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控亟待加强
2017-12-06运启毓
运启毓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控难”的现象普遍存在,难在何处,为何而难,笔者认为难就难在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认识上存在误区,机制上存在缺陷,管理上缺乏手段。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首先,商业银行普遍认为操作中的风险主要存在于“操作人员”和“操作环节”。银监会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中明确指出,所谓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在对操作风险的认识上明显存在偏差。
其次,商业银行普遍认为操作风险的产生源于“制度缺失”,好像制度是医治操作风险的“灵丹妙药”,从而造成“制度建设是个筐,什么问题都往里装”。这实际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认识。
再次,商业银行存在对操作风险认识不够深入、风险意识较低,从而造成面对小问题时并不重视,而当问题严重时已无法处理的现象。这是由于商业银行将操作风险归结为小问题、小毛病,在这种消极、错误的操作风险意识指导下,必将影响日常操作质量,一旦发生大的风险事件就会束手无策。
二、商业银行内控机制上存在的缺陷
一是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不完善。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转型,业务创新层出不群,但与此相对应的制度建设却没有及时更新,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并存在内控盲点。
二是商业银行内控管理不协调。由于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再加上部分业务边际不清,在制定操作规程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时,也没有经过充分、科学和精细的风险评估,造成在一些關键风险点的控制上缺少制度支持,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内部尽管已对风险进行管控,但无法达到预期的现象。
三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存在制度滞后现象,使得业务转型无据可依,规范、审计处罚,以及制度样本等均无有效依据。例如,当今大额现金支付审批制度等相关规定,就存在基层行需求与制度规定不相符的情况。
四是商业银行执行力较差,使得规章制度无法起到积极作用。这是由于上级行只重视制度制定、文件发放,却对落实与核查流于形式,并不做深究,而下级行对问题秉持灵活应对原则,使基层网点操作风险与日俱增。
五是在内部控制中并无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投入。随着经营转型的不断深入,基层商业银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而上级行对基层网点的人员配置仍以业务量定编定岗,从而导致基层网点在业务品种,以及业务范围扩大中,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给予配置,经营风险、操作风险发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控措施建议
第一,商业银行管理者应根据《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的有关规定,针对影响操作风险管理的“症结”逐一进行管理。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合规文化理念”,促使员工将遵守规章制度落实到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中,使得操作风险管控在每个员工、每个环节、每项内容,以及每个部门均得到高效落实;二是要对操作风险管理体制,以及制度进行不断的修改完善,从而为基层网点实现转型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三是针对操作风险易发部位,要采取强制休假、岗位交流,以及定期轮岗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切实加强对基层网点的管理。四是要建立健全查处、揭露、披露,以及奖惩机制,并在操作风险信息管理中加入预警报告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机控、制控和人控措施,有效杜绝操作风险。
第二,端正业务经营思想,正确处理风险防范与业务发展的关系。一是要在严抓业务经营的同时,狠抓基层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引导员工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二是要在业务经营转型中始终秉持以利益导向为操作风险“风向标”的原则,并将风险防控严格落实在成本核算等管理理念中。三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基层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基层网点操作风险管控得到有效落实。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培育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一是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一线员工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教育,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合规文化。二是要引导员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员工珍惜现有的工作、生活环境、爱岗敬业,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远离违法乱纪。三是要进一步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特别是新入行员工的岗位、新业务、新技能培训,使每个员工熟知相应的业务流程、内控要求和经办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弄懂、记清规章制度、奖惩规定,以及内控的权限责任,打牢思想防线。
第四,整合监管资源,构建内控与条线监管联动机制。一是各业务部门要切实加大条线自律监管力度,并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业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控。二是对一些操作风险苗头性问题,要早发现、早纠正、早下手。三是在目前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要“借力监管”、“联手行动”,实现监管信息资源共享。这样既解决了监管人手不足的矛盾,又避免了部门之间重复检查、基层行接待检查过多、过频的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酒泉分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