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的角度浅析葛浩文对《生死疲劳》的翻译
2017-12-06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00)
从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的角度浅析葛浩文对《生死疲劳》的翻译
赵雅赟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曲阜273100)
中国作家莫言于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委员会给他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而《生死疲劳》正是这一特点的代表作。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是对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所做的种种修正的统称,对会话含义的推导依据的是“列文森三原则”。本文从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的角度浅析葛浩文对《生死疲劳》的翻译,主要分析人物对话,经过分析可以看出,葛浩文对《生死疲劳》中人物对话的翻译充分运用了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充分体现了其语用意识。
《生死疲劳》;列文森三原则;葛浩文;人物对话翻译
1 引言
《生死疲劳》是莫言作品中获得最多国际大奖的作品,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葛浩文先生翻译的英译本,同时说明其英译本是值得广泛研究的。而现有的研究文章中,许多研究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译本进行了研究,例如邵璐(2013)认为葛浩文在翻译《生死疲劳》时运用了“忠实”和“伪忠实”相结合的方法。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学者从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会话含义理论(the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格莱斯(H.P. Grice) 于1976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时提出的。根据格莱斯的观点,在言语交流时,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都会遵循一种原则,即合作原则。但是在实际的对话活动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循这一规则,在格莱斯看来,人们违背这一规则是有其他的意图,话语的字面意义之下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含义,即会话含义。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提出之后,很多专家学者都对其进行了修正。
2 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的内容
根据列文森对会话含义的理解和阐释,其理论的推导可以依据三条原则,即数量原则、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而且每个原则都包括“说话人准则”和“听话人准则”两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2.1 数量原则
在数量原则中,说话人准则要求说话人尽可能提供自己所掌握的世界知识里最强的陈述,除非提供更强的陈述会与信息量原则冲突;听话人推理要求听话人把说话人所作的陈述看成与他知识一致的最强的陈述。
说话人准则:不要提供比你掌握的世界知识所允许的程度更弱的陈述,除非提供更强的陈述会与信息量原则冲突。
听话人推理:把说话人所作的陈述看成是与他知识一致的最强的陈述,因此
(a) 如果说话人断言A (w),而且构成霍恩等级(以致A(S)衍推AW)),
那么就可以推断K~ (A(S)),即说话人知道更强的陈述是假的;
(b) 如果说话人断言A(W),A(W)不衍推所嵌入的句子Q, 而一个更强的陈述A(S)却衍推该句子,而且{S,W}构成对立集合,那么就可以推断~K(Q),即说话人不知道Q是否成立。(Levinson 1987b)
2.2 信息量原则
说话人准则:最小化准则
“说得尽可能少”,即只提供实现交际目的所需的最小语言信息(同时遵循数量原则)。
听话人推理:强化规则
通过寻找最具体解释(直到认定说话人意图所在为止的方法,充实说话人陈述的信息内容。具体地说:
(a) 假定指称对象或事件之间存在常规关系,除非(i)该假定与被视作当然的
认识不一致,(ii)说话人违反最小化准则,选择了较冗长的表达式。
(b) 假定句子所论述的“对象”实际存在,如果该假定与被视作当然的认识一致。
(c) 避免会增加所涉及实体的解释(即假定指称经济性);具体地说,即对弱化名词词组(代词或零形)作同指解读。(Levinson 1987b)
2.3 方式原则
根据黄衍(1991) ,“方式原则”的内容如下:
说话人准则:不要无端选用冗长的、晦涩的有标记表达式。
听话人推理:如果说话人选用了冗长的有标记表达式M,他的意思不同于选用无标记表达式U时——具体地说,他是在设法避免无标记表达式U的常规联想和信息量含义。
综上所述,根据数量原则推导出的会话含义叫做数量含义,而根据信息量含义推导出的会话含义被称为信息量含义,通过方式原则推导出的则叫做方式含义。我们都知道,这些会话含义早已不是其表面上的意义,而是深层的含义,是“言外之意”。
