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汤桂芬:纺织女工成为工运领袖

2017-12-06张丹张玲

大江南北 2017年12期
关键词:纱厂资方斗争

张丹 张玲

汤桂芬:纺织女工成为工运领袖

张丹 张玲

汤桂芬

汤桂芬,江苏扬州人,1918年出生于沪西纱厂工人家庭,第二代上海苏北人.其父汤志忠20世纪20年代在日商内外棉四厂做打包工时,受厂内同乡中共党员影响,参加过上海工人武装纠察队.汤桂芬9岁时因家贫辍学,先后在内外棉五厂、十四厂、统益纱厂、永安三厂、大康纱厂、同兴军服厂做工.

她1940年在沪西统益纱厂布机间当验布工时,进入基督教女青年会女工夜校读书,其级任老师和任课老师皆是中共党员,在思想上、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她很多关怀和帮助,她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各项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同年10月,统益纱厂地下党支部吸收汤桂芬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7月,汤桂芬任厂支部书记.

1944年初,汤桂芬按照党组织指示考入位于江宁路上的同兴军服厂,担任地下党支部书记,领导工人多次罢工,迫使资方同意工人提出的加工资、保证开水供应等要求.

汤桂芬在党的长期栽培下和实践斗争锻炼中,逐步由一个贫穷女工成长为卓越的工人运动领袖.

领导沪西棉纺织业复工斗争

沪西区棉纺织工厂林立,是苏北人最集中的工作区和居住区,是战后上海工人复工斗争的中心.

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9月初,国民党党政军大员纷纷飞抵上海,竞相接收日伪资产.许多接收大员把接收的工厂仓库视为私产,白天门前贴封条,夜晚从后门把物资机器偷运变卖,有的甚至放火消灭偷盗痕迹.

这些被接收的工厂和民营企业的开工率极低,棉纺织业和机器钢铁业工人的失业率高.据1945年9月26日《时代日报》披露:"上海工业百分之九十都陷入停顿之中,因此造成了上海50万的失业工人."上海工人处于"接收关工厂,胜利饿肚皮"的境况.

国民党接收大员只顾谋一己私利,却无视恢复生产,工人的生存受到威胁.迫不得已,工人只得将家中稍稍值钱的东西送到当铺或借债,有的不得不上街做摊贩来维持全家生计.在这种情形下,为了避免全家饿死、冻死,上海失业工人要求复工的斗争日渐高涨.率先行动起来开展复工斗争的是沪西失业工人.

沪西失业工人的复工斗争是从占领信义铁工厂开展的.1945年8月23日清晨,沪西各厂工人在中共地下党员组织下占领铁工厂.国民党警察把21名工人代表和活跃分子抓走.工人领袖把工人带到浜北平民村,掀起声势浩大的复工运动,平民村成为沪西工人活动中心.

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汤桂芬、汪景桃(汪毅)、张培兴、顾亮等党员在平民村组织失业工人登记.当时,来平民村登记的失业工人先后有5万多人,其中以纺织业工人最多.他们分片分组组织工人,成立"沪西失业工人联合会"(简称联合会),以汤桂芬为主要领导人,开展"合法"斗争.每厂设4名联络员,2名常驻平民村,2名在厂里负责组织工人,形成环环相扣的群众组织网络.

联合会成立后,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复工斗争,派出工人代表与国民党市政府、总工会、宪兵队、警察局等各方交涉,经过斗争,一星期后,普陀警察局不得不释放全部被捕工人.

随着失业登记工人不断增加,联合会的指挥人员及时做了组织工作:按各厂所在地段分编小组,10人一组并选出组长,3个小组编成一个大组,大组之上为总组,推派4名代表,负责对内对外的日常工作.联合会还选派工人代表为复工之事到处奔走,争取社会舆论支持.

1945年9月17日,国民党上海市总工会工会整理委员会通知联合会派200人于19日到外滩,欢迎美国第七舰队司令及率领的四艘军舰访问上海.针对政府当局一直对工人的复工要求置之不理,联合会决定将计就计,利用这次机会组织一次要求复工的示威.

