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前世今生
2017-12-05伍丽青
伍丽青
有一天,你突然很想吃汉堡。这时你看到路边有一个名为“麦当当”的汉堡小摊。
你摸了摸口袋,掏出几枚硬币递给摊主,就得到了一个香喷喷的汉堡。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摊主会愿意为了你的几枚金属硬币,不厌其烦地购买原料、烤好汉堡,然后再拿给你享用呢?而这些金属硬币既不能吃,又不能拿来串成项链作装饰。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金属硬币是钱。除了硬币之外还有纸币,它们具有非凡的效力。如果你的钱足够多的话,可以用它们兑换你想要的东西。
钱是什么?
钱,是一种等值量化的交换工具,是指社会上流通的买卖商品时所支付的金属硬币或纸币。所以钱可以作为一种计算单位、买卖货物时的支付手段以及一种储蓄的手段。
最初的海贝
在货币还没有诞生的年代,人们只有一种交易模式:以物易物。顾名思义,人们是用自己已有的物品或服务与别人交换,以换取别人的物品或服务。
现在我们要从几千年以前的阿呆和阿宝说起。阿呆有一群小鸡,而阿宝有一皮囊的牛奶。
阿呆想要喝牛奶,而阿宝想要养小鸡,于是他们商量了一番后,同意交换。这个交易进行得很顺利,直到有一次,阿呆忘记带小鸡来。而没有小鸡,阿宝当然就不愿意把牛奶给他了。
聪明的小数学迷,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品。但你知道吗?“以物易物”蕴含着按一定比例交换的数学关系呢!你能根据所给数据,把下面表格填完整吗?
阿呆在自己身上翻找了一下,拿出一个海贝,递给阿宝。阿宝一看,海贝既坚固又美观,他很喜欢,便同意交换。渐渐地,人们便习惯用这些漂亮的海贝来交换所需物品,也乐意用自己多余的物品来换取海贝。
用海贝来交换最大的好处在于,它缩短了交易时间。最初,一个拿着苹果、想要梨子的人和一个拥有扫帚、想要水壶的人是无法交易的。他们必须先找到拿着梨子或水壶,并且想要苹果或扫帚的人。而且只要有一个人反悔就糟糕了。有了天然海贝作交换的媒介,大家随时都可以进行交易了。也就是说,海贝充当了钱的角色,成为了流通较为广泛的古货币。随后,类似海贝这种让所有人都接受的、可用来交易的一般等价物陆续出现,从古代的铜铁、金银,到现代社会的纸币。
货币的进化
公元前1100年,中国出现了用青铜铸造的货币,也就是青铜货币。最开始,这些货币有着各种奇怪的形状:小刀、锄头、铲子……可想而知,人们将它们装进口袋时,手很容易被其尖锐的边缘划伤。于是,慢慢地,这些青铜货币被制作成了安全的圆形,也就是硬币的原型。
随着时代的发展,金属的冶炼技术不断得到提高,金银铜成了货币的主要材料。宋朝的某一天,宋太祖突然下了一个命令,要求回收所有金银铜,改用铁来铸造货币。他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他想要回收昂贵的金银铜,而用铁铸币的成本更低。
但对于百姓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主意。同样的体积,铁却比銅重得多,人们出门经常要用小推车来拉钱,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于是,很快就出现了一种名为“交子”的纸币,人们将铁钱寄存在店里,换取老板的票据“交子”,生活中就使用轻便的“交子”。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钞票。
今天,我们的货币系统又进步了。身上甚至不用带现金,只需要刷刷手中的银行卡、扫一扫手机中的支付软件就可以进行交易了。
但不管是金属硬币、纸币,还是银行卡、电子支付,我们今天使用的交易手段和几千年前“以物易物”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等值量化的交换工具——货币变得更轻巧便捷了。
货币越多越好?No!
也许大家都曾这样想过:我们使用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都是由政府印刷制作的,为什么就不能多制作一点呢?假如给每人都发个一百万,那不就没有穷人了吗?
这个想法很美好,但流通的货币量过大,会引发可怕的后果——通货膨胀。
货币之所以值钱,是建立在一个“人人都相信货币值钱”的前提上的。假如突然出现了很多货币,过不了多久,大家就会察觉到财富都增加了。但与此同时,货币也会因为相对的增多而变得不值钱。流通中的货币过多,超过了经济所需会引起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人们就需要花很多很多钱才能购买到所需商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大家的生活成本。人们也会因此不再信任手里的货币。
所以,管理货币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呢!endprint