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德”审美思想探微
2017-12-06
(扬州大学 江苏 扬州 225100)
“比德”审美思想探微
邵思云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100)
“比德”是起源于先秦时代的一种以自然物比方人格品德的说法。“比德”说体现了先秦时代人格主体意识的成熟,人们开始主动地用自己的道德观念去看待外部世界,但其也在无形之中制约了人们审美感受的自主性。
比德;人格主体意识;审美自主性
“比德”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自然美观点,基本意思是:自然物象之所以美,在于它作为审美客体可以与审美主体‘比德’,即从中可以感受到某种人格美。比德说的基本特点是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们的某种道德情操,使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人格化,人的道德品性客观化。自然物的美或丑,不是由其自身价值决定,而是由其所比附的道德价值确定。
先秦时代,用“比德”审美观塑造自然物的艺术形象,最典型的莫过于屈原。屈原的《离骚》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为了表现自己高尚的人格和怨愤情怀,广为设喻,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如以佩饰香草比喻个人的美德和多才多艺:“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晏婴、老子、庄子也有“比德”的言论,不过,“比德”审美思想体现得更充分的是儒家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首推孔子。孔子论及“比德”较多,仅《论语》就有多处运用或论及“比德”。如众所周知的: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第二)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第六)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第九)等等。从其“比德”的主题来看,已涉及以山比德、以水比德、以玉比德、以松柏比德、以土和芷兰比德等诸多内容。由于其远播的声名和显赫的地位,孔子的“比德”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比德”说体现了先秦时代人格主体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人们主动地用自己的道德观念去看待外部世界,审视自然,将自然的位置与自己平等对待,摆脱了商周以来的宗教观念,注重从自然中吸取人格力量。[1]在远古时代,自然往往是作为人类的对立面出现的。法国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儿在《原始思维》一书中对原始思维的研究,“由于原始人生存面临强大的自然灾害与天敌,这些综合性的对象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些杂乱无序的集体表象,而这些集体表象则是“恐惧、希望、宗教的恐怖,与共同的本质汇为一体的热烈盼望和迫切要求,对保护神的狂热呼吁——这一切构成了这些表象的灵魂”[2]《淮南子·览冥训》中说:往古之时,四极度,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由此可知,在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上古时代,断然不会出现把自然当作审美对象来看待的情况。
从先秦儒家,到汉儒,经隋唐儒家,到宋儒,自然比德为美的思想被不断继承、宣扬与传播,形成了儒家美学的一个传统和特色。
如《荀子·宥坐》写道: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这是对孔子“智者乐水”具体的解释。又如《荀子·法行》记载:“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缜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在这里,作者借孔子之口指出:“玉者君子比德焉”,人们从审美对象的玉那里可以意味到“仁”、“智”、“勇”等伦理道德之美。
正是在这样的美学传统和审美语境下,产生了中国绘画中的“四君子”和“岁寒三友”图,产生了中国诗赋和绘画中道德化的自然美意象系列,如梅、兰、竹、菊、水仙、山水等。如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这些资料来看,‘比德’说对士大夫的独立人格的审美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果说西方人重视自然之物中的形式美的价值,那么中国人则更重视其中人格比拟与道德象征的意义。”[3]“比德”是儒家美学的核心,为中国美学注入了“道德美”的精髓,但是它也在无形之中制约了人们审美感受的自主性。正如袁济喜教授在《中国古典美学与人生讲演录》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比德论”的弊端:将山水自然简单地作为道德的比附,这是把山水自然作为政教的工具与对象,无形中人的审美感受的自主性受到制约,客观对象的审美价值也就无法获得独立地位,在人与自然中间,横亘着一道无法逾越的政教与道德屏障。无论是以山比德、以水比德还是以玉比德,自然物的形式都是没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只有当它成为某种道德观念的象征时才有审美价值。
[1] 袁济喜,《中古美学与人生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第63页
[2] 列维-布维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5
[3] 袁济喜,《中古美学与人生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第65页
邵思云(1994-),女,汉族,江苏宿迁人,学生,秘书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