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亲情教育探析

2017-12-05柯东贤

大学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微课

柯东贤

[摘 要]亲情是人类发展永恒的温暖主题,其存在于家人之间,更存在于友情、爱情中,是大学生爱情、友情、亲情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甚为一致。教师可以在大学生亲情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精神,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题微课资源,通过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校园主题文化活动等,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连成一线,共筑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亲情教育共同体,助力和谐文化校园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课;亲情教育;培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1-0105-03

亲情,是生活中最真切的情感,其存在于家人之间,更存在于友情、爱情中,是大学生爱情、友情、亲情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可以说,亲情教育的完善,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爱情、友情教育,因而在最富理想、激情、青春的大学生群里开展亲情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登录中国期刊网,以主题“大学生亲情教育”搜索出来的文章(期刊、报纸、硕士论文)有188篇,以篇名“大学生亲情教育”搜索出来的文章(期刊、报纸、硕士论文)有19篇,主要从大学生亲情教育的现状、内涵进行阐述,并从传统文化教育角度提出对策;而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提出研究的文章仅有1篇。可以说,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进行大学生亲情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 大学生亲情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亲情,是发自内心最美好的情感,源于家人之间,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教育基础,古人所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皆透着浓浓的亲情教育。因而,在我国,从传统文化入手,开展大学生亲情教育有着深厚的基础,其最能从心底触动人们心中最真切的感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塑造学生的良好道德修养,对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1]

那么,何为亲情教育?亲情教育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亲情教育指的是家庭教育之外,学校、社会基于亲情、爱情和恩情的教育,对受教育者的态度、感受、信念和情绪等方面予以关注、引导和深化,使其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充分感受亲人温暖并具备一定回报亲人的能力。狭义之亲情教育则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利用亲子之间的情感对子女进行的教育。[2]

如上,大学生亲情教育包含广义与狭义的内涵,是所有情感教育中的核心教育范畴。从情感内涵来讲,亲情与爱情、友情是情感教育的三大主要内容,即通常所言之“三情”;从亲情教育的定义来看,亲情发于家人、亲人之间,又化于爱情、友情之间。充满浓浓亲情的爱情、亲情交融般的友情,必是坚贞不渝的。大学生亲情教育,从情感的外延来讲,不仅存在人与人之间,更存在人与家国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对于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涵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24个字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其从公民、国家、社会三个层面对公民的道德规范、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阐述,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深远的意义,诚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习总书记所言:“它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3]从这个方面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给予高校人才培养指导的同时,其公民、国家、社会三个层次分明的道德规范与亲情教育内涵是一致的,其内容简明、内涵丰富的特色为大学生的亲情教育指出了方向性的启示,启发我们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开展大学生亲情教育。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亲情教育必要性和可行性

当前,微时代信息快速发展,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时空进步无缝教育时代。多元化的信息、文化、价值观念影响着高校教育的发展,这其中也包括大学生亲情教育。基于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亲情教育中,有利于从道德规范、价值标准开展,并在大学生亲情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互相促进,具有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多元、快速发展的信息文化传播,亟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亲情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与价值标准不断涌入,形成中西交融的多元文化体,同时也带来了不良的文化因素,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2]与此同时,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微信、微博等微媒体的迅猛普及,使大学生习惯于网络交互,网络生活惯性容易使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交友、网络游戏而难以自拔。一方面,在功利性、快速的增长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的亲情意识出现了淡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良莠不齐,影响着大学生的亲情观,使其容易出现偏差,并给高校的教育者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带来新的挑战,那就是教育规范标准和引导教育途径。

在价值道德标准中,我国的文化根源在于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从人、国家、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与大学生亲情教育一致的规范准则,并给予教育的指导方向和启示,解决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问题。

(二)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容兼顾,使大学生亲情教育有共同的文化基因,更利于教育的开展