3 《生死疲劳》的介绍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作品有多部,《生死疲劳》是其中之一。《生死疲劳》是莫言用 43 天时间以喷涌般的气势创作的一部重构宏大叙事艺术的长篇巨著。全书共分为五部分,五十三章,四十九万字。小说的文笔灵动活跃,笔下生花,一字一句中都表现出作者天才般的想象力和恢宏壮阔的叙事文采。小说主要讲述了山东省高密县地主西门闹从人—驴—牛—猪—狗—猴再到人的六道轮回的故事,诙谐幽默,生动有趣。
这部史诗般的魔幻小说叙述的是中国20世纪下半叶发生的故事。主人公西门闹因地主身份而被处死,但是当他下了地狱以后,西门闹不断宣扬自己是清白的,阎王无奈,只得让其重生,但却不是投胎为人,而是投胎为驴。于是作为一头驴,西门闹见证了家人、朋友和敌人的命运。随后的转世他分别投胎为牛、猪、狗、猴子,最后再次转世为人。这部小说精彩地讲述了过去五十年来中国动荡的历史。
4 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在《生死疲劳》对话翻译中的应用
4.1 从数量含义的角度看《生死疲劳》对话的翻译
原文:“错了错了,”莫言那小子说,“蓝县长跟你大姐同年出生,蓝县长的母亲是你大姐的干娘呢!”
“乱讲,”我把一盒中华烟扔到莫言面前,说,“什么干娘、湿娘,我们不搞这一套庸俗关系。”
(莫言, 2006)译文:“Don’t call him uncle,” Mo Yan said. “Chief Lan and your elder sister were born in the same year. And his mother was your sister’s nominal mother.”“Nonsense!” I tossed a pack of China brand cigarettes on the table in front of Mo Yan. “Nominal mother, normal mother, those vulgar views of relations rarely played a role in our family.
(Goldblatt, 2008)
从霍恩等级的角度来分析这段译文。其中的rarely和never构成霍恩等级关系。“rarely”提供的信息较弱,暗示了较强的信息“never”不成立。以上的对话出自于莫言和庞抗美,在当时土地革命的背景下,各项体制都还不是非常完善,人际关系之间也是很错综复杂的,因此葛浩文用的”rarely”能很好地展现出这种复杂,也说明他从霍恩等级的角度出发理解并翻译除了其中的会话含义。
4.2 从方式含义的角度看《生死疲劳》的对话翻译
原文:“这孩子!”迎春对着蓝脸说。
蓝脸摇摇头,说:“谁家的孩子肖谁!”
(莫言,2006)
译文:“That child, I don’t know what to say!” Yingchun said to Lan Lian.
Lan Lian shook his head. “You can always tell where a child comes from.”
(Goldblatt, 2008)
在该对话中,译者将“这孩子!”译为“That child, I don’t know what to say!”添加了解释的成分,表达了迎春此时的复杂感情。因为“这孩子!”的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不足以体现出其方式原则的会话含义:“这孩子,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是译者考虑到了这一点,补充了言外信息,再现了原文中迎春的无奈之感,其会话含义的方式原则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又恰到好处。
5 结语
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奖,莫言的作品也在国内外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而其作品的英译本也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并获得大家的好评。通过对其中部分人物对话的分析,我们发现,葛浩文先生在翻译中很好地运用了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充分地体现出译文的语用意识。
将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运用于人物对话翻译,可以帮助译文读者透彻理解隐藏在话语之下的深层含义,使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跃然纸上。翻译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意义的翻译,这里的意义就是原作者的意图。只要译文能够将原作者的意图充分地表达出来,那么它就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有价值的译法,这种译法即一种语用意义等效的翻译方法。
[1] 霍恩. 语用推理新分类初探. 美国华盛顿特区: 乔治城大学出版社, 1984.
[2] 黄衍. 语用学. 牛津大学出版社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出版, 2009.
[3] 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4] 何兆雄. 新编语用学概要.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 徐盛桓. 新格莱斯会话含意理论和含意否定.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4).
[6] 姜望琪. 当代语用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17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