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传承
——从“自强不息”精神看《母亲河》

2017-12-06

小说月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母亲河中华儿女精神

(陕西理工大学 陕西 汉中 723000)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传承
——从“自强不息”精神看《母亲河》

白瑶

(陕西理工大学陕西汉中723000)

自我国开始弘扬“文化强国”战略之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自然不言而喻。文化的核心层是精神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我们要传承发扬广大的。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自强不息”中看何振基先生的《母亲河》,分析其精神在小说中的体现,并阐释其体现的文化意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传承。

《母亲河》;自强不息;文化意义

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平平坦坦的,就算有那也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所以,磨难是无法躲避的,而人就应该学会自强,这样就算历经风雨也只是给你的人生增添风景。而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作为最根本、最源头的精神,影响深远。而何振基先生的《母亲河》用通俗朴素的语言,构织了在特殊时期里一群个人奋斗者的形象,用一个个勾栏交错的事例诠释生命的自强不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传播了努力拼搏的奋斗者的正能量。

1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自强不息”的概念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是在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和发展中始终发挥着一种正能量。自强不息精神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成书的《周易》,其乾卦之《象彖》即有对“自强不息”的描绘,文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即运行不止,亦即刚强不屈之意。整句话的意思是,天体周而复始、从不间断、不知疲倦地运行,没有谁要求它这样做,其动力完全来自其自身;君子处世应效法天,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具体说来主要包括勤奋耐劳、知难而进、独立不惧、锲而不舍、顺应自然、乐观有为等方面的内容。

2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自强不息”在《母亲河》中的体现

虽然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但由于多种原因并没有在一开始就顺利走向发展的道路。斗争使得中国走在倒退的道路,而人又如何在那样复杂的环境下生存,人或许很渺小,但人的意志,精神却很强大。《母亲河》是通过两代人来体现“自强不息”精神,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社会政治大背景下人的不幸与对人的摧残。但他们个人的力量很强大,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自强不息。子代贺庆生,红艳(秦岚),赵春月来反映。他们无疑是幸运的,前半生在经历苦难对他们的磨砺,人因为吃过苦方能明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所以后半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之政治大环境下的支持,而成为个人奋斗者成功的典型。

贺文雍,他经常说“人生原是奋斗史”,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大学生,意气风发,活出了自己,坚持去了大西北施展抱负,最终38岁在他劳动改造的戈壁农场患肺水肿病去世,他用自己短暂的生命之光给后代照亮,用他无畏的追求维护着人的思维的尊严,从而捍卫着这个民族最强大的生命基因。

全书也始终围绕着贺庆生(贺文雍的儿子)展开叙述。他是那个时期个人奋斗的典型,而他的奋斗是和新中国的发展一起的,他见证中国政治社会的复杂艰难前进,他是那个特殊时期成长起来的个人奋斗的范本,他向世人证明,无论社会如何变化,自己都会努力奋斗。他吃苦耐劳,努力拼博,永远严格要求自己,虽然父亲去世,失去了保护伞,但自己不放弃,加强锻炼自己,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出发,不包庇,不以官养官,成为人民的好公仆。

贺庆生的母亲赵凌芬是一位敢爱敢恨,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有着丈夫去哪里她就去哪里的执着,不怕吃苦,坚强的母亲,虽然在丈夫以后有过迷茫(与秦光明结婚),由于秦光明的投机取巧,好吃懒做,使他们的生活并不幸福。但她把秦光明的女儿当成自己的女儿,善良温厚,女儿与自己儿子对自己的爱也为她苦难的生活带来一丝阳光。

3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自强不息”在小说中的意义

《母亲河》用形形色色的人物讲述可歌可泣的故事,用近现代的故事传承优秀传统精神,传的是精神,启的是人生。将小说与现实紧密相连,将中国的过去与现在连成一个整体,用小说的形式记录着历史,将“人”的力量最大化。

3.1 传承于过去,继承于现在,发扬于未来

中国现在走的是文化发展道路,打的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帜,传播中国文化,继承优秀文化精神,而《母亲河》体现的是古老中华儿女坚韧不拔、勤劳勇敢、发愤图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打通古今,过去连接现在,验证古老精神的正确性,弘扬中国精神,为更好的继承提供了强有力的凭证,一方面响应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要求,回到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传承中华精神,另一方面为未来人的精神的发展提供了范例。

3.2 凸显“人”的力量

“文学是人学”,是人写的,反映人的,给人予启迪向上的。全书情节简单,都是按时间顺序娓娓而来,而此书给人的震撼在于塑造了多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书中塑造了最美好的中华儿女应有的品格,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人们展示生活虽不易,但人的力量是伟大的。

4 结语

中国文化有5000多年的历史,经过岁月的积淀,留下的自然是最精华的部分,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曾经影响了为中国奋起而努力的人,现在也在启迪着当代经济飞速发展,当然也刺激着未来的每一位中华儿女。而何振基先生的《母亲河》就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着中华传统精神中精华的部分,启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1] 史国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思想研究,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 王蓬.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评现实主义小说《母亲河》[N].光明日报,2016.1.29(10)

[3] 何振基.母亲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

白瑶(1994-),女,汉族,陕西延安人,陕西理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母亲河中华儿女精神
香港的繁荣昌盛,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中华儿女
我爱你母亲河
拿出精神
让中华儿女共享幸福和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