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粉丝:新时代的文化社区
2017-12-06石翔
石翔
2016年年终,《电子竞技》杂志的年终盘点上把年度人物给了“迷妹”群体,作为真正改变电子竞技盈利模式的群体,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们一直保持着对这个群体的持续关注,希望可以得到更多关于粉丝社群和迷妹们的故事。
一年之后,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的一个月里,虽然LPL的队伍没能把召唤师杯留在中国,但是中国英雄联盟粉丝却成为各大主流媒体热议的对象。通过一年的积累,无论是在理论上的积累,还是实地的调查让我们正逐渐揭开这个社群的神秘面纱。
在庞大的消费能力,疯狂的追随甚至是完成一个个明星的塑造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结构繁杂,彼此交织的粉丝社区,没有任何一个粉丝能够代表这个社区,而每一个人又是社区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最终,在经历了无数次选题会之后,我们决定最终把选题锁定在英雄联盟项目的粉丝,因为不同游戏背景,不同年代,不同玩家社群都会让随之派生出的电竞项目粉丝产生明显的差异。即便是只讲英雄联盟项目的粉丝,我们依旧需要逐一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他(她)们是谁?
因为他(她)们干了什么,所以把他们归为粉丝?
以及最重要的,她们很多时候为什么会做出这些行为?
三种逐渐清晰的粉絲群体
在《见到你,很高兴》一文中,作者尝试描绘了一些画面,这些粉丝都是出现在这次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上的观众,其中每一个人都是英雄联盟项目的观众和粉丝。
我们先按照了解《英雄联盟》这款游戏的方式来拆解,利用之前的游戏经验和在游戏社区内的活动成为游戏玩家,之后逐渐开始接触游戏内推广的赛事内容,逐渐成为赛事粉丝。这是英雄联盟粉丝中最主要的群体,他们以男性为主,网吧和大学宿舍是最主要的场景。换言之,他们多数在重度游戏玩家和大学生这个两个角色所处的时间里有高度的重合。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会有很多人选择用这次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来完成祭奠青春的仪式,而不是单纯去享受观赏比赛带来的感官刺激。从人数上来说,这一部分粉丝是最多的,而且很大程度上和之前一些电竞项目的粉丝比较类似。
如今,这些粉丝的身份看上去可能千差万别,但共同点也十分明显,深度游戏和校园时光,再向下推导一步就是粉丝为这个项目自己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最终形成了关联。
很多传统体育的项目,或者说一般性的兴趣爱好,很多时候都和时间的投入成正比。但是任何一个身体对抗类的体育项目,几乎不可能超过日均两小时的投入时间,可是电子游戏却由于对身体的消耗很小,很容易投入大量的时间。
我们把这种关联定义为经典型的英雄联盟粉丝。
但是电子竞技魅力从来都不只是一帮男孩子聚在宿舍度过奢侈的大学时光,从S3赛季开始,无论是LPL还是其他的官方赛事,都开始被大量的接入客户端,而那些之前因为游戏角色呆萌可爱而选择陪男朋友尝试这款游戏的姑娘又不愿意为了一场游戏的输赢面红耳赤,所以看比赛是很多人提到的解决方式,又不让男朋友觉得自己不愿意陪他玩,同时也不必在一局游戏里被裹挟着。
所以在直播时代之前,游戏客户端是真正让粉丝和电竞产生关联的渠道,即使到了今天,通过客户端的观赛仍然十分可观,这一点上是其他电竞项目少有的。在游戏和电竞之间,这些姑娘是其实更关注电竞的部分。
套用之前的方法,我们会发现这类人群中确实会找到更多的女性,而共同是来自于相对空闲的时间和最初目标性不强的浏览方式,这看上去更像是周末坐在家里一起看电视剧的模拟。更类似传统媒体和观众之间的关系,他们拥有粉丝圈,但追逐的多数是一些明确的符号化内容,而不像最后一类人会形成很强的类社会关系。
同样,我们把第二种关联定义为媒体型的英雄联盟粉丝。
最后一类粉丝大致集体形成在2015年,这个阶段两个标志性的分水岭来自于社交网络将传统媒体的权力彻底下放,同时,直播开始在中国崛地而起,侵占了年轻人剩余几乎所有投入在传统媒体上的时间。
