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灌云小麦优化高产栽培技术

2017-12-06何海林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灌云栽培技术小麦

何海林

摘 要:本文介绍了灌云县小麦优化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精选良种、精良播种、配方施肥、田间管理、及其后期管理、适期收获。

关键词:小麦;优化高产;栽培技术;灌云

一、精选优良的品种

本地选用淮麦25、烟农23号、烟农19号等良种,实践证明,选用单株生产力高、抗到伏、抗病好、抗逆性强、株型较紧凑、光合能力強、经济系数高、不早衰的良种,有利于超高产栽培。不同穗数和粒重类型的品种,这些品种以不同的群体结构和产量构成,都可以获得每亩600kg以上的超高产。

二、提高播种质量,适期、精良播种

精细播种,培育壮苗。目前种植的淮麦25为半冬性品种,在苏北地区适宜播期为10月中、下旬,最适宜播期为10月15~20日,播种量以135~150为宜,基本苗225左右。播前选择晴朗天气晒种1~2d,可以提高种子生活力,增强种皮透气性, 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播种前精细整地,播种时落籽均匀、深浅一致,播种深度2~3cm,消灭“三籽”(深、露、丛籽),遇旱抢墒播种或及时浇灌,争早苗全苗。三叶一心期前后,用15%多效唑450~600 兑水喷雾,促进根系生长及分蘖的 发生,增强抗冻抗寒能力,培育壮苗越冬。

三、秸秆还田,提高地力

高产麦田的土壤特点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氮、磷、钾养分充足,比例协调,这样的麦田产量高,增产潜力大。我市每年都有若干麦田创出每亩600kg以上的高产量,共同特点是均为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矿质营养丰富,而且是在氮磷钾比例协调的地方条件下取得的。据山东农业大学用15N同位素示踪研究表明,高产小麦吸收的氮营养有2/3来源于土壤中贮存的氮,1/3来源于当季投入的化肥,如果地力不高,当投入再多的化肥,小麦也只能吸收1/3,说明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是小麦高产的基础。

培肥地力的综合技术有以下几点:

1.深浅结合, 旋耕与深耕相结合,打破犁底层。近几年,我县用旋耕代替黎耕的面积逐年扩大,旋耕工费低、田间坷垃少,易整地作畦,颇受农民欢迎。但是,连续多次旋耕造成麦田耕层变浅,形成坚实的犁底层,一是影响小麦根系下扎,二是影响水分下渗和土壤蓄水纳墒,伏雨径流量大,土壤深层蓄水少,根系发育差,降低了小麦生育后期抗御干旱和干热风的能力,影响粒重和产量。所以,对旋耕麦田,应采取1年旋耕、1年深耕或深松,有的专家提倡2-3年旋耕、一年深耕或深松,实行深耕与旋耕相结合,既有利于保持水土、提高效益,又有利于高产。应旋耕和镇压相结合,使土壤上松下实,避免土壤过于疏松,造成小麦播种过深,形成弱苗。

2.增施有机肥,实施短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通透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麦田理化状优良,土壤钾素含量高,保水保肥,增强小麦抗旱、抗干热风的能力。目前我市麦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0.9%~1.0%,而高产的土壤有机质在1.2%以耕层土壤有机质上,有的甚至更高。提高土壤有机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根据近几年高产麦田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和生产实践证明,在常年亩产量稳定在500kg以上,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2%以上,全氮0.09%以上,碱解氮70mg/kg以上,速效磷25mg/kg以上,速效钾90mg/kg以上的地力基础上,选用具有亩产600kg生产潜力的品种,加上良种良法配套措施,可创每亩600kg以上高产。

3.配套沟系,防渍抗旱 播种后及时高标准田间三沟配套,预防渍害涝灾。田内每隔3m 开一条竖沟,沟深20~30cm;每隔40m 开一条横(腰)沟, 沟深30~40cm;田头沟或四周围沟沟深40~50cm;田外排水沟沟深1.0~1.2m。要求沟沟相连,内外相通,开沟时尤其是套播田 和稻茬田要将沟土均匀覆盖在田表,增强麦苗的抗寒抗冻能力。在小麦生长期间要经常清理沟系,确保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渍 能降的要求。

四、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实行氮肥后移技术

小麦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是以适时适量施肥为核心,促使小麦优质高产。传统小麦栽培,底肥一般占60%-70%,追肥占30%-40%,追肥时间一般在返青期至起身期,还有的在小麦越冬前浇冬水时增加一次追肥。这样的施肥时间和底肥、追肥比例,使氮肥重施在小麦生育前期,会造成群体过大、无效分蘖增多,小麦生育中期田间郁敝,倒伏危险增大,后期易早衰,影响产量和品质,氮肥利用率也很低。该技术因在正常再配条件下、土壤肥力较高(亩产400公斤以上)的麦田中采用;小麦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将氮素化肥的底肥比例减少到30-50%,追肥比例为50%-70%。同时将春季追肥时间后移,一般在拨节期,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移至旗叶露尖时。小麦氮肥后移技术的优点,意识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传统施肥增产10%-15%以上;二是可明显改善小麦的籽粒品质,不仅可以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还能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最终显著改善优质强筋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三是减少了氮肥的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10%以上,减少了氮素对环境的污染,保证土壤肥力逐渐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产100kg籽粒,小麦植株需吸收纯氮3.1kg、五氧化二磷1.1kg、氧化钾3.2kg左右,随产量水平的提高,小麦氮、磷、钾的吸收总量相应增加。

