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化学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2017-12-06徐寒
徐寒
摘 要: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不能适应当前的化学教学改革,明显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创设情境;构建;逻辑
有效,甚至高效课堂教学让我们思考我们的教学模式能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这一宗旨
服务。
一、当前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开展这么多年,为什么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得不到改变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为了有利于控制教学管理;受高考压力的影响。
二、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对化学感兴趣,让学化学的学生积极主动起来。
1.教学目标需要深入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深入理解和把握好“度”,让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活动,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现象的
出现。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化学课堂教学多样性、复杂性和知识延展性的特点,化学课堂的情景创设可以按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1)通过化学实验创设探究情景。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思考这个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用途。我拿出断了线的耳机,让学生把断铜丝连接起来,看看耳机能否修好。有些学生直接将断头绞起来,但是有时候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在提示刚才讲的原理后,有学生提出将铜丝连接的头放入酒精灯中灼烧后,立即插入乙醇中。接着学生动手实验,结果发现,铜丝融接在一起,耳机也没有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最后让学生总结这个实验过程涉及的有关知识。这样,这一节课学生学习兴趣很高,课堂气氛很浓,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改变生活。
有目的地设计实验,激发学生思维活跃点,让学生敢于研究、推理、联想和讨论,从而养成学生乐于动手实验、善于动脑、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实践表明:化学实验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化学问题、强化学生思维的最佳手段。
(2)通过化学学科理科特点,运用逻辑关系来创设探究情景。知识是密切联系的,新旧知识都有一定的逻辑结构,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可以找到知识间前后的逻辑关系,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问题或提示,然后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当然,这些问题的提出要体现出新旧知识的关联,问题的梯度性和逻辑性。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識来解决学习新知识出现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动力和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通过学生探究有争议的问题,创设探究情景。化学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些对学生认识上冲突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欲望。例如在“乙烯“教学中,让学生分析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的原因,让学生去设计怎样验证两者的不同,虽然课堂时间会用去很多,但是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这也是化学教学的关键。
(4)通过多媒体工具动态演示探究情景。化学研究不仅限于研究宏观物质,对物质的微观领域也做了广泛的研究。
(5)通过让学生面临加以解释的化学现象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需要加以解释的化学现象,使其产生疑问,触动他们内心强烈的求知需要。例如学生在“分子的空间构型”的杂化轨道理论学习中,可以先将H2S、H2O、NH3、CH4、C2H6、C2H4、C2H2等分子空间展示出来,然后通过层层设问,步步引入杂化轨道理论,并解释一些分子空间形状,使本来很抽象的很难掌握的知识要点变得简单明了起来。那么原因何在?这就呈现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培养了严谨的推理科学态度。
3.根据需要,机智生成,构建动态的化学课堂
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组织,让课堂活跃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可以达到甚至超越预期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的,是富有激情的过程,构建动态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够依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充分地估计他们接触教学内容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用开放的心态设计灵活、动态、板块式的“学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由错误生成,可以由提问生成,也可以由意外生成。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学生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获得什么样的发展。如果教学过程是单一的,学生只能获得片面的发展;如果教学过程是丰富的,学生就会获得生动的发展。教学与过程不可分离,不存在没有过程的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学存在的方式,更是教学存在本身;若抽离了过程,教学存在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构建动态的课堂对教师的潜能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有灵活应变的能力,才能很好地把握课堂。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对教师要求更高,那就是教学过程充满着挑战与机遇,呼唤着智慧与效率。只有能够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多创设学习情景,才能驾驭课堂,启发学生,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魏建方.构建动态的教学课堂 捕捉生成性课程资源[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7).
编辑 栗国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