媒体的式微代表的是话语权的改变,粉丝开始决定究竟谁能成为粉丝,而在这个时代下成为英雄联盟观众的年轻人,不少就此开始了自己的明星养成计划。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现在LPL的明星辅助选手田野(Meiko),粉丝们在社交网络和直播平台的帮助下充分的见证了田野和她们一起的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分立出一些满足不同“类社会关系”的分支,现在更流行的说法叫做,姐姐粉、亲妈粉、女友粉、“佛系追星”林林总总,这些粉丝之所以会被归类,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表达的方式和内容,会让人联想到一些常见的社会关系。只不过这样的社会关系在明星和粉丝之间并非真实存在。
粉丝会单向的按照固有的社会关系模式去处理和明星之间的关系,比如姐姐粉,会像照顾弟弟一样在微博、直播间表达自己的感情,会往俱乐部快递零食,有一些真实社会关系上的困扰也会尝试和明星分享。这类粉丝中女性的比例更大,这一点中国传统的社会关系也有一定牵连。
在整个类社会关系里,粉丝不断的聚集,依托社交网络的影响力让选手一步步成为明星,这些类社会关系虽然不能得到明确的回应,但是选手一步步人气的积累,影响力的提升都会给这些粉丝带来正相关的反馈。
所以我们把第三种关联定义为养成型的英雄联盟粉丝。
针对这三类粉丝群体共同构成的英雄联盟粉丝社区,我可以按照已经的方法去寻找整个英雄联盟粉丝的一些共性和演变历史。
更为贴近的接受模式
回到社交网络打破传统媒体话语权的问题上来时,我们会发现过去几年里,虽然权力被下放,但是一种新的权力模式并未真正诞生。作为与社交网络发展高度重合的一代人,他们习惯接受来自于社交网络的信息,并对于发酵这些信息乐此不疲。
在和绝大多数英雄联盟粉丝聊天的过程中,你能清晰的感受到,他们几乎不会存在对渠道的筛选。微博是多数信息的源头。每天微博上贴吧里都会充斥着大量被称为“节奏”的八卦新闻。
在这样的社交环境之下,相比于传统体育领域经常存在的粉丝俱乐部和社区,整个英雄联盟观众的社区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上十分松散。这直接导致的是粉丝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许多明星选手的关键信息,很多信息也沒有可以核实的方式。而作为赛事最为重要的明星——职业选手,能不能维护好社交网络和直播平台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造星门槛。
不同于娱乐明星和体育明星,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让他们暴露在公众面前,电竞明星会保持更高的曝光率,如果直播约在身,消失在公众视野几天即会引来各种猜测。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节奏,直播和社交网络同样也是辟谣的第一阵地,明星的生活更透明,粉丝也通过看上去更全面的渠道接受信息。
这让很多粉丝都觉得电竞明星更容易亲近,也更容易在彼此之间建立之前提到的“类社会关系”,但实际上这样的模式也会有一些以偏概全的情况出现,直播本质上还是一场表演,只是每一位主播需要表演的东西不同而已,而电竞选手在可能每天两三个小时的直播,也会有表演的成分存在。
通过表演一些可能不受人欢迎的部分被掩饰掉,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贴近的接受方式,粉丝会更严苛的要求选手的人品和行为,而不是把更多的注意放在职业赛事上的表现。一旦有负面的消息传出,相比于一般的体育明星,更容易导致粉丝的流失。
一系列的批评和解读实践
在整个英雄联盟的粉丝社区,同样形成了独特的批评和解读实践方式。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不断有极具传播力的网络语诞生的“背锅吧”和“抗压吧”。
粉丝们在这里自发的聚集,形成了一套越来越完善的批评与解读模式。
在这一点上,不同的电竞项目都有类似的社区,暴雪项目多数在NGA,DOTA观众喜欢逛超级玩家,这些地方有一个共同点是在批评和解读的开放性,而不同点则是英雄联盟的社区更愿意创造新的网络语言来完成批评和解读的过程。相比之外,NGA社区里暴雪游戏内的对白被无缝衔接到了游戏外,而DOTA玩家更喜欢把一个梗玩出一千种花样。
相比较而言,因为英雄联盟赛事的观众和选手的粉丝人数更为庞大,所以更偏向于通用语言的传播方式。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徘徊在小众社区和大众文化之间的交流形式,相比较王者荣耀的粉丝社区就已经完全过度成为泛娱乐明星的模式。
批评和解读实践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社区不断吞吐粉丝的过程,有相似文化认同的人不断的聚集。时至今日,背锅吧有超过120万的关注,这些人完成了超过五千万的发帖,抗压吧的数字还要比这个高很多。
在整个批评和解读实践的过程中,经典型粉丝和媒体型粉丝都会有不少的时间参与,反倒是应该最为狂热的养成型粉丝并不会过分关注这一部分。更多时候他们会以小群组的方式完成对于选手和赛事内容的批评和解读。