从面上情况来看,高产小麦的施肥存在的问题是氮肥用量过多。解决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根据目标产量确定总施氮量。一般亩产300公斤小麦,底肥与追肥的总施氮量为10公斤;亩产400公斤小麦为12公斤;亩产500公斤小麦为14公斤。亩产600公斤小麦为16公斤。二是根据地力科学确定底肥与追肥比例和时期。中低产麦田,底肥用总施肥量50-60%,追肥用40-50%,追肥用时间是年后起身期;高产麦田,采用氮肥后移技术,底肥用总施肥量30~50%,追肥用50~70%,追肥时间是年后拨节期追肥。endprint

五、小麦越冬期管理技术

冬前麦田管理应以浇水抗旱为重点,抓好划锄、追肥和防止病虫草害等技术措施,做到因苗分类管理,促进麦苗健壮生长,争取形成合理的群体,为明年小麦丰收打下好的基础。

1.浇好越冬水,确保麦田安全越冬。浇越冬水能使小麦在冬前和越冬期间有适宜的水分条件,促进麦苗健壮生长,平抑地温、防止冻害,安全越冬。浇越冬水适宜温度要求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时间在立冬到小雪期间,群体小的麦田应先浇,后浇群体大的麦田。

2.及时划锄,保墒提温促苗快发。干旱年份,麦田要浇水造墒,必然造成土壤沉实板结、通透性差,麦田土壤条件就会变差,小麦分蘖生长缓慢,难以形成壮苗。及时进行划锄,能疏松土壤,破除板结,保墒抗旱,除去杂草,达到促苗快发、培育冬前壮苗目的。因此,冬前应对麦田划锄一边,做到划细、划均、划透,深度达到3-4厘米。

3.合理追施化肥,培育冬前壮苗。合理追肥是培育冬前壮苗的有效措施,追肥能使小麦扎根深,促进麦苗由弱转壮,确保小麦安全越冬,有利于春季早返青,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产量。冬前追肥以每亩施用标准氮肥15-20公斤为宜,对群体少和脱肥麦田,应结合浇越冬水适当多追肥,以标准氮肥20-30公斤为宜。

4.搞好草害防治。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用粉锈宁有效成分120 于麦苗拔节孕穗期对适量水喷雾,预防白粉 病、条锈病,同时注意纹枯病的防治。根据植保部门对麦穗蚜、黏虫、麦蜘蛛等害虫发生情况的测报,达到防治指标时,立即用 药防治。在抽穗扬花期做好药肥(剂)混喷,防好赤霉病等小麦后期病害,提高结实率和籽粒充实度,改善品质。

六、小麦返青拔节期管理技术

春季麦田管理以肥水措施为主,加强病虫草害的防治,做到促控结合,分类管理,是争取高产的关键。

1.及时划锄,促控结合。队旺长麦田,要及时划锄,深耕断跟,促进两极分化,控制群体。

2.分类指导,肥水促进。小麦返青后,对不同麦田进行分类管理。对旱薄田和基肥施用不足的麦田,要在返青期把追足,一般亩追标准氮肥20-25公斤。对一般水浇田要结合浇起身水把肥追足,一般亩追标准氮肥15-20公斤。对精播高产田要抓好起身拔节期的肥水管理,一般亩追标准氮肥5-10公斤。

3.叶面施肥,促进麦苗健壮生长。叶面喷肥可被叶片直接吸收,针对今年我市麦田存在旺长趋势的特点,采取叶面培肥,可有效地促进麦田生长,由旺转壮。喷肥可采用磷酸二氢钾、海生素、生多素等叶面肥。磷酸二氢钾使用浓度0.5-1.0%,或海生素600-800倍液,或生多素1000倍液喷于叶片。

4.搞好病虫草害防治。对,麦田杂草应搞好人工划锄除草的同时,及时开展化学防治,化学除草的最佳时期是3月下旬到4月初,力争在小麦拨接前结束,选择气温较高、无风天气进行,可用2,4D-丁酯乳油每亩40毫升,兑水50公斤,或杜邦“巨星”粉剂每亩1克,兑水50公斤喷雾。对野燕麦等单子杂草危害较重的地块,防治时应添加骠马或世玛等药剂混合喷雾。6.9%骠马乳油亩用量40-50毫升,3.6%世玛水分散剂亩量15-20克。对小麦纹枯病要在小麦起身时突击开展防治,防治方法可用井冈霉素200倍液或烯唑醇1500倍喷根茎部。对其他病虫害也要搞好预测预报,及时进行防治力争把病虫草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七、 小麦抽穗、开花一直到成熟管理技术

从小麦抽穗、开花一直到成熟,是小麦生长的后期,这是小麦形成籽粒产量的重要生长阶段。因此小麦生育后期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根、保叶,防止早衰,增加粒重。小麦开花期至灌浆中期的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在小麦开花期,没有降雨、土壤比较干旱时,应该在开花期浇好杨花水,也可在灌浆初期浇水。要注意有风不浇,防止倒伏。

要大力防止病虫害。小麦条锈病是后期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病害,特别注意进行预测预报,及时防治。这几年,蛀牙为害较重,有的地区白粉病常常发生,均要注意防治。小麦生育后期,在叶面施适宜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等叶面肥,有利于预防干热风危害,可以结合在防治病虫害时一起施用。

八、 适时收获

小麥蜡熟末期是收获的最佳时期,此时干物质积累达到最多,千粒重最高,应及时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晾晒,防治遇雨和潮湿霉烂,并在入库前做好粮食精选,保证小麦商品粮的质量。优质专用小麦还应注意收获时。要单收单脱,单独晾晒,单贮单运,防止混杂。

参考文献:

[1]张源俊,浅谈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商情》2013年44期23-25.endprint

猜你喜欢

灌云栽培技术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浅谈灌云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灌云豆丹美食节:吸引八方宾客的响亮名片
开放包容聚万福 创业创新谱新篇——访连云港市灌云县委书记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