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汽车维修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06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马春阳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 马春阳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汽车产品科技含量不断增加,汽车维修新业态不断出现,对汽车机电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同时基于汽车维修作业的特点,车辆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策略和流程来进行。因此,要求职业学校汽车维修类专业在组织专业课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依据故障特点选取诊断策略、制订诊断维修作业流程的能力。
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也不断创新。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理念已成为职教人员的共识,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被越来越多的职教课程和老师所应用。
维修案例作为汽车维修类专业专业课教学的一个有效载体,可以充分实现上述汽车维修类专业专业课教学的终极目标,可以充分展示上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魅力和效果。因此,维修案例在汽车维修类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1 案例教学的相关理论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重现现实工作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之中,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及经验来分析、判断并解决现实工作情境中发生的事件和问题(基于案例提供的背景、事实描述、事件和观点),从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促进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苏格拉底,及中国的黄帝、歧伯、孔子的启发式问答教学法,是利用讨论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即从意见对立中寻求矛盾,在矛盾中寻找新的意见,在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真理的表述,也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利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以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现代案例教学最开始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在上世纪初首创;几乎同时,哈佛大学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也开始应用;1908年,哈佛商学院成立后,案例教学法被引入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二战后被广泛应用于公务员培训等领域。在广泛应用过程中,逐渐积累并形成了规范的教学理念、体例及操作流程,反过来推进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上世纪80年代,才受到师资培训的重视,尤其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Carnegie Task Force)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A Nation Prepared∶ Teachers for the 2lst Century)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案例教学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应用。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后期,才将案例教学应用到职业教育领域。
相对传统教学,案例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以案例为基本载体,将学生引人一个特定的真实工作(活动)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共同研讨,深入剖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的角色。
2 维修案例的选取与处理
维修案例的选取是否得当,将会直接影响到维修案例在汽车维修类专业专业课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因此,在选取维修案例时,必须要充分考虑企业生产实际的现状,维修工艺和设备革新的情况,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学情的限制等因素,从而使维修案例的选取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典型性、针对性、系统性和补充性。
2.1 维修案例的真实性
维修案例是为专业课教学服务的,但专业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企业生产所需各项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维修案例的选取必须真实反映企业的生产实际,真实反映企业对员工技能的需求,必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汽车故障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多因素特点,这就造成故障现象和故障原因之间有着独特的因果逻辑关系。因此,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维修案例必须是来源于生产一线的真实案例,为了教学的需要,可以进行适当的处理、变通,但必须保证不改变故障原有的基本特征特性。
2.2 维修案例的时效性
汽车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新结构、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出现,这就使得汽车故障也不断“创新”;同时,汽车维修设备、检测工具也是革新不断,新的检测维修手段和工艺也是层出不穷,这就使得汽车故障的维修案例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同时,职业教育又基于教育的特性而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内容和效果的滞后),因此,职业学校汽车专业在专业教学中选取维修案例时,必须要注重所选取案例的时效性,保证专业教学能够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紧跟行业技术的发展方向。
2.3 维修案例的典型性
因为教学时间和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专业课的教学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选取维修案例时,必须注意所选案例的代表性,使选取的维修案例具有相当的典型性,能够起到以点带面,学一当十的效果。
