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先生
2017-12-06□夏阳
□夏 阳
寂寞先生
□夏 阳
房间里有一张奢华的贵妃椅,曲线玲珑。一个穿黑色蕾丝裙的女人,香肩,长腿,斜卧在那里,同样曲线玲珑。
男人盘腿坐在床上,静静地吸烟。
他们中间,隔着一方小茶几。茶几上,一杯茶香气袅袅。茶是绿茶,碧螺春,在透明的玻璃杯中恣意行走,舒展着自己曼妙的身体,亦如眼前这个年轻漂亮的女人。
女人侧着身子,单手支着下巴,目光灼热地望着男人。男人却视若无睹,老僧入定般坐在那里,从口袋里又摸出一支烟。
“别老抽烟了,你说话嘛。”女人的声音很好听,绵软柔滑,有酥糖的味道。男人的眸子闪了一下,瞅着女人,兴奋地问:“你去过寺庙吗?”
女人的目光暗了下去,嘴里嘟囔道:“每天忙得要死,哪有空去那个地方?”
“我昨天到你们这里的开福寺。开福,这个名字真好。你不知道,我现在逢庙必进,遇菩萨就磕头。”
“为什么呢?”女人好奇地问。
男人点燃手中的烟,吐着烟圈,悠悠地说:“可以使内心平静。”
“平静?可我觉得大哥不太快乐呢。”
“是寂寞,内心的寂寞。”男人有气无力地纠正道。
“寂寞?那大哥还坐那儿干吗呢?嫌小妹长得丑?”
“不是。”男人昂起头,望着从天花板垂下的吊灯,微笑着说,“自从我老婆车祸走了以后,我便对女人不感兴趣了。”
女人换了个姿势,半躺在贵妃椅上,伸手问男人要了一支烟,一边抽,一边望着头顶的天花板发呆。
男人继续抽烟,继续微笑着望着吊灯,似乎沉浸在过去某种幸福的回忆里。不到两米远的距离,女人的唇上也升腾起一朵云,在柔和的灯光下舞姿婀娜,却孤单落寞。
男人继续说道:“其实我以前并不富裕,在钢铁厂炼钢,是一个普通工人,靠工资养活两张嘴。那时我老婆还在,日子过得很平淡,并没有觉得有啥特别的。现在老婆没了,才知道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才知道以前的日子是多么的美好。老婆走时,连一句话都来不及留下,只留下一大堆的钱。呵呵,我不知道自己守着这些钱有什么用。”男人从容淡定,好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女人忍不住笑了,揶揄道:“编吧,继续编,还留下一大堆的钱,一个炼钢工人的老婆私藏巨款了不成?”
男人轻蔑地摇了摇头,对女人的智商很不满意。转而,男人得意地解释道:“是肇事者和医院给的。”
女人掐灭烟蒂,好奇地问:“肇事者赔钱还好理解,医院为什么也给你钱?医疗事故?”
“不是,我老婆在撞车那一刹那就死了,和医院无关。是医院看中了她的身体,说作为人体标本有科学研究价值。他们用了非常高端的技术,一直以来把我老婆的身体保存得完好如初。现在,她作为一个艺术品,陈列在大连一家科学馆里,名字叫《惊鸿》。”
女人突然问:“你老婆当时怀孕六个月了,对不对?”
男人闻言禁不住身体抖了一下,吃惊地望着女人,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女人叹了口气,回答道:“我在一本杂志上看过,是一张摄影图片,名字叫《惊鸿》,里面的那个女人应该就是你老婆。她大睁着吃惊的眼睛,让我过目难忘。”
男人眼里窝着泪,说:“当初,如果当初她像其他女人一样正常走了,火化了,烧成灰,抛入大江大河,或者装进骨灰盒埋进土里,我可能顶多伤心两三年,重新找个合适的过日子。可是她偏偏还在人世间,在科学馆里,像活的一样,让我无法摆脱。你不知道我这二十多年来是怎么过的,暗无天日,孤魂野鬼一般,像一个死人。我真后悔当初贪恋那些钱,把她卖给了医院。我现在只有到处烧香拜佛,请求菩萨宽恕……”
女人犹豫了一下,说:“我把这图片贴在床头,已经好几年了。其实,我最喜欢看的是你老婆鼓起的肚子,虽然表面上看不到什么,却可以感受到里面的孩子在呼吸,在轻轻地呼吸。”
说到孩子,男人终于落泪了,双手捂着脸啜泣不止。男人哽咽道:“如果这孩子活了下来,也是你这般大了。如果是一个女孩,该多好啊,肯定也会像你这样漂亮。”
男人说完,扬起脸去看女人。对面的贵妃椅上安安静静,渺无人影。男人像不相信似的,擦了擦眼泪,起身把灯光调亮,发现贵妃椅上空空如也。再仔细检查了一番,原来整个房间确实没有其他人来过。而茶几上,那杯碧螺春,依然绿意盎然,尚存余温。
就在这时,男人才发现自己手里一直攥着一张卡片,上面印着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穿黑色蕾丝裙,香肩,长腿,斜卧在一张奢华的贵妃椅上,曲线玲珑,目光灼热。男人终于想起来了,这卡片是他晚饭后回酒店,打开房门时在地毯上发现的。
男人重新盘腿坐在床上,犹豫了一会儿,掏出手机,对着卡片上的电话打了过去。男人说:“我只想聊天,行吗?”
【创作手记】
陈毓的《伊人寂寞》,因为作品内容触及人类千古不变的三大困境—人海中得不到认可的孤独,无法超越欲望的痛苦,还有面对死亡的恐惧—从而成为一篇可以流传于世的经典作品。其切入点颇为巧妙:站在女性的立场上,用女性的柔软去诠释了寂寞的残忍。尤其是结尾一句“那里藏着科学的凉意”,让人掩卷沉思,久久难以释怀,却无法言表。
出于对《伊人寂寞》的致敬,《寂寞先生》这篇作品我构思了三年时间。其实标题早就有,来自流行歌手曹格的同名歌曲,也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但苦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某晚,下榻于长沙某酒店,客房地毯上的一张卡片,以及窗台下的一张贵妃椅,让我豁然开朗。
本文的故事情节属于对《伊人寂寞》的续写,男人拿到巨额赔偿后人生的续写。二十多年来生不如死、暗无天日的寂寞,被我浓缩于男人盘腿坐在床上对手中一张卡片短暂的臆想之中。从男人的立场出发,用男人特有的视角去剖析男人内心的寂寞,去探及他寂寞的痛点,是我长久以来的思考方向。
《伊人寂寞》问世十余年,至今依然时读时新。我先后读了不下二十遍,顶礼膜拜,恨不能占为己有。我曾经对陈毓开玩笑说,如果可以,我拿出十篇作品,随便你挑,换你的《伊人寂寞》。
陈毓很小气地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