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有效问题”建构“高效课堂”

2017-12-06范遗灿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有效问题化学教学高效课堂

范遗灿

摘要:本文针对巧设“有效问题”,建构“高效课堂”进行了探讨。希望能给我们的化学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有效问题;高效课堂;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44

“有效问题”是指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对落实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价值的问题。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深化,还能促使教师了解学生,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进行教学。因此,为了建构高效课堂,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努力探索、尝试编制最有效的课堂问题,精心设计优化课堂提问。

一、设计梯度式的有效问题

教材中有些章节的内容,教学起点较低,难度中等,梯度明显。我们要围绕主题设计成梯度式的有效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帮助学生抓住章节的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同时培养其思维能力,避免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让学生通过问题的回答和得到的启示对主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在设计梯度式问题时,要注意每个问题之间的衔接和过渡,既要避免梯度太大,也要避免将问题设计得太细,以免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既要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又不能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得过死,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在学习“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时,可以精心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 根据Cl2的性质,推測氯水中存在哪些分子、离子?氯水久置后溶液中存在哪些微粒?2. 依据推测,结合所含粒子的性质探究氯水的性质,分析氯水可能发生哪些反应?3. 不能用Cl2漂白过的自来水配制哪些溶液?为什么?

从1,2,3的递进思考中,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如下实验:(1)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2)氯水滴加到NaHCO3溶液中;(3)氯水滴加到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4)干燥的氯气中放入有色布条;(5)将氯水滴加到有色布条上;(6)氯水滴加到淀粉——碘化钾溶液中。

学生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动手动脑、交流探讨,主动建构知识,必然会使课堂学习效率大幅提高。

二、设计情境式的有效问题

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我们要巧妙设置情境,让学生的原有经验与实验事实产生冲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了疑问,学生就不再依赖于既有的方法和答案,不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而是敢于摆脱习惯影响,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敢于用一种新颖的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力求通过独立思考发现新问题并提出独特见解。情境化问题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特定的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任务,从而开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问题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改组或重构知结构的。

学习必修1中“铝与氧气的反应”时,为理解铝表面容易生成一层稳定的致密氧化膜,可以通过实验设计有效的情境式问题:

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学生观察到铝箔熔化,失去了光泽,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这是为什么呢?由此引入氧化膜的概念。

2. 是不是把铝箔表面的氧化膜去掉以后再加热,铝箔熔化后就会滴落?另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再加热至熔化。学生观察到熔化的铝仍不滴落,又是为什么呢?进一步研究铝与氧气的反应,探讨氧化膜的形成机理。

3. 假如铝表面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情况又会怎样?让学生进行铝条的“毛刷实验”,进一步激起学生的疑问与好奇。

4. 生活中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是自然生成的还是人为处理的?

通过一步一步制造悬念,一层一层解决问题,一环扣一环的心理刺激,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体验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是自然而然的,问题的解决是必须的,从而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

三、设计创新式的有效问题

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再只限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需要人们对书本知识进行创造性运用。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爱因斯坦也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要培养学生能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后,可以提出问题: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一定会回答“变红”。此时,让学生代表做该实验,结果却出人意料:先变红,后又褪色。然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可能的原因,一定会出现好多种不同的说法。最后让学生设计实验佐证哪种原因是科学、合理的。

问题探讨活动是一个再创造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前人走过的,但对学生本人而言都是发现过程和创造过程。对于学生的创造性的方法应积极加以推广,有时即便有一定的错误、或者不够成熟、不够完善,我们都应加以肯定和赞赏。对于有问题的地方我们再进行进一步探究、交流、加以完善。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保护他们思维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对于学生独创的方法不要全盘否定,要善于发现其中有价值的闪光点,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个鼓励,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信心,鼓舞学生更加地喜欢学习化学。

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中的一块石头,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心灵的浪花!精心编制有效问题,巧妙优化课堂提问,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参考文献:

[1] 毛东海.试论化学课堂中“有效问题”的设计[J].化学教育,2011(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问题化学教学高效课堂
设计有效问题,引领数学教学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初中历史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的探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