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小组合作学习中活动任务的创设

2017-12-06张小林

新课程·中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策略

张小林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新一轮课改的热潮,但是实际教学中,由于活动任务创设不恰当,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不高。活动任务既要充分考虑学情,让每个学生都能承担;又要立足文本,把握重难点,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教材中几个教学片段为切入点,提出在创设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要任务明确,便于学生操作;要有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要立足文本,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从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组合作;活动任务;策略

本轮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其中合作学习就是新课程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下面笔者结合一年多的小组合作体会,谈谈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创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活动任务创设要明确,便于学生理解与操作

语文学习中有时一个问题很大,很空,难以回答或者难以准确回答;如果在讨论中,遇到一个不是很明确的任务,大家容易岔开,讨论便不集中。

如《台阶》一文,内容丰富,“父亲”形象丰满,如果教师简单提问:说说你读了《台阶》后,你觉得“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勤劳、艰苦、有梦想——似乎每个人都可以起来说说,但是一定会很混乱,“东一榔头西一斧头”,对于这样的问题,合作的价值也

不大。

从哪个角度入手能由浅入深更好地解读父亲的形象呢?小说关于父亲的“物”特别多,草鞋、黑瓦罐、烟枪、鞭炮、扁担、三块青石板、九级台阶等,都提供了解读父亲的途径。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理解层次以及文章的这一特点,如果将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确定为:请阅读《台阶》,结合与“父亲”相关联的“物”,分析父亲形象。这个任务的设置一下子把全文串联起来,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就能由浅入深,一步步走进“父亲”的心灵深处。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活动任务创设要有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

创设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要充分考虑学情,让每个学生都能承担且有价值,这样的合作才有效。如果任务设置让一部分学生无从下手或者无需思考,那么这样的合作效果定会大打折扣。

如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石壕吏》,为扫除阅读障碍,检查预习效果,为鉴赏诗歌做准备,教师一般会布置学生对照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对于此问题,学生全班交流基本是原文翻译,在讲述中有个别翻译不当或者有错误的地方,马上被指出。

对文章的复述能力训练很重要,但是简单的课文翻译,只要认真对照注释,翻译不成问题,合作的意义不大。而且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差异,难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这首叙事诗中涉及的人物多,而仅从一个人物的角度讲述故事,对理解诗歌内容有很大的局限性。

如果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得到提升,将此任务变通一番,会有更好的效果。如:请对照注释理解诗歌,选择从诗中一个人物角度(如作者、老妇、老翁或者石壕吏)讲述那天晚上发生在石壕村里的故事。

此任务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是否存在阅读障碍,对叙事中涉及的人物、关键情节从不同角度相互印证,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内容,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去完成任务。换一个角度讲述故事,也是一种创造,对学生的挑战更高,且能丰富、立体地理解文章,效果比简单翻译课文当然好得多。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活动任务要立足文本,引领学生抵达文本核心

创设小组合作任务,要把握文本的重难点,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如果任务游离于文本边缘,学生的学习当然就停留在浅层,活动气氛即使活跃,那也是南辕北辙,也就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同样在《石壕吏》一文教学中,笔者见到这样一种教学片段

实录:

老师:老妇的“致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吗?小组合作,想象石壕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并分角色表演。

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各组都积极准备表演。到了全班展示环节,几个小组都争相上台。一小组五位学生上台。一个演石壕吏,两个演跟班,一个演老妇,还有一个读旁白。

旁白:门刚开,县吏便扑了进去,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到哪里去了?快交出来!”(两个跟班在一旁张牙舞爪)

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怕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交县吏看)

表演的学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教室里充满了欢乐的笑声,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但是在热闹的背后,总觉得有些别扭。

其一,很显然,《石壕吏》作为一个严肃的主题,笑场很不协调,有恶搞之嫌。

其二,整个课堂注意力都被石壕吏所吸引。将《石壕吏》的研究中心放在对石壕吏的凶暴的评判上,这种解读就陷入了偏窄的误区,忽略了主体,转移了视线,对这一史诗的作品处理过于简单。

如果将此任务更换为:“诗圣”杜甫的诗作被誉为“诗史”,它再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小组合作探讨,从诗作中你读到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学生小组通过咬文嚼字,不难读出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读出安史之乱时期家破人亡、民不聊生的社会惨状;读出当权者的狼狈,以及唐王朝的岌岌可危;还能读出当时老百姓勇于承担苦难、渴望早日平定叛乱的心声。

尽管此任務没有表演环节,但是经过小组严肃的探讨,对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风格特色理解无疑是有成效的,对《石壕吏》的解读也更为全面且深刻。

小组合作学习突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也从学习的“前台”走到“幕后”。但是教师的作用并不因此减弱,因为合适的、科学的活动任务的创设,是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参考文献:

张素兰,李景龙.合学教育:突破合作学习的5大瓶颈[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

编辑 栗国花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