9月19日下午,联合会在平民村组织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前往目的地.当美国人到达欢迎现场时,队伍突然打出"我们要复工,我们要吃饭"的横幅,并高呼口号,令国民党上海市总工会头目周学湘、范才骙、章祝三等人狼狈不堪.次日,国民党上海市总工会以谈判复工为名,阴谋逮捕、迫害15名谈判代表.7名女代表中有5名是基督教女工夜校学生,她们顶住国民党特务的恐吓和折磨,坚决不吐露汤桂芬的名字.

为了营救工人代表,继续争取复工,沪西失业工人于1945年9月20日、23日连续组织有上万人参加的请愿、游行,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汤桂芬再派张菊宝、朱汇寅两代表找周学湘和章祝三交涉,被捕代表终被释放.失业工人的复工斗争和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迫使国民党当局不得不正视工厂的开工和工人的复工,遂于1945年10月起逐步恢复工厂生产.

汤桂芬除了负责平民村复工斗争外,还指导统益纱厂的复工谈判.统益纱厂11月复工,汤桂芬第三次进入该厂工作.12月,她重建统益纱厂党支部,任党支部书记.中共上海市工人运动委员会鉴于汤桂芬在复工斗争中的出色表现,任命她兼任统益、申九、永安三厂等9个民营纱厂地下党联合支部书记.汤桂芬通过复工斗争的历练,从工厂党支部书记发展为领导沪西工人复工斗争的指挥者,她的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

领导棉纺织业争取改善生活待遇斗争

复工斗争结束后,统益纱厂的国民党工会分子为了控制该厂工人运动,借故解雇2名女工积极分子和1名三区(沪西)棉纺工会整理委员会委员(复工斗争中的骨干).汤桂芬利用年关将近、物价飞涨之机,带领工人开展反对开除工人代表、争取照发年奖的斗争.

1946年1月14日,汤桂芬率所在车间首先罢工,各车间也很快随之关车.全厂全面罢工开始后,在汤桂芬有条不紊的指挥下,全厂随即选出200多个小组召集人,成立了巡逻队、宣传队,设立两道防线,数千人列队整齐、秩序井然.

这场斗争与全市工人争取年奖的斗争相互呼应、配合.24日,汤桂芬等工人代表再次与资方谈判,未果;她组织工人又罢工24小时.随着中纺各厂和民营棉纺厂先后解决年奖问题,统益纱厂也得以分发年奖,被开除的工人代表得以复工.

在汤桂芬领导下的统益纱厂争取年奖斗争,是上海市地下党工委领导的全市工人争取年奖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汤桂芬的领导才干在这次罢工斗争中得到充分体现.

领导全市棉纺织业工人争取"18条"的斗争

所谓"18条",是1946年2月上海棉纺织业工人通过斗争,与资方签订的获得生活待遇改善的协议,共18个条款.在这场波及全市棉纺织业的斗争中,汤桂芬成为沪西、沪东纺织工人领袖,利用合法身份,代表全市棉纺织业工人与资方进行斗智斗勇、艰苦卓绝的谈判,最终获得胜利.

上海棉纺织业分为国营和民营.国营指国民党在抗战后接管的原日商的几十家大型棉纺织、毛纺织、印染厂,1946年1月17日成立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简称"中纺公司").民营纺织业由民族资本家经营,其中大户为申新系统、永安系统、统益、达丰、寅丰等.

复工斗争取得胜利后,上海各工厂逐步开工.纺织业的开工数位居复工厂家之首.但棉纺织业工人工资并没有增加,大多数棉纺厂的生活福利设施十分简陋,与日伪统治时一样.另一方面,从1945年10月起,物价开始上升.物价指数1945年9月份为444倍,至1946年后4月份,飙升至2694倍.已经复工的在业工人已感入不敷出,无法维持生活,更遑论失业和半失业工人.

改善待遇斗争在全市范围爆发了.斗争的契机由年奖引发,先由民营纱厂开始.按以往惯例,民营纱厂年关总要发一些年奖,但1946年1月年关将近,资方同业公会迟迟不发,已影响到工人的生活.如汤桂芬所在的统益纱厂里一个女工家里几顿断粮,受刺激自杀.统益、新生、崇信、鸿章、新裕等十多个民营纱厂先后发生工潮,崇信纱厂工人同厂方警察发生冲突,互有致伤.汤桂芬迅速召集沪西棉纺织委员会负责人以及各厂工会负责人开会,统一了工人的要求,鼓舞大家开展斗争.

