化地钻到地球里面,探索未知的地球结构。
2.视频可呈现过程,提供事实,形成表象
人的视力是直线延伸的,而地球是球体的,人眼看到的范围很狭小,但是人生活的地球却广袤无垠,宇宙更是浩瀚无穷。在《行星地球》的学习中,缺乏立体感和空间想象力是很多学生学习的瓶颈,所以在《气压带和风带》学习中,对三圈环流的立体动态过程无法理解。教师可使用凤凰卫视的科教片《地球大气层》进行授课,将三圈环流进行三维立体呈现,从赤道到两极的对流层的高度大小、三圈环流的大气运动模式一览无余,相对于传统课堂让学生凭空想象三维动态过程图而言,课堂有效性大为增加。
对于《地质构造》学生一直分不清楚褶皱和地形之间的联系,即使用橡皮泥演示动画过程,学生也很难想象并不柔软的岩层怎么会扭曲成那样。使用《第三纪造山运动》视频,在3分鐘时间中,造山运动过程清晰可见,哪里是褶皱,哪里是山海湖田,一点就会。《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用黄土高原从远古到现在的环境动态视频,从植被覆盖率的直观,到该区域的其他地理要素的变化,就可以推理出整体性原理所包含的内容,明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内涵。《城市化》一节中,播放《世界城市历史变迁》,可知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世界人口生产的速度和建设开发地球的速度用迅猛二字不为过。一切的语言在地理过程的演化中,都是苍白无力的,利用视频素材进行教学,不仅直观、动态,还可跨越时间和空间。沧海桑田,几分钟即让学生领略,让学生们看出本质,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3.视频可欣赏审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时代的要求,地理高考对学科发展、科技前沿、课题探究、多元性评价等理念也较为重视。关于“美感”的题目,一直是新高考命题的主流方向。视频文件的使用,对培养学生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作用。当然类似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也是须重点培养的情感。
生活无处不地理。培养学生作为拥有美感的新时代地理人,就离不开高中三年地理视频的使用。《美丽中国》《江山多娇》《航拍中国》《远方的家》等是表现中国风土人情最合适的纪录片,不仅高清、色彩绚烂,而且配音美妙、视角独特。但是时长都很长,如何做到符合课堂要求呢?必须要求老师提前看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甄选,辅以加工和处理后,将视频时长控制在8分钟以内呈现为最佳,如应用于极光的欣赏、大气层之美、生态农业模式、山地之雄伟等。比如,《蜕变》是讲述德国鲁尔区的整治的视频,是世界上关于传统工业区整改最成功的一个区域,具有典型和代表性。可剪辑后展示将鲁尔区改造成攀岩基地、旅游业开发、科技园区建设以及影视基地等新兴产业的视频。并结合我国无锡国家数字产业园与废旧钢铁厂之间的对比,强调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进行借鉴和思考。而《宇宙》视频可在《行星地球》学习中,演示天体系统之美妙、星球之灿烂,激发学生探究太空的热情。
4.视频可演绎原理,突破和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启发思维
《地球运动》想必是高中地理中师生都害怕的一章节,空间理论加数学立体思维和计算,经常弄得学生一头雾水,找不到解题的思路。教学可通过视频演示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之间的绕转动画,也可着重在地球自转和公转过程中,定格某个位置,归纳宇宙中北半球“二分”“二至”的运动特征。可将地球运动的原理尽收眼底,看出斗转星移、四季更替,将多种运动叠加一起,突破空间限制,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用《汽车总动员》中两辆汽车的对话,讨论小镇因为交通线的变化而走向衰落的表述,可在《交通运输布局及变化的影响》教学中播放,启发学生思考交通运输方式变迁对地区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5.使用微课视频,进行章节小结和复习巩固,全面归纳
前面介绍的视频素材的使用在在新课中教学效果明显,高三地理复习课还能使用视频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紧张的高考复习课,假如经常使用声形并茂的视频,并结合近年出现的微课,就能很好地为复习课服务。教师在使用PPT时,把自己课堂现场的声音提前录制好,设置好问题形成视频,并添加背景音乐在课堂上播放。这具有美感、焕然一新的地理复习课,让学生们疲惫感顿消,易于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彭小明,郑东辉.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王以宁.教师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英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