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教学设计

2017-12-06朱美兰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质疑导入

朱美兰

【摘要】《夏》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优美散文,其清新短小、内涵丰富。对此,本文再现了《夏》一课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夏》;导入;一读;二读;三读;质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设计说明】本文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清新短小而又内涵丰富。文章用生动形象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表达了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七年级学生散文学习现状以及本文的特点,我精心确立了教学目标,并把教学重点、难点放在“赏析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夏的赞美之情”上。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本教学设计我主要践行以下两个理念:一是在诵读中感知、理解——“读是解读文本的金钥匙”;二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高效课堂永恒的主旋律。

【教学目标】1.概括每一段的大意,理清课文思路;2.赏析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夏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赏析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夏的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第四单元,我们诵读了朱自清充满希望、花枝招展、生机盎然的春,也欣赏了老舍笔下温晴慈善、生机勃勃的济南的冬天。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当代作家梁衡的《夏》。(板书:夏 梁衡)【设计意图:由本单元刚教学的《春》和《济南的冬天》导入,不仅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二、一读课文,理出思路

有人说,读是解读文本的金钥匙。下面让我们首先诵读课文。诵读时请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力争读出感情,并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些什么。

1.分组诵读第一、第三、第四、第五段。【设计意图:第一段全体诵读,第三、第四、第五段分别请三个小组竞读。全体诵读,让全体学生尽快融入课堂学习,并形成良好的朗读氛围;第三、第四、第五段分三组竞读,激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不甘人后、凝神聚力的朗读中,更好地把握夏的特点和作者所寄予的情感】

2.师生简单点评诵读情况。【设计意图:通过点评,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另一方面明确朗读重音的确定、语速缓急要与作品所表达的感情相适应】

3.讨论以上四段主要内容。明确:第一段总写夏天的特点;第三段写夏的色彩是金黄的;第四段写夏的旋律是紧张的;第五段写夏是应该赞美的(在讨论以上四段主要内容时,教者紧扣文本内容,跟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并提炼出通过抓首括句来概括语段内容的方法,教学生以渔)。

4.点名让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所点学生为朗读水平优秀者。其他同学不看书本,闭目倾听同学朗读,捕捉作者所描述的画面)

5.讨论:用“夏天的——是——的”句式说话,并概括第二段的段意。明确:第二段写夏的景色是磅礴的。【设计意图:先师生、生生讨论第一、第三、第四、第五段主要内容,当学生阅读积累到一定的方法、经验后,再让学生根据所给句式自主总结,学生的自主、探究、概括等能力会不断提升】

6.明确全文“总分总”的结构。课件相机呈现:第一段总写夏天的特点;第二段写夏的景色是磅礴的;第三段写夏的色彩是金黄的;第四段写夏的旋律是紧张的;第五段:写夏是应该赞美的。思路:总—分—总。

总结:一读读出了各段大意,理出了文章清晰的思路。(板书:思路)

三、二读课文,慧眼识“珠”

1.下面让我们再次使用“读”这把金钥匙,速读全文,用你的慧眼找一找文章中最能揭示梁衡心中的夏的内涵的句子。(课件出示相应题目)2.学生交流、比较、品读。3.明确:著名作家茅盾在《风景谈》中写道:自然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是伟大中的尤其伟大者。在梁衡的眼中又何尝不是呢?文中赞美了夏,尤其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劳动者,这是一首劳动者的赞歌。文章深刻的内涵可谓匠心独运。(板书:内涵)【设计意图:通过速读,重在考查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的信息,很好把握文章主旨。】

四、三读课文,品味赏析

1.假如让我们三读课文,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是啊,文章在语言的运用上也是可圈可点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品味赏析文中精妙的动词和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多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思考中最好动笔写一写。每个人只要讲出一点就行。【设计意图:努力践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阅读教学要求:“要珍視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2.助品举例: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赏析:“长成”一词生动地描摹了芊芊细草的形态由短变长、由疏长密的过程。而“凝成”则生动的描写了树木的色彩由浅入深、由淡变浓的过程。两个动词的使用给人以动态的美感。技巧:分析这个动词抓住了事物的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课件出示助品举例相关内容)

3.学生展示。【设计意图:针对七年级学生实际,先组织学生默读课文,细细地揣摩品味,教者再举例赏析,指导赏析方法,最后小组交流,个人进行展示。将学生个体品味和教师相机指导、引领和点拨有机结合,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有机结合,有效提高阅读质量】

4.教师总结。(板书:语言)

五、学生质疑,师生释疑

解读至此,我们读出了文章思路清,读懂了文本内涵深,读品了文章语言美,相信同学们有所受益。(板书:清 深 美)学则须疑,有问题吗?(学生如有问题,师生课堂研讨解决)【设计意图:“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在质疑里,学生才能全面、彻底学懂、学会,从而真正懂学、会学】

六、布置作业

1.课外比较阅读,课后第三题;2.搜集整理有关写夏的词语、短语、古诗文。【设计意图:夏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不同作者对夏的描写、解读也各有不同。调动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走近更为丰满、多样的夏,为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奠基】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质疑导入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于中学语文“导入”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