与此同时,沪西的年奖要求也波及沪东各棉纺织厂和中纺各厂.沪东区棉纺织业工会负责人佘敬成,其时担任大康纱厂地下党支部书记.他召集中纺公司和民营厂工会代表举行会议,决定向中纺公司和民营同业公会交涉,提出给工人发放年奖、实行8小时工作制、增加底薪等要求.中共上海地下工委加强领导,指示沪西、沪东加强联系.

1946年1月24日,劳资双方谈判开始,资方为中纺公司代表,劳方代表为沪西的汤桂芬、沪东的佘敬成等10余人,国民党市党部、社会局、上海市总工会等单位也派代表出席.资方认为工人要求太高,谈判失败.全市纺织工人异常激愤,在工会领导下全体罢工.翌日资方考虑到损失甚重而被迫让步,最后达成每人发阴丹士林布一丈五尺,年奖照A、B、C三级分发,另加特别奖1万元.劳方当天全体复工.

年奖问题解决了,而涉及到职工长远利益的条件却没有达成协议.中共上海工委把工人提出的要求整理归纳为21条,如依照物价指数追加工资、调整底薪、女工产假56天、工作时间改为10小时等,通过沪西、沪东两区的棉纺业工会,公推汤桂芬、佘敬成等30余人,向民营企业的棉纺同业公会和中纺公司提出要求,但遭拒绝.工人代表并不气馁,在其后的多次谈判中,汤桂芬起着主心骨作用,采取机动灵活的方法,迫使资方接受工人的合理要求.

2月15日,社会局主持第二次谈判,未果.翌日,沪西的申新二厂,统益纱厂,鸿章纱厂,新裕一、二厂,信和纱厂,永安三厂和沪东中纺公司所属厂近万名工人首先罢工,社会局匆忙召集劳资双方谈判,但资方缺席.19日、20日、21日,沪西、沪东31家纱厂工人代表到社会局与资方代表谈判,未有结果.汤桂芬、佘敬成立即到上海市总工会沪西办事处主任章祝三家里开会,利用合法手段争取章的支持.汤桂芬、佘敬成等代表提出,如果明天谈判再无结果,全市纺织业工人将举行总罢工2小时.

2月22日上午,资方非常不情愿地到社会局谈判,工人代表表示,谈判仍无结果,只好罢工.民营厂资方代表表示答应工人的要求,但中纺公司代表仍顽固地不答应.谈判代表当即向沪西、沪东区联络员递个颜色,二人马上通知两个区的棉纺业工会,按计划中午12时全部关车,下午2点准时开车.中午12时,沪西、沪东两个区工会一声令下,全市47家纺织厂、13万工人同时关车,宣布总罢工2小时,2小时后又准点一起开车.

资方不得不与工会代表达成了17条协议,其中包括:每日工资底薪不低于0.85元,按生活费指数计薪,星期天工资照发,每日工作10小时,女工产假2个星期工资照发,厂方承认工会合法地位等.28日签约时,中纺公司突然要求增加"劳方保证今后非经合法程序不得再有罢工怠工之行为"的条文.由于多数厂的工人代表对17条协议基本满意,不再坚持反对,遂成为18条协议.

这场棉纺织业工人为提高工作和生活待遇的斗争,是上海纺织工人有史以来获得的最大一次生活改善.此后,各业工人纷纷效仿,签订了一系列维护工人利益的劳动条款.汤桂芬在纺织业乃至整个上海工人中崭露头角,"汤姐姐"的名声开始在各行各业传开.

(编辑 易化)

猜你喜欢

纱厂资方斗争
要为“乡人”谋一条生路
领导干部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艾滋病之役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英美烟公司劳资冲突研究
裕湘纱厂:“湖南工业活化石”
上海纱厂工人代表大会万岁
相亲
父亲跟疾病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