所谓典型性,就是所选取的维修案例要在结构、原理、诊断思路与流程、维修设备、维修工具及工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使学生通过某一个维修案例的学习,可以达到掌握某一类汽车故障的诊断维修方法。
2.4 维修案例的针对性
用于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的维修案例不同于企业内部的案例通报和案例分析,生产企业内部的案例通报和案例分析的主体就是维修案例,分享的对象又是专业从业人员,它对维修案例的要求主要是新、奇、特。而用于专业课教学的维修案例是为专业课教学服务的,从某种意义讲,它只是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个载体。所以,在选取用于专业课教学的维修案例时,必须要有针对性,要针对课程要求,教学内容的需要来选取维修案例,要与专业课教学相吻合,要针对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接受能力情况来选取案例,案例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相吻合。
2.5 维修案例的系统性
汽车的结构和原理是一个多系统组合的有机整体,汽车维修的设备、工具和工艺也是分门别类,专业课教学更是有着自身的体系,因此,在选取维修案例时,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方面的因素,使选取的维修案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而且这种系统性要照顾到各方面的因素,使选取的维修案例最终组合后既能够涵盖汽车的各个组成部分、汽车维修的各种维修工艺、专业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又少有交叉且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2.6 维修案例的补充性
所谓补充性指的是所选维修案例所涉及的故障现象、故障原因、诊断方法乃至维修工艺等存在非唯一性,现象的变化、原因的发掘及诊断方法、维修工艺的变化有可能产生新的结论。维修案例具有一定的补充性,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分析、思维积极性,发挥联想和想象,有助于学生对有关原理的理解、诊断流程及方法的把控、维修工艺的选取和实施。维修案例的补充性,可以使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在知识和技能上得到升华。
2.7 维修案例的处理
教学所用的维修案例要来源于生产实践,但最终要高于生产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汽车维修类专业的专业课教学服务。因此,要基于教学的需要,基于教学规律和要求,对选取的维修案例进行教学化的处理,如故障部位和原因的可重复设置性处理、故障现象与故障原因的对应关系处理、故障诊断流程多样化的处理、诊断方法和检测设备标准化的处理、维修工艺方法规范化的处理等。
3 汽车维修类专业专业课案例教学的基本流程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形态,有着自己相对固定的教学流程。汽车维修类专业专业课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基本流程。
3.1 课前准备
基于专业特点,汽车维修类专业课的案例教学,在课前需要做充足的准备工作。课前准备主要包括学生准备和设备准备两个方面。老师要提前向学生描述维修案例课的故障大致范围,要让学生利用维修手册、教材、网络资源等进行相关的知识、数据、流程、工艺的了解和准备。同时,老师要提前准备好教学所需的各种设备、工具,并提前设置好案例所需的故障。
3.2 故障展示与确认
课程开始,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故障现象的检查及故障现象的确认,一方面要让全体学生了解该维修案例中故障现象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掌握汽车故障现象检查的方法、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
3.3 相关知识学习
针对故障所属的系统,要让学生在前期查阅维修手册、教材相关内容和网络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学生陈述、相互补充、老师总结等方式,使学生在深入分析故障现象、原因之前,要充分了解相关系统的结构、原理,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3.4 故障原因分析
在学生完全理解掌握了相关系统的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充分讨论、分析可能产生维修案例所展现的故障现象的原因。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们展示各自的讨论结果,并引导大家逐一分析学生所陈述的每个原因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故障原因的范围。
3.5 诊断流程与维修工艺设计
在初步确定故障原因范围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分组讨论制订故障的诊断流程和每一步的具体检测方法(所用检测工具、检测内容、检测位置、检测方法、注意事项),并在进一步查阅维修手册和网络资料的基础上,确定每一个检测参数的正常范围,并依据可能出现的检测结果,制订出应对的下一步流程。最终依据维修手册,针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原因制订出相应的维修工艺。
3.6 诊断流程与维修工艺展示与确定
各小组的诊断流程与维修工艺制订完成后,每组指派代表进行方案的展示,其他小组进行方案评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可取之处,教师在此环节把控关键环节、原则性问题,最终使各组制订的诊断维修方案达到满足诊断维修的基本原则,可控可实施,从而形成确定各组最终的诊断维修方案。
3.7 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实施
在此环节,各小组依据之前制订的诊断维修方案进行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小组成员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实施过程中老师巡回检查、指导,避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原则性错误及有损设备、工具及人身安全的不合理操作。
3.8 心得交流与报告撰写
诊断与维修实操环节之后,老师组织各组成员进行心得交流,从而使大家能够认识到流程设计、维修方案制订、具体实操环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足,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其他小组可借鉴的经验等。最终,要求各组成员在前述各环节的基础上,撰写出本次维修案例课的实施心得报告。
总之,汽车维修类专业有着自身的专业性特点,在将维修案例引入平时的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依据科学合理的原则来选择处理维修案例,并针对案例教学的特点,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流程来实施教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企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