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非金融学专业“金融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12-06董华平

教师·中 2017年10期
关键词:金融学多元化教学方法

董华平

摘 要:“金融学”课程对非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理论性与专业性极强的课程,若仅依靠传统的教师讲授与期末考核的方法,很难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与效果。为此,有必要在“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学科背景、学习兴趣、课程不同部分内容的难易程度、理论与实践要求等穿插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来发挥每种教学方法的最大效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方法;金融学

所谓多元化教学方法,是指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借助新的教学技术手段,教师主讲与学生自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方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并配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方法一经提出便在许多课程的教学中得到应用,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对于如何利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使其在“金融学”课程的教学中取得更好效果的探讨较少,特别是对如何结合非金融学专业学生的特点与“金融学”课程本身的特征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讨论少之又少。面对这种情况,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践经验,探讨了非金融学专业学生学习“金融学”课程所遇到的问题,并在结合分析非金融学专业学生特点与“金融学”课程特征的基础之上,提出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增强非金融学专业“金融学”课程学习效果的教学要求及应用设计,并在本文的最后指出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非金融学专业学生学习“金融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对金融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金融学”课程逐渐成为非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然而,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非金融专业学生学习“金融学”课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的初始态度问题。非金融学专业学生存在天然区别对待“金融学”课程与本专业核心课程的现象,与任课教师的心理距离也相对本专业教师要疏远,致使学习的初始态度不如学习本专业更积极。二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未得到充分激发。由于“金融学”课程本身的理论深度较大、专业性较强,任课教师又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与考核目标而主要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致使学生感到学习难度较大、被动且乏味,最终丧失学习兴趣。三是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许多非金融学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主要依靠教师课堂的讲授。课前没有充分的预习,缺乏对每堂课要点的基本认知与听课预备。课上只能漫无目的、被动地去接受,很容易造成听课疲劳,丧失学习兴趣。四是专业与学科背景参差不齐,“金融学”课程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与逻辑推理能力,若教师事先不充分考虑学生们的客观情况,采用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只会事倍功半,降低教学效果。

二、“金融学”课程特点及对非金融学专业的教学要求

要提高非金融学专业“金融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从该门课程与非金融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出发,制订相应的措施。

1. “金融学”课程的特点

一是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交叉性强。“金融学”课程包含货币与信用、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国际金融与金融发展等内容,这需要非金融学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二是理论性较强。“金融学”课程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抽象的理论知识,感性认知的内容相对较少,特别是汇率决定理论与金融资产定价等内容。三是课时相对不足。由于该门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理论性又较强,而非金融学专业的课时普遍为48或32学时。

2. 非金融学专业“金融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一是弱化理论学习。考虑到非金融学专业学生的经济学基础与学科背景,应尽量减少理论学习,增加热点与时事内容分析。二是多种教学方法并用。针对课程不同部分内容的难易程度、理论与实践要求、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穿插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三是讲授、自学、互学与讨论并重,课前、课中与课后环节并行,分散考核时点,以此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非金融学专业“金融学”课程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非金融学专业“金融学”课程中的作用,应该至少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工作:

1. 开课前——精心做好准备工作

一是对全部授课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学科背景、学习状态、学习目标与要求;二是根据调查问卷制定金融学学习教材、参考书目、教学内容、教学课件、授课计划与授课方式,并及时告知学生;三是搭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沟通交流讨论的平台,提供相关学习资料与资源。

2. 上课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

提高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增强非金融学专业学生学习“金融学”课程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主体意识。一是根据学生对不同专题的兴趣成立学习讨论小组,让每个小组在其负责的专题开讲前进行任务分工并讨论,课上汇报专题、简答其他小组提问题、教师总结,课下小组修改、完善、提交报告;二是教师针对每个专题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在课上通过讲授、案例学习,课下让学生通过作业、在线讨论的方式展开学习;三是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在教师讲授之前,每个小组通过课前预习相关材料内容,提出问题与难点,教师针对问题与难点制订课上教学内容与方式;四是教师提问、学生作答,通过口头测试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热点问题的看法与分析;五是与多元化考核方式相配套,考核方式包括出勤考核、小组间与小组内互评、课后作业、期中口试成绩、期末卷面成绩五部分。

3. 结课后——同行评价、学生反馈与教师总结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非金融学专业“金融学”课程中的应用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为此,教师有必要在结课后进行经验总结。一是要听同行的评价,同行的评价与意见对教学效果的改进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特别要听一些批评与改进的意见;二是要听学生的反馈,学生的意见反馈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更直接,更具有针对性,也更有效;三是认真总结经验,教学过程中被证明是好的做法要予以保留并发扬光大,不足之处要听同行意见与学生反馈,并认真反思,在下次教学中予以修正。

四、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应该把握的三个关键点

教师要使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关键点。一是教师要认识到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非金融学专业“金融学”课程教学中不是几种教学方法的简单拼凑。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根据“金融学”课程不同部分内容的难易程度、理论与实践要求、学生的学科背景、学习兴趣等穿插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发挥每种教学方法的最大效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二是教师要使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非金融学专业“金融学”课程教学中达到最佳的效果,还需要与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予以配合。在多元化教学方法下,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与比重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若仍然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单一的考核指标,多元化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并不显著。三是教师不能忽视师生沟通与互动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想要在教学实践中产生更好的效果,任课教师必须积极地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学生们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为人师表,给予学生人文上的关怀,触动学生心灵,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与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素坤,李 黎.基于问卷调查的非金融專业金融学课程教学研究[J].时代金融,2017(20):299-300.

[2]罗长青,喻凌云.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综合改革探讨[J].教师,2016(11):66-67.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金融学院)

猜你喜欢

金融学多元化教学方法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