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亲情教育源远流长,大学生从幼儿教育开始就耳濡目染,其亲情教育有着综合的文化根源,主要源于传统文化中“儒”、“道” 、“ 释”三大家的思想源泉。[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涵盖了其所有优秀文化中之精髓,例如儒家之 “信”与 “诚信”,道家之“天人合一”与“和谐”, 佛家之“大慈悲”与“友善”,皆有相通之处。从这个方面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今大学生亲情教育的文化根源是一致的,有了开展教育的土壤,利于大学生亲情教育的开展;同时,在亲情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课堂教育和日常生活的开展,“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3],更好地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ndprint

四、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亲情教育的开展路径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亲情教育,符合人们教育的文化发展根源。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亲情教育?笔者认为,当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为主要阵地,以微课为技术,创新教育载体,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开展多层次的大学生亲情教育,使大学生亲情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亲情教育内容为基础,以微课为技术,设计大学生主题微课程,结合课堂教学,开展大学生亲情教育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着重要理论指导作用,是大学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重要理论课程,其中就包含大量的广义亲情教育的内容。

当我们在初次阅读这些内容时,因其内容繁多,多为理论文字,对于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具有很好指导作用。然而,在当下微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断思考,如何将这些充满亲情、哲理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教给新时代的大学生时,主题化、体系化、可视化的微课刚好解决了一难题,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亲情教育微课程,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展,有利于课程中开展亲情教育,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举而三得。如第五章中的核心的内容之一是“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尊老爱幼所崇尚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如此我们把家庭美德用“平等、和谐、友善”进行设计,在勤俭持家内容中突出“大学生尊重父母劳动所得”,在“邻里团结”教育中凸显“友善”教育,进而能够“尊老爱幼”,以此培养大学生亲情观和社会责任感;进而将第五章的主要教育内容设计为“家庭美德——平等、和谐、友善”“职业公德——爱岗、敬业、诚信”“社会公德——文明、和谐,平等、公正、法治” 教育主题内容[5],形成层次鲜明的广义的亲情教育主题微课。在课堂教育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亲情意识、价值观相结合,既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接地气而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又能在情感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及大学生思想、情感教育交融的主阵地。

(二)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题微课为资源,结合大学生支教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教育中,亲身体验,以实践开展亲情教育

高校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走出校门,到广大农村开展农村支教、社会调查等活动,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生活的好机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亲情教育,让大学生到广大农村开展义教活动,体验亲情教育。

2016年暑假,在笔者的带领下,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行知社会实践服务队赴广东省汕头市市郊新农村开展义教社会实践活动,在开展义教过程中,服务队让义教队员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部分内容为指导,结合生活礼仪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爱国、诚信、友善、和谐”融入其中,设计相关的微课视频,在这个义教过程中让大学生由学生转化为老师。一方面,设计相关微课资源,需要大学生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并深刻体会其中教育含义;另一方面,通过让大学生在支教中开展亲情教育,教书育人,言传身教,进而在实践教学中育人育己,深度感受亲情教育。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以校园文化活動为载体,将学校与家庭连线,共同开展大学亲情教育活动

当前,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学生活动日益繁多,各种文化和价值理念不断影响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当中不乏各种功利、低俗、消极元素。基于此,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开展亲情教育。

我国的亲情教育具有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基础,在众多节日中,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皆透着浓浓的亲情;新时代之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善”;国家之国庆节是人与祖国之亲情——“爱国”,社会之劳动节则是人对劳动成果与奋斗的赞许—— “敬业”……高校教育工作者大可利用这些节日,广泛开展亲情教育活动,真正将学校、家庭、社会连成一线,开展最能触动人们深处感情的亲情教育活动,使之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结语

大学生亲情教育对其今后生活、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大学生亲情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了教育的道德规范和是非标准评判问题,并在教育的文化和基因中找到了共同点,使大学生的亲情培育来得更加自然。当然,其过程将是长期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以培育大学生亲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和谐校园。

[ 参 考 文 献 ]

[1] 隋志丽.大学生亲情教育研究[D].辽宁大学,2015.

[2] 张立改,陈运普.当代大学生亲情教育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6):185-187.

[3]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Z].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4] 高云,刘小雪.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探析[J].特区经济,2015(12):83-86.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刘凤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