在采访过程中,Uzi粉丝后援团的相关负责人曾经提到,他们有自己一套完善的内容产出机制,从最基础的直播录制,到图片的收集、处理,再到视频的剪辑,应援物的设计和制作,甚至是一些其他同人作品的生产。而这些内容又不会流向公众平台,会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小范围内流通。
赛事、俱乐部和选手同时作为内容被粉丝摆上桌案,批评和解读的过程是一个大粉丝社区之下,粉丝重新划定彼此之间界限的过程,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观察追踪这个变化的过程是对粉丝最好的了解途径。
拥有自己文化生产的特定形式和审美传统
从粉丝圈的形成到今天也大致不过三十年,之前的粉丝由于沟通工具和条件的限制没能形成有影响力和持续作用的群体。在短短三十年间,粉丝社区或者说粉丝圈已经正在拥有自己文化生产的特定形式和自己的审美传统。
所谓文化生产形式,由新的兴趣和流程来决定,我们看到WE、EDG、皇族这样的俱乐部,很多官方衍生品的人物形象和内容设计都来自于一些粉丝中的同人画师。
从流程上来看,之前很多内容产业的流程都是由专业的内容提供者供给,通过不同的渠道传播,最终单个的观众只能接收信息。新时代下的粉丝社区变成了观众同样会产生内容,而这样UGC内容甚至在很大程度已经成为主流。
新的流程是游戏玩家获取游戏内的信息,之后利用游戏的内容将自己的好恶与喜欢的选手关联,世界赛期间关于英雄联盟游戏角色薇恩和知名选手简自豪的同人内容不胜枚举。
接下来这些内容会在封闭的粉丝圈里传播,通过其他粉丝来甄选更受欢迎的出来,在美国有专门编辑出版同人作品的出版社。在中国这些素材更多的时候会流向一些内容平台,最终成为面向更多粉丝的内容或者产品,而这个过程会不断循环,却无法打破粉丝社区本社的壁垒。
当不断循环的时候,一些审美的趋势就得以显现。一部名为《SSG.Bang决赛操作集锦》的娱乐视频,在B站上线一天就有超过四十万的浏览量。这些之前完全无法获得权力媒体认可的内容,已经在粉丝社区里形成审美传统,甚至有的粉丝会在比赛之后主动去搜索这样的内容,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共同爱好者的表达方式和行为习惯。
审美从趋势到传统是通过“归属感”和“身份感”来实现的。这些文化或者视频目前还无法用经典的归类知识体系来定义,但固定的审美的确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形成。
有关联又存在隔离的文化场所
潜在的解读是养成型的粉丝对于粉丝之间身份的互相认可更为看重,很多小群组想要进入和离开都有着不低的门槛。这一类粉丝在最初的线上追星之后,逐渐走到线下,并且完成了粉丝之间真实社会关系的建立。在刚刚结束的世界赛上,我们的记者采访到了很多从线上走到线下,完成新一轮社交活动的粉丝,甚至几个女生第一次在线下见面,就可以拼房睡在一起。这中间折射出的是极为稳定的身份认可和随之产生的信任。
对于不熟悉的东西,外部的观察就很容易把概念放大,英雄联盟世界总决赛很多时候被当做了电竞的代名词,这其实不是外部观察者对其他的玩家群体抱有偏见,而是在认知有限的条件下,只能使用包含的概念。
粉丝市场也是如此,即便我们把人群锁定在英雄联盟的粉丝身上,实际的情况却是整个粉丝社区是一个有关联又存在隔离的文化场所。粉丝之间会存在一些长时间维度上的转化,但是在任何一个静止的时间节点上,Uzi的粉丝和MLXG的粉丝重合度并没有想象的高。甚至相对于养成型的粉丝来讲,不同的小群体之间还存在不小的敌意,毕竟很多荣誉是无法分享的。
同时我们之所以将这些小的社区成为文化场所,是因为中间的很多人信奉共同的文化主张,甚至在宣扬的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分配和明确的层级和组织。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Uzi粉丝后援团,这个微博粉丝超过20万人的组织,在过去几年时间产出了大量与简自豪有关的文化内容。同时,他们却很少和皇族俱乐部的其他粉丝互动,别的俱乐部就不必多言。
结局的真相
在绕了一大圈,之后我们最后来试着回答文章开始之初的三个问题。
他(她)们的社会属性千差万别,但有同样的特质,年轻,有相关的审美标准,同时具备自己的文化主张。不同的标准和主张会不断的将粉丝群体细分,甚至最后的组织可能只是一个十人左右的微信群。
正是因为有了明确而有延续性的文化主张,才真正把他们归为粉丝,并非因为在某一时刻表达出了对某位选手、某家俱乐部又或者某项赛事的喜爱。
最后一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始终无法给出同行答案的问题,通过一个多月的观察和了解,更为同行的原因我们可以理解为一部分的社会文化需求在之前的所有身份中都无法得到满足,所以他们试着去创造一些新的,作用自身也作用于他人的文化。所以粉丝社区归根结底是一些零星的文化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