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简谈

2017-12-05常静

新一代 2017年11期
关键词:培养学生作文教学创新

常静

摘 要:《小学语文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作文教学能否促进学生的发展,能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除了学生掌握基本的作文知识和作文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中值得深人研究的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些个人的思考。

一、更新观念,明确作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从教育的功能来看,教育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即为儿童实现由“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创造必要的条件

也就是说,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和未来,未来的社会需要我们培养一批能主动适应社会,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們重新审视作文教学的本质功能,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

(二)从教育的效应来看,创新教学的教学目标,是把开发全体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

作文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应以是否保证和促进学生的身心获得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取舍,因而它所追求的是作文教学的长期效应。

从创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创造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当学生因受到某种外部的刺激产生了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思想火花的时候,如果这种火花能得到他人的及时肯定和鼓励,就会增加他产生一次新的火花的可能性,反之,必然会降低再一次产生火花的可能性。这个研究成果为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创造性的思想火花,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拓宽训练时空,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1.从课上走向课下,克服为文而文的倾向

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自然产物。这样的习作往往有着解放的个性色彩,并体现着表现自我的创造性,它没有时间的限制。学生的习作冲动不会只等到上作文课时才产生,如果把学生的习作框定在作文课上,学生也许因为缺乏习作的兴趣而走上为文而文的歧途。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作文的时间放在平时,让学生有了感触及时地记录下来。作文课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加工、整理、润色和提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宽习作训练的渠道

(1)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如“绘画”,可提供条件让学生借助想像画成国画或拼成国画,然后让学生把画面内容写下来。这些训练使文字与形象配合、画面与习作互补,从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又如“实验”,先让学生运用自然课或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某一科学知识自己做一个小实验,然后把实验过程写下来。再如“表演”,好动、好表演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在表演中提高创新能力,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表演的内容、感受和发现写下来。

(2)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阅读课文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教师可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样两句话:“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燃烧了整整两个钟头才渐渐熄灭。”可启发学生对照插图,由外表推想到内心,将这两句话扩展成一段内容具体的话;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结尾,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真的来到子天堂》;根据《凡卡》一文的学习,可续写《凡卡的信寄出以后》,也可让学生进行相关迁移,写《我和凡卡比童年》等等。

(3)不断丰富班队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写作机会。如“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队会,可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文化、名山大川扭从而写出讴歌伟大祖国的文章;如通过智力竞赛活动,让学生写出竞赛场面,使其从小受到科学的熏陶。

(4)结合课外阅读,看电影和电视,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二)强化创新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1.冲破思维定式,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众多雷同规象?这与学生作文时的思维定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式的束缚,把作文训练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方法可采取:第一、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如《我的妈妈》,冲破传统的只写妈妈关心我的定式,启发学生从妈妈性格、脾气、品德、才能、爱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选材;第二、同一材料多种立意。如写《爬山》,可重点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河山的赞美;也可重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做任何事,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地去努力”;也可通过登山远眺的感受,说明“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第三、同一材料多种体裁。如《我们的校园》可以记叙;可以抒情;可写成说明文;可写成诗歌;也可写成想像作文,设计一下未来的校园。2.启发相关联想,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相关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3.充分展示个性,训练思维的独特性。创新思维必定是个性思维。

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个性思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运用“批判的眼光”思考,让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学生作文教学创新
高中生物教学时如何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