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缩小城乡学生写作能力差异的思路与对策

2017-12-06郭琼

教师·中 2017年10期
关键词:模仿积累生动

郭琼

摘 要:当前,城乡学生在作文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缩小城乡学生写作能力差异,这是摆在乡镇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文章作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难题,就要有意识地培养乡镇小学生积累能力、仿写能力以及把文章写具体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真正提高乡镇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难教;难写;积累;模仿;具体;生动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城乡学生在作文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城乡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生活环境、教育环境不同[1]。乡镇学生的父母不够重视教育,学生课外阅读量极少,视野也较为贫乏,仅限于自己生活的范畴。与之相比,城市学生阅读量及视野更多、更广。据调查,乡镇学生都有共同的特点:一是没有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所以找不到写作的主题;二是乡镇学生读书时囫囵吞枣,缺乏细细品读,动笔积累更少,因此,文章写来枯燥乏味,甚至还会抄袭一些《优秀作文选》里的文章。所以,作为乡镇教师,需要找准乡镇学生作文能力差及作文写作难的根源,对症下药,为学生扫除作文中的“拦路虎”。

一、积累应用,让写作之泉用之不竭

乡镇小学生写作文是一大难题,难就难在“无米之炊”。没有语言的积累,文章就写成了一篇篇“流水账”。这多由于乡镇学生不重视积累生活素材和语文素材,而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中也往往忽视让学生多些积累、背诵。因此,让乡镇学生从点滴开始,积累好词、佳句,以及生活中细节,并学会把积累下来的点滴恰当地用在作文当中,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1)优美语言的积累。让学生从各种有益书本中进行分门别类的积累并摘抄下来,这些便是学生语言库里的珍宝。如“哭”:例一,泪水倾泻而出,好似那瀑布一般飞流。例二,如此凄凄惨惨的哭泣,仿佛经过黄连水的浸泡,是那么的苦涩。教师还要鼓励乡镇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若能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还怕他们没有话可写吗?

(2)生活的积累。如果说生活是源泉,那么文章就是溪水。源泉不枯竭,“溪水”便能永流不歇[2]。缤纷的世界、绚丽的生活都可以作为生动的写作素材。一方面,乡镇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加强生活积累,做到读写结合。另一方面,再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注意关注乡镇的日常生活,及时将自己见过的、听过的以及感受到的事情记下来进行积累。

(3)边积累边教会学生应用。积累,是为了会用。分门别类地进行积累,分得越细,学生越懂得怎么用。如心情类,能细分成伤心、高兴、奇怪等几类。如此,学生分类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作文不再是干巴巴的;写到难过时,则是形象的比喻句:心中仿佛压着一座山,沉重极了;描写“小草”时,则是一长串的拟人句:小草弟弟削尖了脑袋往上钻,争先恐后地与春风阿姨握手。这样的修辞语句用得灵活了,乡镇学生作文怎么不会显得生动活泼呢?

二、照猫画虎,让写作之路有样可仿

照猫画虎,即照着样子模仿。叶老先生说过,“教材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2]。”作为乡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找到模仿点,通过连续不断的仿写,达到能灵活运用作文技巧的目的。先从句的模仿开始。如,模仿天气变脸的句子:“天空仿佛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太阳还笑眯眯地挂在天上,这会儿却倾盆大雨。”学生们可以文思泉涌:“天空好像东海龙王,一言不合就招来雨婆婆,大地成了水的世界。”“老天爷变脸犹如烙饼,短短的几分钟,它就翻了个面。”……

教师还可以让乡镇学生随文练写,进行整段或全文的模仿。在课堂教学中,找准课文最恰当的练笔点。在学生的感情有了共识之处或生活经历有了相似之处时作为仿写练笔点最为恰当,学生才会情感迸发,有话可说。在模仿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根据现实生活,根据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创新,抒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出新意、创个性。实践证明,乡镇学生们通过一段时间仿写练习,不仅提高了写作技巧,而且丰富了写作素材。

三、添枝加叶,让写作之处锦上添花

“作文不具体”是小学生作文中最突出、最常见的问题。在教学中,我曾发现有些高年级学生还只能写三百多个字,还有些学生虽作文字数达标,但全篇采用记“流水账”的形式来写事。其原因都是写不具体,缺少细节描写,抓不住重点,找不到闪光点。为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训练:

1.训练把瞬间事件的细节写具体

在乡镇学生的好词佳句积累量达到一定阶段后,就要开始训练他们把细节写具体。让学生先学会细致地描述几秒钟的细节或变化。可以尝试着通过表演或想象,把某个场景或某个片段分开成几个部分,角色的动作变成若干连续动作,物体的变化分成若干个连续变化,像慢动作的画面一样。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引导学生每个细微的变化都进行详细的描述。即让学生展开想象,描写细节,把瞬间的事写得有声有色。实际训练中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创设情境法。如让学生在课堂上“捧腹大笑”,现场观察学生笑的表情、动作、声音,并加以想象。再让学生把“小男孩笑了,笑得那么欢畅”这句话写具体。短短笑的一瞬间,学生们有的抓住了眉眼的变化;有的对嘴巴的形状进行了夸张的描写;有的观察到了手的动作、脚的配合;有的想象着如此大笑是何原因;等等,把这些所见所闻合起来,便成为一段话。

第二种,设计一些话题让学生进行片段的训练。这需要学生针对此话题进行大胆想象,再把所想象的内容写具体。如 “她轻轻一跳,就跳过去了。”“语文课上,老师严厉极了。”……这样不断地指导学生进行片段练习,既提高了乡镇学生的想象能力,又使学生学会了把细节写生动、写具体。

2.学会抓住发生时间较长的事件中的重点内容

有些事发生、发展的时间较长,在整件事件中,如果每个微小细节都写,容易犯记“流水账”的毛病。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找准事件的主要情节,并抓住主要情节中有关人物的动作、神态的变化,如会说些什么话,有什么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等。

如《记一件有趣的事》这种类型的题目,应该找到“趣点”,在趣点上下功夫。学生要写自己和伙伴们一起去为自己的蚕宝宝摘桑叶,结果爬太高,桑叶是摘到了,却趴在树枝上下不来。那么“趣點”在哪儿呢?趣点是“爬到最高处下不来时的恐慌”这一点必须详细。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引导,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充分想象,具体生动地写出“恐慌”的部分,以达到突出“趣”的主题。

训练写景或写物的段落,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五官体会事物的“形”“色”

“声”“香”“味”“触”,并展开充分想象进行描写。如指导学生写“家乡的小溪” 的味:掬一捧溪水,浅浅尝,你会感觉到它比牛奶更纯净,比蜂蜜更清甜,比甘泉更清澈。这种方法,就算是抽象的事物,也可以适用。如让学生写写时间。教师先指导学生试着从颜色上写:“我的眼里,时间是有颜色的。清晨,时间是蔚蓝的天空颜色;中午,时间化成了耀眼的白色,晚上,时间又变成了暖暖的金黄色。”接着,再要求他们写出时间的“味道”“声音”“形状”时,就容易得多了。

这三个训练步骤是环环相扣的。实践证明,在这样的训练下,乡镇学生不再会把作文当做洪水猛兽。城市学生笔下能奏出热闹的都市曲,乡镇学生的笔端也能流泻出浓浓的自然味。此种训练,好似赐给乡镇学生一把利剑,为乡镇学生披荆斩棘,闯出作文新天地,这样缩小了城乡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进而提高了乡镇学生写作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陈 珲.浅析城乡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差异[J].才智,2016(21).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第一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仿积累生动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